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君子必慎其独也原文?
意思是: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出自《礼记·大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 节选原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私欲尽显,忽略良善,一见到君子便极力隐藏自己的不善,刻意表现自己的善良。
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
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二、君子慎其独也深度解析?
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出自《礼记·大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慎独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慎于独也”。慎独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重要的一环,在《中庸》和《大学》里都多次提及。
1君子必慎其独也出处
出自《礼记·大学》第七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三、君子不欺暗室什么意思?
发乎情,止乎礼,君子不欺暗室,不欺于心,更不欺于人.
意思是男女之间可以产生情感,但要受礼节的约束专。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也要谨慎不苟,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知,不欺内心。
“发乎情,止乎礼”,也作:“发乎情,止乎于礼”,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
此句出自春秋孔子《诗经》的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孔子的学生子夏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主张的‘乐而不淫’。
四、2021高三孔子语录原文?
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标,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大家革除旧习,在于达成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老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漂亮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么才能说心安理得,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肯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能够修饰房屋,道德能够修饰身心,心胸宽广能够使身心舒坦,因此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老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些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些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以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他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和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成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不愿意他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他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兴趣学习靠近智慧,努力行善靠近仁德,知道耻辱就靠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五、君子慎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君子慎独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有道德和品德修养的人应该谨慎和省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时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意识。这句话一般用来提醒人们,在独处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言语表达,避免因一时冲动或失态而做出不合适的行为。同时,这句话也可以引导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良好的自省能力和人品修养,用更加谨慎、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面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