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独处时接纳自己(怎么适应一个人的独处?)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5-24 11:37   点击:18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怎么适应一个人的独处?

首先想习惯孤独一定要先与自己和解,能够与自己和睦相处,毕竟任何的关系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所有人际关系的想法都是来自自己内心。比如不能接纳别人的点,也是不能接纳自己的点。

二、更高的哲人独处着原文?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从世俗的角度看,大部分孤独,是伴随着“自由”而来的。凯恩斯在1920年曾经发出一个预言:经济问题将在百年内终结。“人类自从自由出现以来,第一次遇到了真正永恒的问题——从紧迫的经济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后,应该怎样面对他的自由?”

21世纪,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需要匍匐在生产线上工作的时间越短,自由的时间越来越多,然而我们发现:自由是一个自寻目标的状态,像一片广袤的荒地,许多人面对它不知所措。

之前有人跟我说:“人不会忙死,但会被闲死。”我不信。现在,看到那么多人,泡在电视连续剧里,泡在社交网络上,泡在电子游戏里,终于理解了,“人会被闲死”这句话的含义。

人工智能把我们从劳碌状态驱赶向闲暇状态,把支配时间的自由还给了我们。领到自由这张支票的人们,很多没有兑换到快乐,而是不经意中遇到了孤独。

于是,如何面对孤独?成了我们终结经济问题之后必须直面的心理问题。

“娱乐至死”是我们这个时代商人和消费者共同的价值观,多多少少指向消除闲暇时间的孤独。

学习各种“游戏”,可以应对闲暇带来的孤独。

明朝散文家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人有一癖,方可寄真我。人之所以对某一事、某一物用情至深而不能自拔,大抵是赏玩此物或者沉湎于此事时有无限乐趣,因而专注到流连忘返,心迷神醉,这就是米哈里所定义的最优心理体验——“FLOW”,张定绮将之翻译成“心流”,我不太赞同。我觉得把“FLOW”翻译迷恋,或者乐趣更为准确。

嵇康之音乐、陆羽之茶瘾都是癖好。音乐、绘画、茶道、花道无一不是游戏,无非是高手能把它们玩到极致,使得游戏变成了美学而遗留于世。孔子曾经说过,任何一种美学教育都可以“立于礼,成于乐”,在学习和体验过程中去寻求“乐趣”。

有乐趣才会成瘾,才会成痴,才会有登峰造极的大师和作品问世。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说:“性痴则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许多人皆因特殊的癖好而成为名家。因为,当一个人痴迷于某一事物时,世间其他信息都被屏蔽,各种杂念自然消融,心灵澄明通透,这时候,世间只有他(她)和他(她)喜欢的事、物,没有孤独。

从这个意义来说,孤独的解药是对某一些事或者物的痴迷。找到一个能让自己上瘾,且助于心灵成长的爱好很重要。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解药,就是丰富内心,习惯独处。

有个女孩跟我说,亲密关系中最受欢迎的不是爱,而是理解,“我知道你爱我,可是我更希望能懂我。”我想,这是很多人对亲密关系的期待。

懂你的人,以你喜欢的方式爱你,他爱得轻松,你受得自如;不懂你的人,以他喜欢的方式爱你,他爱得辛苦,你受得沉重。

可这天底下,最懂你的人,除了你自己,还有谁?

所以,孤独的解药不是另一个懂你的人来你身边陪你,而是找到内在的自己,和自己和谐相处。

人有三个意识,一个来自于大脑,是理性的,第二个来自于心房,是感性的,第三个,也就是最强大的那个,在肚子里,她叫做“潜意识”。

我们走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世界上,遇见无数的人,就是没有看见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不懂自己,如何奢求别人能懂你?

所以,和自己好好相处,是孤独的另一味解药。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它可能是一座永远逛不尽的城池,丰富而且多变,也可能是一小片荒芜的沙地,窄小、单调。

在一座无边无际的城池里逛,一般不太容易感到孤独,而呆在一个窄小荒芜的小沙地里,的确容易寂寞和孤独。

那个城池,那个沙地,实际上就是你的内心世界,就是时时刻刻都陪伴着你的自我。

有博大的自我,就不会有孤独的人生。

无论哪一种娱乐,无论哪一位知己,都只能够暂时消释寂寞,而无法消解你内心的孤独。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你,我们平时所说的“理解”,通常只是在妥协精神下的宽容接纳而已。

群聚的时候,心灵之灯是暗的,独处的时候,心灵之灯才会透亮。

在心灵的灯光中看到喜欢的自己,才是摆脱孤独的终极解药。

三、离婚了心里无法再接受下一段感情时应该怎么做?

既然无法接受下一段感情,那就暂时别勉强自己!很多时候,你越想怎么样,会越难怎样。所以,不如放空自己,顺其自然。哪天你愿意接受了,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你也就无须再求问别人怎么办了!对吗!

离婚后,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要知道,婚姻能不能长久,本来也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不用内疚,不用自责。

离婚后,多交新朋友,多见识世间的多彩,不要封闭自己。这样才容易走出情绪低谷,为未来迎接新生活做好准备。

不能接受另一段感情就先学会一个人都独处,接纳自己的孤独,享受自己一个人时的自由。

打起精神,没有爱情一样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精彩,不必急于一时。人的一生不是只有爱情的,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你学习,值得去赞美!

当你把自己调整好了,再去考虑是否接受另一段感情,这时候的你,更能客观地判断对方是不是适合你的人,才能冷静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离婚了,再次走进婚姻要更慎重,更不能着急,一定要找人品好的。这两天广东新闻,那个被前夫打死的女孩是二婚,就是因为太着急想找到依靠,认识凶手时间不久,没能好好考察他都人品,匆匆再嫁,此后遇到一次次遭遇家暴,最终酿城悲剧。

所以,感情的事千万不能太着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