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言笃行出处?
1、“慎言”即指人们在传播活动中要做到言行小心谨慎;
2、“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3、慎言笃行:说话应当谦虚瑾慎,,行为应当光明正大。
“慎言慎行,笃言笃行”的意思是:笃思可以明志,可以明理;慎行可以避免冲突,可以让人生之路更加平坦。笃行是在明志明理的前提下进行的,只有笃行,才能达到“行必果”的目标。慎言,则可以明哲保身。
【出处】
战国时期子思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宋代以前,学者皆主张《中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思所作。
自宋代开始,有学者主张《中庸》是子思与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而成。
二、慎言的故事?
、孔子谨言慎行
孔子到东周观光,前往瞻仰周的太祖后稷的祠宇。祠宇右边阶级之前,有一座铜铸造的人像。人像的口上被封了三重,他的背上,刻了铭文说:
“这是古代说话非常谨慎的人。大家要警戒啊!不要多说,多说的往往多败;不要多事,多事的每每多患。即使生活在安乐的环境中,也一定要戒慎恐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后悔自己的多言多事。不要说没有什么损伤,那引起的祸患将要影响深长。
不要说没有什么损害,那引起的祸患将要继续扩大;不要说上天听不到,天神正在观察着你呢。火刚冒烟的时候,你不去扑灭它,到了火势很大的时候,又怎么办呢?水还是细流的时候,不去堵塞它,那么最后就要扩大成为长江大河的;细微的线缕,如果不去撅断它,有的就可能被织成大的网罗。
最小的幼苗,如果不去拔除它,将来就非用斧头不可啊。”“假如真能慎之又慎,那就是致福的根基;多嘴多舌不是没有损害,它正是致祸的门径。横暴的人往往得不到善终,好胜的人一定遇到强敌,盗贼憎恨主人,百姓埋怨上级,君子深知不可高高在上,所以要谦下一些。
深知不可老是跑在前头,所以退居后面。”“温厚恭谨,戒慎仁德,会使人仰慕;坚持柔道,谦虚下人,人们永远超越不了它。大家都拥向那里,只有我坚守此道;大家都到别的地方去,只有我不迁徙。把我的智慧藏在内心深处,在别人面前不显露自己的技能。
即使处于尊贵的地位,别人也不会伤害我的。江海虽然是低姿态,但却能为百川之长,正是因为它处在卑下的地位啊!上天不论亲疏,却只扶助那些能居人下的人,要警戒呀!”
2、不要快人快语,容易得罪人
《战国策》里有一个《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说的是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攻赵国,危急关头,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是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溺爱孩子、缺乏政治远见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于是大臣竭力劝阻,惹的太后暴怒。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他知道,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政治经验,目光短浅,加之女性特有的溺爱孩子的心理,盛怒之下。
任何谈及人质的问题都会让太后难以接受,使得结果适得其反。所以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先问太后饮食住行,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让太后明白,如果太子不经受磨炼,将来继位的时候会面临更糟糕的局面。
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3、不要轻易承诺
春秋时期周庄王九年,齐国联合宋、鲁、陈、蔡四个诸侯国攻打卫国,卫国被攻陷后,齐国诸侯齐襄公担心周王会派兵来讨伐,就派大夫连称为将军、管至父为副将,统领兵马在葵邱那个偏远的地方戍守。
二位将军临行前请示齐襄公道:“戍守边疆虽然劳苦,但是作为你的臣子不敢推辞,只是我们去驻守得有个期限,主公以什么为期限呢?”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瓜,就顺口应付说:“现在正是瓜熟时节,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时候,朕会派遣别人替代你们的。”
二位将军于是带兵前往葵邱驻扎。不知不觉间一年光景过去了。但是齐襄公却把这事儿给忘了,因此招致两位将军的不满。他们给齐襄公献上刚成熟的瓜,暗示齐王能履行诺言,谁料齐王根本就没招回他们的打算。两人气得牙痒痒,暗地联合公孙无知,起兵造反,推举了新的国君。
所谓“轻诺必寡信”,一个人要做出承诺,一定要慎重,如果不能履行,千万不要轻易向人许愿,不然就会招致祸患。
4、祸从口出,不要多言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谋害自己,常吩咐侍卫们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靠近我!”有一个晚上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为他覆盖。曹操立即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继续上床睡觉。半夜起来的时候,假装吃惊的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
大家都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在梦中杀人,惟有杨修知道了他的意图,下葬时叹惜的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呀!”曹操听到后十分厌恶杨修。终于在“鸡肋事件”中以扰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
5、把握好说话时机
墨子曾回答他的学生子禽说:话说个没完没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
在生活中,精辟的见解才能受人欢迎,泛泛空谈则招人生厌。实践证明,言之有物,正确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能够给自己增添魅力、赢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
三、死神慎言结局?
