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腮腺肿瘤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1-09-25 20:47   点击:145  编辑:都芸   手机版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一对唾液腺,(另两对是颌下腺和舌下腺),位于面侧部皮下,左右各一,平均重约25克。它属于外分泌腺,通过腺泡分泌唾液,经导管排入口腔,使口腔保持湿润。唾液中99%以上是水,24小时所产生的唾液可达600~1000毫升。

    腮腺的血管、神经分布非常丰富。对于临床上来说,与腮腺关系最密切的就是面神经。国外有医生把面神经比喻为“夹在腮腺这个三明治中的肉”。以面神经平面为界,可将腮腺人为地划分为深浅两部以及连接深浅两部的峡部。所以在手术治疗腮腺疾病时,由于面神经的存在,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腮腺肿瘤常见于40岁左右的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约1.2:1。恶性者则常见于男性,年龄在50岁以上者居多。

    腮腺的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为最多见,约占所有腮腺肿瘤的60%~80%。多形性腺瘤临床呈现无痛、缓慢生长的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质较软、边界较清。绝大多数系无意中发现,因此很难确切断定肿瘤生长的起始时间,短的数月,长的可达数年或数十年。其恶变率为5%。多形性腺瘤的治疗以采取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和肿瘤切除术为首选。术后经长期随访,复发率仅0~3%。

    其他较多见的良性肿瘤有Warthin瘤、肌上皮瘤和基底细胞腺瘤等。这些良性肿瘤的治疗也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

    粘液表皮样癌是腮腺恶性肿瘤中占首位的癌瘤。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文献报告,最小者仅9个月,最高年龄为90岁,以30~50岁最多见。女性稍多于男性,约为1.5:1。它生长缓慢,多为无意中发现,病期短者数周,长者可达十余年。有些病例表现类似多形性腺瘤,但不少病例呈现质硬、界限不清的肿块。有的还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和皮肤粘连固定,晚期病例常常有颈淋巴结转移。

    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密切相关。一般情况,采取解剖保存面神经,全腺叶及肿瘤切除是最佳术式。如临床表现面神经麻痹或在手术中发现面神经被肿瘤包绕并有明显粘连时则应同时切除面神经,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除了粘液表皮样癌外,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乳头状囊腺癌也是较多见的腮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加放疗或化疗是治疗原则。

    当我们无意中发现面侧部、耳垂四周有肿块时,不必惊慌,及时去医院就诊才是明智之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