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梨花沟好玩吗
据了解,平谷梨树沟是北京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对于老年人是否有免票政策,需要具体看景区的规定。 根据平谷梨树沟官方网站披露,目前该景区实行“一票制”门票管理模式,即所有游客都需要购买门票入园,不设任何免票政策。因此,老年人同其他游客一样需要按照景区规定购买门票入园。 需要注意的是,景区门票价格和优惠政策可能会随着时间、季节、活动等因素变化,建议在前往景区之前,查阅官方网站或其他官方途径的最新公告和信息,以便获取准确和及时的相关资讯。
二、梨花沟景区怎么样
天台山景区
已向国家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天台山风景区,距成都120公里,此山“形势高峻如台,矗然上耸”自汉时名曰“天台”。总面积109平方公里,为一处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浩翰林海。有8大景点毗连,景色各异,以水为奇,石为怪,还是一座宗教名山。景区内瀑布飞虹、海子长滩、雪原林海、悬岩巨石、佛光云霞、熊猫山雉等无奇不有。是旅游、度假、考古、朝圣、科研不可多得的胜地。
地址:邛崃市天台乡境内
交通:成都新南门、金沙汽车客运站乘车
电话:88793472
门票:30元
邛窑遗址
“邛窑”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瓷窑之一。邛窑遗址位于邛崃临邛镇南河什方堂村。始于东晋,兴于隋,盛于唐,衰于南宋。隋唐窑址分布于今邛崃市固驿镇瓦窑山、西河乡尖山子、白鹤乡大渔村和南河乡什方堂村4等处。其中以“什方堂”村遗址最大,文物精品众多。1985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邛崃临邛镇
交通:新南门、金沙汽车客运站乘车
电话:88793472
门票:免费开放
文君井
位于邛崃市中心,为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当垆”卖酒时汲水之井,后人因名此地为文君井。两千多年来,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一直流传民间,成为反封建婚姻、崇尚自由恋爱的佳话。
三、梨花沟在哪儿
伊犁杏花沟,被评为“人生中不得不去的100个地方”,在一堆国外景点中赫然在列,大片白色的杏花错落有致的洒落在绿色起伏的山坡上,美不胜收。
杏花沟位置:
杏花沟位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吐尔根乡,有3万多亩,都中世纪留下的野生杏林。
伊犁杏花沟几月份去?
杏花沟的花期一般来说是4月20日左右盛放,但根据天气情况,最早清明就能开花。而一旦开始开花,从花开到花谢只有7天,非常短。
四、梨花沟休闲小镇
全名叫朱山石刻文化园,要收门票。票价为30元。
主要景点:朱山石刻系列展馆、汉唐书院、玻璃吊桥、水上漂流、缆车索道、欧陆小镇、花田溪谷、房车营地、儿童乐园、莲花湖等。
辅助景点及设施:林间栈道、环山自行车道、越野车道、梨花沟、镜花缘、采摘区、童趣林地、爱情树认养林、婚礼草坪、烧烤场、垂钓池、宠物农场等。
扩展资料
朱山石刻是全国最早的摩崖石刻,记录了当时发生在该地的一次重大事件,即“群臣上醻”,就是战国时期赵国朝中众臣在朱山以北的信宫,为赵武灵王祝寿并刻石纪念。自公元前304年(赵武灵王廿二年)由赵国重臣用宝剑挥刻于朱山之巅天然巨石之上,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据介绍,“朱山石刻”全称为“汉朱山群臣上酬石刻”,镌刻于永年区吴庄村北朱山顶上的一块天然石面上。石刻长1.5米,宽0.52米,为长条状摩崖石刻,刻字崖面依山倾斜,石刻石面向西,上镌刻“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酬此石北”1行15个小篆体大字,文字长1.2米,宽0.08米。
该石刻最早在清朝道光年间,被时任广平府知府的杨兆璜发现,并将之公诸于世,其拓片先后被英国、法国、日本等多家博物馆所珍藏,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众多书法家和考古学家来此考查研究。
朱山石刻文化园在保护性开发中,将景区以保护文化遗产、展现历史遗迹为基础,打造了汉唐书院、花田溪谷、莲花湖、石刻展览馆等景点,能够让游客一探千年古石刻的魅力,更享受世外桃源的生活。
五、梨花沟景区
有以下好玩的地方:
1.西南航空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金堂县三星镇大学城,是依托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凭借“全国最美大学”这一耀眼名片,打造的校园旅游景区。景区占地500亩,集观光、游览、购物、运动、休闲、民航体验、校园活动参与于一体。景区俯临沱江沿岸,背靠金堂山,紧邻金堂温泉旅游度假区和蓝光观岭高尔夫休闲度假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2.中国“脐橙之乡”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金堂县城东南的三溪镇白庙村境内,距县城35公里,距成都50公里,距成南高速出口13公里,是金堂县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三溪镇享有“中国脐橙第一乡”之美誉,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引进种植优质脐橙,是金堂县的脐橙主产区之一,现有脐橙3万余亩,年产脐橙7000万公斤,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多年来被评为省优、国优果品,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其独特品质享誉市场,远销马来西亚、韩国等地,深受消费者信赖。
3.真多观位于金堂县赵镇中河路社区毗邻金山森林公园旁,传说汉代蜀中八仙之一—李八百之妹李真多结庐修炼于此普度山中。后食茯苓而百日飞升得名。东汉末年祖天师张道陵创立道教,设二十四治教化群众,真多治第八治,为天师道发祥之地。宋徽宗封李真多为“妙应真人”。道观几经兴废,到道光元年直靖州到正司委派李本青道长携师兄三人重建道观,九重大殿占地二十五亩。文革时期改作它用。现有宗教殿堂三重,房间十余间。2013年金堂县政府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真多观殿堂房屋建筑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因土地问题未解决建设滞后。规划用地二十五亩,建殿堂六重,建筑面积约7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