没有确定的答案。 因为《死神慎言》动漫和漫画作者都是椎橋寿树,漫画和动画的故事走向也不太相同,没有明确的结局。 在漫画中,主角吉良吉影成为了灵界之王,但是在动画中并没有展现这一部分内容。同时,由于该作品短暂的连载时间,尚未确定它的最终结局。无论如何,它的结局永远悬而未决。
四、独处格言
独处格言:寻找内心的平静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往往被琐事和噪音所包围,忙碌的生活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而独处正是一种能够让我们远离喧嚣,寻找内心平静的方式。独处让我们能够专注自己,思考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下面是一些关于独处的格言,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独处的重要性
独处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方式,通过独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意愿。独处让我们能够远离干扰和外界的压力,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轨迹,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
独处有助于培养内在的力量和坚持的品质。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我们常常需要顾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而独处则能让我们摆脱这种束缚,更好地实现自我。独处也是探索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静心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独处还有助于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们独处时,我们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独处可以帮助我们抛开琐碎杂事,专注于关键问题,从而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寻找平静的独处之道
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立和排斥他人,而是要找到一种平衡,让独处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寻找平静的独处之道:
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每天找出一些时间,回顾自己的一天,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与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一致。
寻找安静的环境: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噪音和干扰。可以去公园、图书馆或者自己的房间,创造一个专注和平静的环境。
尝试冥想: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于呼吸和思维来达到内心平静和放松的方式。花一些时间学习冥想的技巧,尝试在独处时进行冥想。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比如读书、写作、绘画等,这些爱好可以成为你独处时的伴侣,帮助你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尝试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是一个能够让人心灵平静的地方。去徒步旅行、露营或者只是在花园里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自然的美好。
放下手机和社交媒体:手机和社交媒体常常让我们分心和焦虑,与此同时,它们也不断地带来外界的压力和噪音。尝试将手机和社交媒体放在一边,在独处时专注于自己的内心。
给自己独处的时间
独处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需要。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将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放在后面,而不给自己独处的时间。然而,只有给自己独处的时间,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
无论是每天找出一些时间独处,还是定期进行一次长时间的独处,都是很有意义的。独处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回顾自己的价值观,甚至是仅仅享受寂静和内心的平静。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独处是一束明亮的阳光,让我们远离喧嚣和压力,寻找内心的宁静。让我们相信独处的力量,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去探索内心的深处,寻找自己的真实之美。
希望以上关于独处的格言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让你更加珍惜独处的时间,享受寻找内心平静的旅程。
五、干部慎言慎行申论范文
干部慎言慎行申论范文
近年来,干部队伍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家管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的慎言慎行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干部慎言慎行的重要性,并提供一篇申论范文,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话题。
干部的形象代表
干部作为国家管理层的代表,其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的塑造与社会稳定的维护。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广大民众所关注和评价,因此,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慎言慎行的态度。只有通过言行得体、高尚的表现,才能有效提升政府的形象,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慎言慎行的社会影响
干部的言行不仅仅只影响到政府形象,更直接地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塑造。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被广大民众所模仿,甚至成为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因此,干部必须要有所自觉地慎言慎行,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慎言慎行的职责与担当
作为干部,慎言慎行不仅仅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职责和担当。干部们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担任着领导和管理的重要职责,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因此,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品德,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以身作则,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利益确立正确的方向。
与此同时,干部要有担当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和面对挑战。他们要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干部的慎言慎行的职责与担当。
干部慎言慎行申论范文
作为干部,我们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保持慎言慎行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干部的慎言慎行对于国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言行上,我们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倾听民意,关心民生。我们要讲求实际,避免言过其实,做到有话直说,并注重方式方法的得当。我们要严肃工作纪律,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护干部队伍的形象,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同时,干部的慎言慎行也体现了我们对党和人民的担当精神。作为一名优秀的干部,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在重大问题上,我们要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并毫不犹豫地执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要坚持奋斗,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干部队伍的进一步发展。
干部慎言慎行申论范文如下:
<p>干部应当时刻保持慎言慎行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只有通过言行得体、高尚的表现,才能提升政府形象,赢得民众信任与支持。同时,我们作为干部要有担当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和面对挑战。通过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我们能更好地履行干部的慎言慎行的职责与担当。作为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要避免言过其实,在言行上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倾听民意,关心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护干部队伍的形象,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同时,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要坚持奋斗,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干部队伍的更好发展。</p>以上是干部慎言慎行申论范文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干部的慎言慎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担当,每个干部都应该努力做到言行一致、符合民心,并以身作则,引领社会的进步发展。
六、慎言慎独慎行出处?
出自《文子·精诚篇》:“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
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另外出土于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简儒家类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议论“慎独”简本《五行》16~18云: “淑人小人,其义一也”。能为一而后能为小人,小人慎其独也。 “展望弗及,兴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后能至哀,小人慎其独也。
七、慎言笃行搭配诗句?
1、慎言,笃行之一事耳。
这句话出自《墨子》,“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所谓的慎言,就是踏踏实实的做一件事。
2、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这句话出自《管子·形势解》,圣人选择可以说的话而说,选择可以做的事而做。
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大意是:修身养性以梳理内心想法最为重要,步入社会首先学会小心说话。
八、谨行慎言意思?
应该是“谨言慎行”吧。谨言慎行(拼音:jǐn yán shèn xíng)是一个成语,谨言慎行(谨、慎:小心,慎重)指说话小心,行动谨慎;常用于形容人言行小心谨慎。成语出处,先秦·先秦诸子《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谨言慎行”。运用示例,元·脱脱《宋史·李穆传》:“质厚忠恪,谨言慎行,所为纯至无有矫饰。”
九、慎言什么意思?
是不要乱说话!有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乱说话
慎言的意思的出言谨慎。出自《墨子》:“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明代方孝孺《棠溪书舍记》:“慎言,笃行之一事耳。”慎言谨行意思是话语要慎重,做事应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应该考虑得当,否则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而做事情则应该谨慎。
十、慎言的诗苏轼?
苏轼没有关于慎言的诗,其他诗人的有:
1.三百年来忠孝在,慎言无溃旧家声。
出自明代文徵明《肇孙北行》
2.九重宵旰切,执戟慎言劳。
出自明代罗万杰《赠同学友 》
3.慎言玷可磨,学道坚可钻。
出自明代董纪《次韵全希言学士》
4.各自养时晦,慎言思寡尤。
出自明代湛若水《壬申二月七日出京驻通州有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