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演员,演电影和演电视剧有什么不同?
楼上的大神几乎把点都答全了啊,我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电影和电视剧的节奏不同,同样一个故事改编成电影最多120分钟,而拍成电视剧则能达到40~60集。对于演员来说同样的一个场景在电影中可能只有几秒就过了,而在电视剧中则能拉长到几分钟。
演员在演电影的时候表演要有张力,从开心到震惊到悲伤几种心情快速间转换,如果用力过猛就会让人觉得很出戏。再加上电影屏把人脸放大数倍,这时候善于运用微表情,表演风格比较内敛的演员看起来就比较舒服。而且一个几分钟的镜头最后剪出来可能只有几秒钟,将片段一帧一帧拆解开来,总能拼出让人觉得还不错的画面来。
而在电视剧中,同一个情绪的戏份可能会有30秒以上,这就需要演员的表演更细腻,对连贯性的要求也更强。演员要善于调动面部肌肉,不然的话就会让人觉得长时间都是一个表情,有面瘫的嫌疑;或者表情夸张没有美感。
举个例子,近期电影和电视剧同步上映的90后小花周冬雨,她本身的演戏方式就比较内敛。在电影《七月与安生》中就被称赞演技大爆发。而在电视剧《麻雀》中就让人觉得犯了尴尬癌,分分钟出戏。
《七月与安生》同样没有太大的表情变化,在精心布置的光影下就显得很有味道。
二、光芒这部电视剧演完了演什么电视剧?
《好好生活》
《好好生活》是由陈铭章、陈世峄执导,林雨申、蔡文静领衔主演,邹廷威、姜妍主演的都市欢脱治愈轻喜剧。
该剧主要讲述了吴忧领证当天因为车祸放了男友鸽子,男友分手出国,吴忧伤心寄情工作,却与“大魔王”何西亚擦出火花,两人斗智斗勇成为欢喜冤家的故事。
该剧于2021年10月5日在湖南卫视播出,并在芒果TV同步播出。
三、董洁演电视剧?
根据演员表,董洁演的电视剧有《虎妈猫爸》《澳门人家》《金粉世家》
四、怎么演电视剧?
电视剧的拍摄首先要选定剧本。编剧进行一定的修改。制片人投资,导演运筹全局,选演员,还有摄影师,灯光师,还有剧务。所有幕后工作安排就绪,演员再根据脚本并在导演的意向下拍戏。通过蒙太奇和场面调度的结合并且符合视听感知经验,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最后一步还要进行剪辑。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有政治倾向。
五、正念冥想和冥想有区别吗?
正念和冥想有什么区别?它们是一回事吗?
这是我在正念教学里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今天,一次和大家讲清楚:冥想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是很多种“心性训练法”的总称。
古今中外,各种不同的教派体系,经过几千年,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冥想。比如观想类的冥想,会让你去想象某些事物或场景。还有持咒类的冥想,会念一些口号咒语。
冥想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放松身心,有的是为了获得智慧,有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等。那什么是正念呢?
它有两个重要的维度:正念是一种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我们又称它为正念冥想、正念训练。
从这个维度上来说,正念冥想是冥想中的一种。正念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剥离了宗教色彩,是科学的、有效的、受到主流认可的。
它是有效的。2018年,心理学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期刊《临床心理学年鉴》总结:“正念练习对于治疗重度抑郁、焦虑障碍、物质滥用(烟、酒、大麻、药物成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躯体疼痛都疗效显著,与专业心理咨询效果相当。”
资料和延展阅读:Wielgosz, J., Goldberg, S. B., Kral, T. R., Dunne, J. D., & Davidson, R. J. (2018).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对没有心理疾病的普通人来说,正念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以及失眠、注意力涣散等问题。
它是科学的。《临床心理学年鉴》总结就是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的。从这张图可看出,近二十年来正念相关的科学研究数量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
数据统计:美国正念研究协会(American Mindfulness Research Association, AMRA)它是主流的。正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医疗系统、教育系统、司法系统。我给大家举两个小例子:
来自《新华社》的报道,航天员在心理调适能力上,也增加了正念训练。
资料来源:《张扬对话黄伟芬:星辰有梦,不负使命》新华社
国家射击射箭队也引入了正念训练。东京奥运会冠军姜冉馨在分享自己如何练就身体、心理都“稳”如山时,就提到了正念训练的帮助。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贾坤老师(左二)正在给国家射击队进行正念训练,左一为姜冉馨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正念是一种觉知能力,通常也称为正念水平。科学家们已经发展出了评估正念水平的科学工具。
比如正念五因素问卷,这五个维度是:观察、描述、觉知地行动、不判断、不反应。
很多人对冥想感兴趣,但又有些担心:“哎呀,我会不会误入歧途、走火入魔阿?”
