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冥想有多好(长期冥想的十大改变?)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5-28 07:24   点击:11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长期冥想的十大改变?

1. 改善睡眠和失眠问题

练习冥想有助于我们睡得更香甜,而且不会引发任何与安眠药相关的副作用。当昼夜节律失衡时,就会导致失眠和入睡困难。练习冥想能让身体得到彻底休息,这就有助于重置昼夜节律,促使其恢复正常运转。冥想已经让全球众多有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不高、失眠人群的睡眠得到了大幅的改善。并且,随着睡眠质量的提高,人们的身心状况也会得以改善。

2. 培养慈悲心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冥想能够使人变得更加善良和富有慈悲心,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测试。2013年,康登等人对练习过冥想的人进行了一次隐蔽的慈悲心测试。此研究中,先安排他们和两位演员坐在等候区。当另一个拄着拐杖、假装承受巨大痛苦的演员入场时,坐在冥想者旁边的两个演员对此完全不予理会,他们发出了不想管的无意识信号。但那些练习过冥想的人,有超过50%的可能性愿意去帮助痛苦中的人。

3. 改变大脑结构

冥想是如此强大的一种方法,竟然在短短八周时间内就改变了大脑的结构。为了证明这种影响,2011年的一项研究中,赫奈尔等人安排16个人参加了一次冥想培训,并于培训前后采集了他们的大脑图像。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灰质密度得到了增加。

4. 减轻痛苦

改变大脑结构的好处之一就是经常冥想的人痛苦比较少。2010年,格兰特等人在研究中将加热板放到冥想者和非冥想者的小腿上,结果发现冥想者的疼痛敏感性较低。

5. 改善不良习惯

练习冥想会帮助我们深度放松身体,这就有助于减轻对物质(如食物、酒、毒品或香烟)上瘾相关的压力。对于有不良习惯的人来说,坚持冥想,会彻底改变他们的习惯和生活。很多生活习惯不规律、有伤害自己倾向、有瘾头的人,通过冥想与静坐,可以很好的改变内在的需求,改变身心习惯。

6. 提升创造力

适宜的冥想方式能帮助解决一些需要创造性的问题。科尔扎托等人于2012年进行了一项研究,让参与者接受一项经典的创造性任务:尽可能多地想出一块砖的用途。那些使用“开放监测”冥想方法的人想出了最多的方法。这种冥想方法是通过关注呼吸而解放心灵。

7. 改善记忆力与专注度

冥想的核心就是学习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控制注意力的焦点。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冥想能够提高注意力。例如,杰哈等人于2007年安排17位没有练习过冥想的人去参加了一个为期八周、基于内观的减压训练课程。然后将他们与对照组(也是17人)对比,通过一系列注意力评估测试后发现:那些接受过训练的人比对照组注意力更集中。

8. 提高多重任务工作能力

既然冥想能从各个方面提高认知能力,它应该可以提高工作表现。2012年,利维等人测试了几组人员(人力资源部经理)对多重任务的处理能力。结果,练习过冥想的人在完成典型的办公室任务时,表现优于没有冥想经历的人,比如接电话、写电子邮件等等。练习冥想的经理们能够更好地专注工作,并且所感受的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少。几乎99%的人长期联系冥想之后,学习、工作、创作能力都会得到大幅提高。

9. 减少焦虑

冥想经常被推荐给那些易焦虑的人练习。在此仅从诸多研究中撷取一例,扎伊丹等人于2013年发现,参加4次(每次20分钟)冥想课程足以减少高至39%的焦虑。

10. 对抗抑郁症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陷入沉思——压抑的想法一次次在心中出现。不幸的是,如果你光是劝诫患抑郁症的人不要去想那些令人沮丧的事情,那将毫无作用。因为治疗抑郁症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控制病人的注意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正念冥想。正念就是活在当下,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担忧中。霍夫曼等人于2010年写了一篇综述,总结了39篇关于正念的研究文献,发现正念在治疗抑郁症上是有效的。

二、冥想有科学道理吗?

