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徒步秦岭穿越最佳路线?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8-18 02:34   点击:20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徒步秦岭穿越最佳路线?

秦楚古道(南面从商洛柞水营盘镇秦岭终南山公园经终南山草甸北至翠华山地质公园穿出至长安区) 这条徒步线路比较适合新驴。

二、秦岭有哪些经典徒步登山路线?

秦岭十大经典徒步穿越路线:

1、光鹿跑兵冰:从210鸡窝子处进山,朱雀营盘沟处下山,全程40KM,累计拔高3000+,途径光头山、鹿角梁、跑马梁、兵马营、冰晶顶,兵马营至冰晶顶段较为原始,风景绮丽;

2、首阳山穿大坪梁:梨园子进山,西流水出山,全程25KM,累计拔高2500左右,首阳山至大坪梁中间这一段比较原始;

3、一日小鳌太:23公里处登山,路平沟出,途径鳌山、鳌山跑马梁、麦秸梁、水窝子、飞机梁、顶棚梁,全程26公里,立即拔高2300左右,有一半路为高海拔石海;

4、西光头穿天华山穿东梁:途径西光头,天华山,西梁、东梁、南梁,全程40公里,累计拔高3100+,西光头至天华山段很原始

5、朝阳洞大寺高冠:三桥峪进,途径朝阳洞,大寺,高冠瀑布,全程40KM,累计拔高2600左右

6、都督门至铁甲树:途径都督门、太白庙、万仙阵、太白跑马梁、玉皇池、南天门接待站、铁甲树,全程40KM,累计拔高2500左右,太白庙至玉皇池之间的路段均为高海拔石海,很难走

7、顶棚梁穿核桃坪:太白县路平沟进,核桃坪出,途径顶棚梁,飞机梁,2800水源地,全程45公里,累计拔高3100+

8、高冠大寺分水岭:高冠进去进,途径大寺、光头山、鸡窝子出,全程35公里,累计拔高2600+

9、牛背梁穿翠华山:石砭峪进,途径牛背梁、耍钱场、终南山南草北木、翠华山草甸、翠华山景区,全程40KM,累计拔高2800+,牛背梁至终南山段较为原始,茂密的箭竹林

10、鳌太:23公里进,途经鳌山、鳌山跑马梁、麦秸梁、水窝子、飞机梁、梁1、梁2、梁3、2800、南天门、金字塔、塔1、塔2、塔3、西源、九重石海、东源、东跑马梁、万仙阵、大爷海。最后到达大爷海接待站,全程46公里,累计拔高4000,

以上十条经典穿越路线均为一日强穿的路线,尤其是一日鳌太,为一日强穿线里面挑战最大的。

三、秦岭十峰徒步难度排名?

徒步难度第一名:太白山 3771.2米

徒步难度第二名:鳌山 3475米

徒步难度第三名:冰晶顶 3015.1米

徒步难度第四名:光头山 2886.9米

徒步难度第五名:东梁山 2965米

徒步难度第六名:鹿角梁 2700米

徒步难度第七名:草链岭 2645米

徒步难度第八名:牛背梁 2802米

徒步难度第九名:终南山 2604米

徒步难度第十名:首阳山 2719米

四、夏季秦岭徒步需要准备什么?

1.

长袖速干衣裤(在低海拔路段徒步时穿着,切记,贴身不要穿棉质的衣服)

2.

抓绒衣裤(如果你要登山到一定海拔,特别是1500m以上,一定要带保暖的衣物)

3.

冲锋衣裤(冲锋衣裤最大的作用就是防风,防雨次之,如果你所登之地是较高海拔且山顶风大,就要带上比较好的冲锋衣裤了)

4.

雨衣(虽然冲锋衣有一定防泼水功能,但还是不比雨衣,所以带上户外雨衣很重要)

五、秦岭灯笼核桃为什么轻?

