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孔子谈独处(孔子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4-26 09:10   点击:2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孔子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

二、论语十二章如何理解孔子对颜回的评价?

孔子主要对颜回全身心投入又善于反躬思考的学习方法给予了赞赏性评价。孔子说:“我给颜回整天讲学,他从来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好像愚笨。但在独处闲居时反思自己学习所获,也完全发挥他的独到见解,看来颜回也不是愚笨的人。

三、青少年为什么渴望独处又害怕孤单?

孤独,并非指单独生活或独来独往,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

独处是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增值期,证明一个人与自然人事适应能力

一个人独处,也许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真正的孤独是那种貌合神离,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当然,每一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消除孤独感。 人本来就害怕孤独。但无论置身于怎样的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还是互无瓜葛。人世就是这样的冷漠无情,所以,都市中流行随身听大概就是为了用平时听惯了的音乐来独自打发处于人群中的孤独吧。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孤独感。有孤独感并不可怕。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为习惯,就会变得性情孤僻古怪,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变成孤独症,这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了。

人际交往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作用,对中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材尤为重要。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应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人际交往问题,帮助他们消除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孤独感。“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