首先,我建议大家在选择冥想方法的时候要谨慎。
特别是对于一些很玄乎的、没有经过验证的冥想方法要尤其谨慎。我个人最推荐正念,基于它的科学性、有效性。
目前主流的国际正念课程有: 正念认知疗法(MBCT)、正念减压(MBSR)、 正念自我关怀(MSC)。
其中,正念认知疗法(MBCT)就是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的是三位心理学家设计。经过三十年的验证,数百篇科学论文的研究,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高校都有开设。
我近期会举办正念认知疗法MBCT-L的免费体验课,如果你对正念冥想感兴趣,想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以及改善睡眠、提高专注力,欢迎参加。
参加方式:加工作微信 bemyself2022(备注知乎)
第二点,不在冥想中误入歧途,很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态度。
我不建议想要通过冥想去刻意追求极乐的体验、特殊的感受。练习是帮助我们培养心的品质,提高我们的觉察和接纳能力,从而更加明智地生活。
在“因”在下功夫,让结果自然呈现。第三点,有几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朋友,或在经历创伤,要先去获得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要遵循医嘱,不要自己瞎来。
如果是心理障碍经过治疗,已经处在恢复期的朋友,可以在医生的同意和指导下,尝试将正念作为辅助的手段,来进行恢复。
比如,MBCT可以有效地防止抑郁复发,英国卫生署将MBCT列为预防抑郁症复发的最佳疗愈方法。
有严重身体疾病的朋友,或者中老年朋友,如果在正念练习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要注意调整练习的强度和方法,必要时要及时停止练习,咨询医生和专业人员。
健康的朋友如果在练习中遇到了你很困惑的情况,或者是承受不了的感受,也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六、冥想者在冥想时,在想什么?
首先要说明的是,冥想并没有一个单一的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冥想这一修行方式由来以久,在印度被认为有超过5000年(甚至8000年)的历史,其内涵也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变化的(其实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词汇都是这样的)
我们这里要说的冥想,是起源于古印度,随着佛教或瑜伽传入中国的一种修行实践,我们在一种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在佛教中,可能又被叫做打坐,坐禅。在当代的瑜伽课堂中通常使用"冥想"一词。这里我们把他们看成是同一类的。其修行的核心是通过一些实践,让我们的意念变得专注,进而更好的认识"我"是谁,或认识世界的本质,达到某种超越的状态。(尽管在佛教和瑜伽中认为的终极实在是不同的)
在世界其他的文化中,也有类似冥想的修行方式,例如在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可能都有在外在形式或内在原理层面与印度文化中的冥想相似的修行,这些不再本文的讨论之内。
本文不引经据典,也并不严密,姑且随意的聊聊冥想。
1.冥想的起源
中国的文化是深受印度影响的,自汉以来的佛教,近几十年的瑜伽,都来自印度,在中国又和中国文化深度的融合,最后你也说不清楚这个东西是印度的,还是中国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是无法,也没必要去争这个文化到底是谁的。
根据一些印度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在8000年前的浮雕上,就刻有人打坐的形象。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知识是口口相传的。祭司阶层认为祭祀的准确性和结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就注定要求他们的祭祀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必须保持准确性,而这个准确性的前提就是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在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需要有复杂的规则,时刻保持专注。为了训练专注力,他们尝试了打坐冥想。冥想在当时是有着它自己的现实意义的,那就是通过冥想提高专注力,进而确保祭祀的准确性来实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冥想就大概起源于此了。这个阶段,冥想只是很少数人的事。实际上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知识只是在占人口极少数的人口中传承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冥想这一意义也没有停止,反而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现在的冥想是为了弄清人生大问题的,或是引用佛家的话是为了开悟解脱的
在几千年的时间中,这个阶层逐渐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冥想方法。而学习冥想,可能需要若干年的时间。作为类比,现代大学学习一个专业的课程是4年时间。冥想作为那个时候的主要知识,也是需要跟随有实修的老师系统的学习的。
比如在中国,大众接受教育,也就最近100年内的事情,之前可能8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
2.冥想的形式
在大众文化中,其表现形式通常为安静的盘坐在某个地方,闭上眼睛,沉心静念。这只是冥想的某一方面的表象。是大众对于一个颇具历史传承的修行方法的粗陋模仿。
如上一节所述,大众接受教育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情,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文化,可以读书了,就会按照自己习得的知识结构去尝试理解一些东西。而文字本身其实是非常有误导性的,是不全面的。当我们尝试用自己既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另外一个领域的知识,就不可避免的会以为自己理解了,去实际上和这种知识原本的样子相去甚远。"冥想"就是这样的例子。笔者在刚刚开始接触冥想的时候对它的理解和现在也是非常不一样的。
冥想的外在形式有多种,通常看到的是盘坐,但也可以通过唱诵,书写等方式来冥想,就最常见的静坐来说不一定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或者想一个什么东西保持专注。
大脑时刻都是有意识波动的,即便睡觉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冥想训练,让大脑(意识)学习如何不受影响(内在和外在),或是即便说受了影响也能保持平静专注的能力
从广泛的意义来讲,唱诵,徒步,甚至做家务时都可以冥想,即动态冥想,所以冥想更多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向内的、深化的一种意识状态,不是你想了什么内容。
以上为本人的粗陋解答,我说过语言本身是有局限的,不详尽之处请谅解!
