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庸之道的精髓指什么?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 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
二、酒门永存是什么意思?
酒门永存是一个古语,表示酒门永远开放。原因是在古代,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在宴请宾客时,为了展示自己的富贵和尊贵,常常设立酒门,任何人只要到达酒门就能享受到盛宴和酒水。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表示一个人心胸开阔、大方慷慨、待人宽厚、尊重客人的精神风貌。酒门永存的意义在于展示人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来宾,给予他们热情的招待和尊重。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已经演化为“待人诚恳、待人热情、视同平等”,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贯彻这种精神,才能不断拓展人际关系,建立长久的友好合作关系,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和充实。
三、钓鱼的超然境界?
境界一:求鱼而钓。此类钓友以鱼为出发点,垂钓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鱼获,多之则兴高采烈,少之则愁眉不展,不惜重金购买饵料与装备,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谋求鱼获最大化,有些人也会去黑坑赌上一把运气,只要跟鱼有关的一切都感兴趣。
境界二:为技而钓。此类钓友钓技略有所成,经历过跑鱼、空军等失败与挫折,既钓过大鱼也见过世面,具备一定的垂钓基础,对早期的装备、钓点、目标鱼和手法已不满足,想学习掌握更高层次的钓技,此时垂钓目标不在为鱼获而转为提升钓技,有选择性的出行,更喜欢参与竞技活动一争高下。
境界三:似钓非钓。此类钓友钓技已有大家风范,看水知鱼、看鱼知饵,随手拿根竹竿就能钓,谈笑间鱼儿纷纷上钩,不在意鱼体大小,钓获全部放流,此时垂钓收获的是快乐,体会的是闲情逸致,随心而钓,非必要不出钓。
境界四:用心施钓。此类大神已心竿合一,无需装备,眼观八方便知鱼种、鱼口、鱼饵、鱼线、鱼钩、舆情如何,方寸之间内心鱼已入护,如请教之必能传授心得且立竿见影、分毫不差,此为钓者最高境界,此时无竿胜有竿,钓鱼不见竿,纯纯的用心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