但讲究方法的冥想过程,确实有一定科学道理。冥想不是简单的被动观察,因为观察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心灵活动,不管冥想出什么画面,都是虚

神经科学家们已经找到证据:精神拥有治疗肉体的力量!一些冥想、神经反馈和安慰剂实验都显示出对抑郁症、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疗效。有些医院已经加快脚步,一种新型医学正在孕育。

精神是否拥有这样一种“力量”或是“能力”,能带给身体无可争议的益处乃至疗效?长久以来,科学界一直在寻找“灵魂和肉体”之间存在此类关联的证据。有些人对此信誓旦旦,甚至慷慨地向那些放弃传统医学前来寻求救治的人施以援手。

这是自欺欺人还是江湖骗术?这会不会使人产生虚妄的期望,甚至让患者偏离已被证实行之有效的疗法,从而导致病情恶化?有些案例中,据说无可置疑的躯体疗效确乎来自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力量,但终究难以令人信服。

现在,情况起了变化!

10多年来,一些可称为另类、非传统、甚至是超科学(parascience)的疗法在实验室里展示了自己的功效。不只如此,它们已经成为经典疗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非常有限)!这些疗法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赋予意念一种神奇的力量,即不借助其他任何治疗、单靠大脑活动来治愈身体(包括大脑自身在内)的力量。这种力量已经展示了对多种病症的功效,如疼痛、帕金森病、某些免疫缺陷,以及抑郁症。

一些流行疗法

这究竟是些怎样的疗法?它们是如何以令科学界信服的方式有效地激励大脑为躯体健康服务,在笛卡儿哲学传统流行了三个多世纪之后重新拉近肉体与精神之间的距离的?首先是在欧美非常流行的“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它不仅被用于心理治疗,也出现在声誉卓著的神经科学实验室乃至医院里。其原则是:扩大自己的注意力场,直到完全感知当下。

这种源自佛教哲学的行为已有千年历史,它对身体的好处也是久享盛名,但直到1970年代才在西方引起注意。它起初是嬉皮士的专利,只用于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领域,后来则由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医学院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引入临床心理学。他抽离其中的玄学内涵,首创了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简称MBSR)。

Jon Kabat-Zinn

从1980年代末开始,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对话催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冥想神经科学。今天,它正经历着一场腾飞。2012年4月,冥想神经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在美国丹佛举行,与会者超过700人: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冥想者..他们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如冥想的神经机制与认知机制、冥想状态下的大脑成像,以及冥想对躯体健康的影响。美国现在已有200多家医院接纳了正念减压疗法,并将其应用范围扩展到抑郁症、成瘾、注意缺陷障碍等。

法国医生则较为保守。“2004年,当我刚刚把冥想引入巴黎圣安娜医院时,引发了一些困扰和抵触。”《每日冥想》(Méditer, jour après jour)一书的作者、精神科医生克里斯托弗·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回忆道。但人们开始接受这一方法,如今好几家机构都采用了该疗法。今年年初,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甚至推出了一个名为“医学、冥想与神经科学”的大学自授文凭。

三、什么叫“冥想”?有什么好处?

冥想(meditation)是国外翻译过来的一个单词,在英文里,它指的是禅修的意思,是瑜伽实现入定的一项技法和途径,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终目的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

冥想的目的是让我们关注某件事或某样东西。比如很多练习,让你想象美丽的湖水,清澈而平静,山和天空倒映在湖中……

把大脑比作人的后台,后台运行着很多有害和无害的程序,经过冥想训练,相当于清除很多有害的无用程序,对你的后台程序进行更改,让我们轻装上阵,面对未来的生活。

冥想可以增加你对疼痛和难受的耐受力。

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让13个修禅达人和非修禅达人暴露在同样让人痛苦的酷热中,然后用扫描器测量他们大脑的活动,他们发现修禅达人组表现出较低的疼痛程度,所以即使他们接受同样的痛楚,但心理实验所感受到的疼痛会比没有做冥想的人低。

冥想会改变你的大脑,提升你的大脑各种能力。

加州大学的神经实验室发现,长期冥想者其大脑皮质褶皱的数量比没冥想的人还要多。而皮质皱褶是负责大脑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资讯处理、决策制定、记忆形成以及注意力的功能。

冥想会让你减少不良情绪,冥想会降低的坏情绪包括忧虑、压力、焦虑。

冥想让你变得快乐。

根据埃默里大学的一项研究,冥想能够提升一个人解读他人面部表情时所散发的同情心。发展对自己和他人抱持友爱的态度、更关系其他人的优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