因纹理粗矿深邃八棱灯笼的重量比麻核桃略轻一些,这也是秦岭灯笼核桃的一个特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核桃也是一样,一个地方的核桃也会有自己的特点!

秦岭灯笼核桃,产地陕西宝鸡,特点八道粗棱明显,纹理粗壮有力属于西北山里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品种,闷尖雪花底极为漂亮,把玩后玛瑙红色具有诱惑力的皮色深受各地玩家喜爱。

六、口碑最好的轻量徒步鞋?

徒步鞋中lowa登山鞋口碑最好用,用料摸起来很扎实的感觉,材料颜色的色差也不大。合脚而且很轻,防水透气,完全不觉得闷脚,而且运动完脚完全不会出汗,实在是很喜欢,做工也很棒。

七、秦岭古道哪一条最适合徒步旅游?

秦楚古道(南面从商洛柞水营盘镇秦岭终南山公园经终南山草甸北至翠华山地质公园穿出至长安区) 这条徒步线路比较适合新驴

八、哪一种轻户外徒步鞋品牌最好?

最好啊? 很牛 去看看scarpa、lowa、garmont吧。

牛X户外鞋,十之六七都是意大利品牌。至于北脸、狼爪、哥伦比亚,属于大牌,但非高端。

九、秦岭真的有大蛇吗?

秦岭山脉向来是神话传说的发源地,古有能人异士在此得道成仙,如今也成为许多作者灵感的素材库,如南派三叔的成名作《盗墓笔记》中,就有一个章节为秦岭神树,将脑洞跟神奇的地理风貌相结合,一度让读者信以为真。

金庸大师的《神雕侠侣》,杨过与小龙女隐居之所在就是终南山下,远离纷扰世事,二人在此练功悠然过日子,让大家心向往之,来秦岭旅游时都忍不住寻找,说不定哪一个不起眼的洞穴,就是传说中的活死人墓。

而《射雕英雄传》里的高手们终极比武,场地选在华山,金庸大师这个设定可谓绝妙,当下有缆车的华山若没有非凡的体力跟勇气都难以登顶,更何况宋朝的华山,绝对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没点功夫傍身决计上不去。

既然秦岭如此巍峨且神秘,对于它的猜测就层出不穷,如是否有大蛇盘踞其中,就是自古都有的疑问。

为何说自古都有,因为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过秦岭中有一种大蛇名叫烛阴,体长千米有余,一顿饭就得吃上百头牛,最终渡劫没成功,再也找不到烛阴的存在。

《山海经》一直是一本奇书,一般把它当作志怪故事来看,可记载又一本正经,颇有点地理风貌典籍的意思。

经让人猜测,地球已经有46亿年,人类的诞生满打满算也不过几百万年,在那之前一大段漫长的时间里,地球到底被怎样的生物主宰,着实不太好说。

秦岭的出现也相当的早,远至四亿年前就逐渐产生陆地,三叠纪时期已经开始有山峰的雏形,八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运动,秦岭连绵的山脉已经跟当下一般无二。

估计当时地壳剧烈震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碰撞,形成了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

老说常说,无风不起浪,就算烛阴的真假要打上一个问号,可秦岭里有大蛇,在远古时代应该是确实存在的。

人类虽然有其他生物没有的想象力,但想象也得基于一定的现实,无法凭空设想完全没见过的生物。

好比科幻电影里的外星生物,其实就是各式昆虫的数百倍放大版,基于此推断,大蛇既然能被传得有鼻子有眼,估计就曾生活在秦岭里,被靠山吃山的附近住户目睹过,从而才有各式传说。

并且地球当年的环境,其实也很适合超大型生物的生存,那会儿气候温暖潮湿,氧气含量也极高,据说哪怕是蚊子,个头都比现在大得多,估计就跟喜鹊那么大,所以才有各种恐龙生活在地球上。

