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女人天生会当妈,妈妈们在养育之路上,最初都是在各种担惊受怕中走过来的。
现在想起自己初为人母时,动辄为宝宝的一点儿小异常惴惴不安的情形,不由又好笑又感慨,但当时真的觉得特别担心,生怕宝宝有一点闪失而自己却没有及时觉察。
细数起来,新生宝宝以下的小异常,看起来可怕,但其实是正常的,且基本会在半岁前消失:
1.吐奶这是因为新生宝宝胃是呈水平位的,胃容量小,入口处的括约肌松弛,出口处的括约肌却相对紧张,奶不易进入肠道,却容易返流回食道,造成吐奶。
绝大多数的吐奶都属于生理性的,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会慢慢减轻到消失。
2.马牙有的宝宝牙龈上可能有白色的小斑块,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俗称马牙。千万不要用针挑破或用布擦掉马牙,容易导致感染。
跟吐奶一样,马牙也会慢慢消失,不需任何处理。
3.蜕皮新宝宝出生后,过几天后会出现蜕皮现象,好像整个人都干裂缺水。这其实是因为宝宝新陈代谢非常快,生长迅速,加上原本附在皮肤上的胎脂不见了,这才造成了看起来很恐怖的蜕皮。
其实妈妈们应该高兴,因为你会发现宝宝每蜕一层皮,都会长大好多。
4.下巴颤抖,以及双手伸开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外界的刺激容易做出泛化反应。一般听到突如其来的声响时,宝宝会全身抖动,双手伸开呈拥抱状,这是非常典型的泛化反应。
妈妈们不用担心,这不是抽搐,更不是老辈儿说的吓掉魂。不需任何处理,稍大自然痊愈。
5.乳房肿胀或乳头凹陷乳房肿胀是宝宝受母体雌激素影响的结果,一般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即可自行消退。乳头凹陷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一般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乳头会自然长出来。
以上两种情况,千万不要挤压乳房或乳头,非常容易造成乳房红肿、发炎,引发新生儿乳腺炎,甚至引发败血症。
6.黄疸绝大多数宝宝的黄疸是属于生理性的,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性引起,一般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满月前消退。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特别治疗,但那妈妈们应该注意观察,如果过了一段时间黄疸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的话,就需要到医院去看医生了。
7.喘气不均新妈妈仔细听的话,会发现宝宝呼吸很不均匀,时快时慢,特别是睡觉时,有时还会出现短暂的屏气。
这种现象是因为宝宝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加上胸腔小,气体交换量少,所以造成了喘气不均。一般来说,宝宝正常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40到50次。
8.打嗝儿宝宝吃奶急或者肚子里有气儿,就有可能出现打嗝。打嗝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打嗝的有效解决办法是弹宝宝足底,让他哭几声,打嗝儿就自然停止了。我的独门办法是:一打嗝儿就给宝宝喂母乳,百试不爽。
9.打喷嚏一般来说,宝宝打喷嚏并非感冒,而是一种正常的保护性反射,是他们有效排出鼻子里异物的方式。
随着月龄的增加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打喷嚏的次数也会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