七、成奎安演警察电视剧?
1996年,主演无线剧集《900重案追凶》,这也是他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当主角。
八、孙淳演哪些电视剧?
2013 剧场 李立勋 杨文军 陈数;翟天临;高曙光 2012 赵氏孤儿案 屠岸贾 阎建钢 吴秀波;练束梅;应采儿 2011 火流星 黄显龙 陈浩威 王挺;张恒;王茜华 2010 说好不分手 林易南 顾 晶 陈小艺;焦俊艳;蒋恺 2010 幸福来敲门 宋宇生 马进 蒋雯丽;林永健;曹翠芬 2010 糟糠之妻 陈继平 鄢 颇 陈小艺;胡可 2010 孔子春秋 季札 张黎;刘淼淼 朱刚日尧;王学圻 2009 内线 陈怀远 陶玲玲 钟汉良;孙菲菲 2008 人间正道是沧桑 瞿恩 张黎 孙红雷;杨雪;黄志忠 2008 天涯咫尺 龙笑之 赖建国 剧雪;吴竞;浦 蒲 2008 祈望 姜文君 尤小刚;陶玲玲 何赛飞;刘之冰;茹萍 2007 淞沪风云 虔一鸣 张晓光 萧蔷 2007 相思树 丛原 孙周 吴秀波;浦蒲 2006 沉默与谎言 杜德仁 ---- 董勇 2006 中国近卫军 贺东航 张 前;陈健 王新军;高明 2006 离婚官司 黄大铭 张元龙 陈丽娜;李晨 2005 好想好想谈恋爱 伍岳峰 刘心刚 蒋雯丽;那英;罗海琼 2005 智慧风暴 罗大正 孙淳 孙淳;姜昕言 2005 昭君出塞 画师毛延寿 冷杉 唐国强 2005 阮玲玉 唐季珊 沈 悦 吴倩莲;李宗翰 2004 大清风云 范浩正 陈家林 张丰毅;许晴;姜文 2004 刑警使命 周民凯 郑晓龙 吴越;刘鉴 2003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欧阳杰 孔刚 牛莉;张恒;宋春丽 2002 真情到永远 ---- 李妮 何冰;杨立新 2002 换个活法 杨帆 ---- 陶红;张涵予;石兰 2001 走向共和 袁世凯 张黎 马少骅;石佳丽;李光洁 2000 重案六组 严大队 徐庆东 王茜;李成儒;丁志诚 2000 夺命网络 ---- ---- 黄奕;蒋恺;石兰 2000 堆积情感 周易 曹保平;张健 刘蓓;刘思伟;濮存昕 1999 澳门的故事 许梦飞 潘霞 刘小峰;傅艺伟;李琳 1998 警坛风云 林钟和 黄健中 王茜;李成儒;郑晓宁 1998 大法庭 ---- 赵宁宇 李雪健 1997 走入欧洲 陶泽 黄克敏 赵明明 1995 浦江叙事 罗逸明 苏舟 高曙光;李颖;史兰芽 1994 长天烽火 高桥勇建 冯小宁 濮存昕;何政军;胡亚捷 1993 洋行里的中国小姐 方亦诚 ---- 傅艺伟;傅丽莉 1992 皇城根儿 张全义 赵宝刚 宋佳;许晴;王志文 1989 勾魂牌 欧阳清 ---- ---- 1988 家庭 ---- ---- ----
九、雷格生演的电视剧?
雷格生
主要作品:
《马世清离婚》、《阿Q正传》、《秋菊打官司》《给您道喜啦》、《司马敦》、《太阳的味道》、《桃源镇》、《大捷》、《背靠背,脸对脸》、《冲出死亡营》、《沙镇的故事》、《香魂女》、《现世活宝》、《夜盗珍妃墓》(上、下)、《屠城血证》、《马铁腿外传》、《月牙儿》、《雷北利号沉没在印度洋》、《爬满青藤的木屋》、《结婚》、《四渡赤水》(上下集)等。
十、cheer演的电视剧?
过界的爱,换心爱结,恶魔债主,幸福的代价,鱼迷恋天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