返回首页

癔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2-03-20 07:03   点击:245  编辑:高祥   手机版

  癔症的临床表现多形多样,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一般可归为两大类,即精神障碍和躯体障碍,且两者常并存或互为转换,但当躯体症状出现后,情绪反应可消失。
 
  按CCMD-3的分类 [3] (1)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障碍):①癔症性遗忘;②癔症性漫游;③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④癔症性精神病(包括癔症性附体障碍、癔症性木僵)。(2)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障碍):①癔症性运动障碍;②癔症性抽搐发作;③癔症性感觉障碍。(3)混合性癔症躯体—精神障碍。(4)其他或待分类癔症:①Ganser综合征;②见于儿童或青少年的短暂性癔症性障碍。
 
  常见的癔症表现 (1)癔症性痉挛发作:在情绪激动或受暗示下,突然发作,徐徐地倒下,躺在床上或地下,四肢不规则的抽动或僵直呈角弓反张,或双手抓头发、捶胸或辗转翻滚,常伴有呻吟、哭泣、自语、吼叫等精神症状,意识范围缩小呈朦胧状态,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无遗尿及外伤,发作数十分钟或停停息息数小时,全身肌肉才松弛下来,进入昏睡或逐而清醒,可有概括性的回忆;(2)瘫痪发作:多为截瘫、偏瘫,也可见单瘫。其特点:瘫肢肌张力时高时低,被动肢体时常有抵抗,注意力被转移时瘫肢可有活动,瘫痪程度可轻可重,轻的只是肢体乏力,重的则全不能活动。病程长者,可有废用性肌萎缩,但检查不出有符合器质性神经损害,无病理反射,肌电变化反应正常。这类症状称为“癔症性瘫痪”,有的患者在床上活动无明显瘫痪,但不能站立或开步行走,称为“癔症性站立不能”或“癔症性步行不能”;(3)不言症(失言症):坚持沉默不发言、不发音,但完全能保持笔谈能力,与人接触时,以文字或手势代替言语,智能完好,检查时声带活动正常。称为“癔症性不言症”;(4)癔症性失明或弱视:表现突然失明或弱视。检查时对光反射良好,眼底正常,无其他眼病证据;(5)癔症性耳聋:突然失去听力,呈两侧绝对性耳聋,但无庭神经障碍,与患者谈话时不倾听,也不看与说话者的表情,但对背后来的声音仍可瞬目反应,有时可在睡眠中被叫醒;(6)癔症性躯体局限性感觉缺失:此种感觉缺失与感觉正常区分界明显。如以腕踝关节为界的感觉缺失,或以身体中线为界截然划分的半侧皮肤感觉缺失。在不同情况下检查,分界线可以改变;(7)癔症球:患者感到咽喉部梗阻感,咳不出,咽不下,感到咽喉部有球形的物体阻塞或上下游动感。但检查咽喉部不能发现病变征象;(8)癔症性呕吐:多为长期顽固性呕吐,食后即吐,吐前无恶心、呕吐,内容物完全是食物,但无明显营养不良,无胃肠道症状;(9)癔症性呃逆:顽固、频繁的大声发作,在别人注意时为频繁剧烈,反则可减少或自行停止;(10)过度换气:阵发性呼吸增快、换气过度,其特点是虽发作频繁,但无缺氧等症状;(11)癔症性尿频、尿急、假孕等做作性症状;(12)癔症性情感暴发:常在精神刺激下立即发作,表现嚎啕大哭、捶胸顿足或愤怒诅骂、撕衣毁物,在地上打滚或以歌声、小调代替言语,哭丧着吐露发病因素,可有针对性漫骂或伤人行为;(13)癔症性昏睡:表现突然昏倒,肢体松软,呼之不应,推之不动,但可见眼睑的颤动;(14)癔症性木僵:突然僵卧,四肢发硬,双目紧闭,撑开其眼睑可见眼球向上或左右转动,活动其肢体时可有抵抗;(15)癔症性朦胧状态:突然发作,出现富于表演的行为、夸张色彩,表情生动,可以用已死去的人的口气说话,内容往往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16)癔症性神游症:常在情感激惹或骚动后出现,无目的地外出游荡,从市郊到市区,或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持续几小时到几天,当意识恢复后,完全或片段遗忘;(17)癔症性假性痴呆:表情淡漠,动作迟缓,行为荒唐,对周围一切甚至连自己的姓名、年龄等都不能知晓,回答问题答非所问。临床表现好象痴呆极为严重,但为时短暂,意识清晰后如常人。有的表现有问必答,每答必错,只是相似而不正确。如回答有2个鼻子、4只眼睛、12个指头,行为上把火柴倒过来划、穿针线倒过来穿等。给人印象似做作或开玩笑的表现,称为冈塞尔(Ganser)综合征。有的表现是将自己的精神活动回复到童年时代,称自己是“小宝宝”、“才五岁”、哭着找妈妈、见人就喊“叔叔、阿姨好”,看起来痴呆很严重,实际上并无智能障碍,称为“童样痴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