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独处的好处典故(君子慎独的三个典故?)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5-27 18:22   点击:27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君子慎独的三个典故?

出自《文子·精诚篇》:“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

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另外出土于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简儒家类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议论“慎独”简本《五行》16~18云: “淑人小人,其义一也”。能为一而后能为小人,小人慎其独也。 “展望弗及,兴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后能至哀,小人慎其独也。

二、慎独典故?

出自《文子精诚篇》:“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

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另外出土于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简儒家类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议论“慎独”简本《五行》16~18云:“淑人小人,其义一也”。能为一而后能为小人,小人慎其独也。

“展望弗及,兴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后能至哀,小人慎其独也。

意思: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三、蜩鸠之乐的意思?

蜩鸠之乐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独自感受自然,享受孤独和自由的乐趣。其典故源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蜩(tiáo)和一只鸠(jiū)相遇后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但最终蜩选择独自飞行,享受自由而孤独的感觉。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压抑和无所适从,因此蜩鸠之乐这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备受青睐。人们认为通过独处、探索自然、感受生命的真谛,可以找到心灵深处的快乐和乐趣。

四、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的意思是: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

出处: 该句出自魏晋曹植的《洛神赋》。创作背景: 曹植此赋据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师洛阳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时,“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当时,曹丕刚即帝位不久,即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二人。曹植本人在就国后也为监国谒者奏以“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被贬安乡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为鄄城王(俱见《三国志·陈思王传》)。这些对决心“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的曹植来说,无疑是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其心情之抑郁与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