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冥想与佛法(冥想和打坐有什么区别和相同之处?)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5-18 00:12   点击:5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冥想和打坐有什么区别和相同之处?

打坐是我国古代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冥想(meditation)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在冥想期间,人们也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节呼吸,采取某些身体姿势(瑜伽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

二、冥想曼陀罗是什么意思?

冥想蔓陀罗是冥想的一种形式,在冥想中,曼陀罗被用来促进想像,或者用来消除干扰。曼陀罗是一种与印度教和一些佛教形式有关的图像,由一个圆圈组成,代表宇宙或其他概念的各种图案都被描绘出来。通常有门和一个象征性的神圣空间,以帮助冥想过程。

三、禅定和冥想的区别?

       禅定和冥想二者的区别在于词义不同。指向不同。

       禅定,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

       冥想,意思是深沉的思索和想象。出自晋 •支遁 《咏怀诗》之二:“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或指深切的想念。

四、瑜伽和佛教有关系吗?

一、佛教的产生与瑜伽密不可分,释迦牟尼创建佛教之前修持的即是瑜伽苦行。而释迦牟尼当初所学习的禅定并最终将其定位于佛教徒的重要修行手段的方法亦是瑜伽冥想的一部分。 瑜伽在佛教初始阶段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1、瑜伽理念建立佛教世界观,争取解脱。

2、通过瑜伽理念建立和发展佛教理论。

3、通过瑜伽观念得到神通。

二、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योग)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