而恐龙的灭绝,推测也跟地球环境变化有关,它们个子大消耗多,猛地氧气含量变少,感觉就跟被卡住了脖子一样,无法呼吸又找不到食物,自然很快就灭绝了。

能存活下来的,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那帮子体积小巧的生物。

既然恐龙都个头极大,蛇肯定也小不到哪里去,灭绝放在课本上来看,是一个迅速的过程,但搁在当时,其实也经过缓慢的变化,难保有的蛇世代生活在秦岭山脉里,山里本身植被丰富,氧气含量就高,所以活下来也不稀奇。

但当下应该长达百米甚至千米的蛇已经不复存在,首先温度相比起古代来说,算是小冰河期,蛇要么就猫在一个地方长眠,要么就不适应气候自然灭绝掉。

而秦岭修缮着贯穿山脉的铁路,从未听说过施工过程中遇见什么令人惊奇的大蛇。

毕竟凿山可是相当吵的,蛇又是非常机敏的动物,轻轻用棍子打一下草,都能惊走蛇,轰隆的凿山声它们必然不会当没听见。

那么既然整个施工过程都没见大蛇的踪影,也就从侧面说明秦岭的大蛇在当下已经灭绝。

但大自然的动物又非常神奇,数年时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有好些被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或许未来当地球环境再次变暖,传说中的大蛇又能再度焕发生命力。

尤其秦岭相当辽阔,除了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山脉跟峪口以外,其实还有很多被重山包裹着的僻静山峰。若在不是铁路规划的路线图上,那可真数十年都不会有人踏入,里面苏醒一条大蛇,大家也压根感觉不到。

而蛇哪怕个头大,其实也本能畏惧人类,说不定会井水不犯河水地隔着秦岭过日子,直到勇于探险的驴友们无意间闯入,才会出乎意料的撞一个正面,就不知是否有安然返回的机会,毕竟大蛇在传说里都不是吃素的。

《山海经》里的烛阴自不必说,它们一顿都要吃百余头牛,属于纯纯的无肉不欢,《西游记》里的蟒蛇精,也是吃动物跟人为生,估计也就《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因跟许仙结缘对人有特殊的情结,可能不吃人。

所以就算当下发现大蛇出现在秦岭里,估计也很难有确切消息传出,除非借助无人机等设备高空拍摄,可秦岭密林掩映,大蛇匍匐在地上又不会飞,应该也拍不清。

因此理论上秦岭目前不会出现大蛇的踪影,可就算有也无法考证,但无论如何,地球在早期阶段,秦岭是有大蛇存在应该八九不离十。

毕竟早年的地球气候温暖且潮湿,非常适合蛇的生存,丰富的氧气含量也便于蛇的生长。

《山海经》作为一本让当今世人无法定义的奇书,里面详细记载烛阴的长度跟消失原因,无法不令人多想。有许多研究此书的专家爱好者,复刻绘画其中的地形,竟然都能跟地图有相似之处。

那么大蛇或许也真的曾生活在秦岭里,只是就近数十年大约不存在,不然贯穿秦岭的铁路施工多年,如此大的工程量也没把它们吓出来。

对于蛇本性谨慎敏锐来说,有点不合理,答案只能是要么因气候变冷,它们冬眠了,要么就是早已无声无息的灭绝掉了。

十、离西安的秦岭山,有没有适合一日徒步爬山的?

秦岭的山路都非常好,哪里都适合徒步,离西安最近的就是丰裕口起始的三道梁的第一道梁(丰裕口镇刚好在山脚可以做准备),本身就是景区,山上许多农家乐,不用担心吃喝,山顶35公里而农家乐集中在半山腰附近非常多,下山后第二道梁和第三道梁的山顶都只有12和15公里(山比较小所以山上没有农家乐),景色也清新舒适,几乎遇不见车辆,山底都有住宿的镇子,其实想想看,似乎整个秦岭的山都非常棒,乡镇也多,徒步游玩是好去处,我骑单车走过不同的路线两次,各方面都太宜人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