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需要多少天?

251 2024-01-13 23:24 admin

一、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需要多少天?

  据说是这个人:JukkaViljanen ,他是第一位独自穿越撒哈拉沙漠的旅行者——在昨天正式完成了1600公里的徒步旅行,耗时35天。   听说他早在 2007 年就参加了北极马拉松和北极自行车极限赛(42.2 公里),当时的气温是零下30摄氏度。后来又参加了一次195公里不间断的沙漠赛跑。   不知道一个正常人要几天。

二、女生想去撒哈拉沙漠应该准备什么?

我国沙漠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属于干燥气候带,昼夜温差大,夏季酷热,温度高达摄氏50~60度,冬季严寒,温度低达摄氏零下20~30度;雨量极少,大多数地区全年降水量不到250毫米;风多而大,特别是风口地带,狂风到来时飞沙走石,内蒙至新疆一带的沙漠每年4月有季节性强风,常形成沙流。鉴于这些气候特征,选择探险旅行季节时应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季和风季,通常9月至来年3月之间比较合适。

出行前一定要计划号路线和战术时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在确保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定出力合理的方案。

若是跟这团体出行更加的安全一些。

正确地判断方向

在广阔的沙漠上行走,因为视野空旷,难以找到定向的参照物,加上起伏的沙丘、高大的沙山和洼地,人们一般不可能走直线,所以,沙漠行军中正确地判断方向是沙漠探险的先决条件。

将仪器用到极致,使用地图以及GPS导航,将在沙漠中迷途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目前所有的沙漠探险队几乎都使用GPS导航。

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

⑴、用北极星判定方位 北极星是正北天空中一颗较亮的恒星,夜间找到了北极星就找到了正北方。北极星是小熊座的a星,大熊座(主要是北斗七星)和仙后星座位于北极星的两侧。我国位于北半球,终年夜间都可以看到北极星。

⑵、利用太阳判定方向 太阳东起西落是最可靠的“指北针”。太阳由东向西移动,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例如,在我国西部的沙漠,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中午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下午,太阳到正西,影子则指向正东。

⑶、利用沙丘走向判定方向 风是塑造沙漠地面形态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盛行西北风,沙丘一般形成东南走向,沙丘西北面是迎风面,坡度较小、沙质较硬。东南面背风,坡度大、沙质松软。另外,沙漠中的植物,如红柳、梭梭柴、骆驼刺等都向东南方向倾斜。但这里还是要说明的是,上述是沙漠地区的一般特点,风向还因地区的不同而异,沙丘的走向也有所不同,要得出正确的判断,须事先掌握目标地区的气象和地貌。

学会在沙漠中走路

①、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

在沙漠中徒步要想走得舒服,就得准备一双合适的鞋子,鞋底太软,在沙漠中行走很不舒服,时间长了脚会很难受。防沙套(雪套)是不可缺少的,一旦鞋子里进了沙子,不一会儿脚就会被磨破。

②、学会用双杖走路

负重在沙漠中行军,上下翻越松软的沙丘,对膝盖构成很大的压力,很容易造成损伤。用双杖行走能减轻膝盖的压力,也能节省很多体力。③、不要怕走弯路

一望无际的沙海,并不是一马平川。在沙漠中会遇到许多大的沙丘或沙山,一定要绕过去,切忌直越陡坡。要避开背风面松软的沙地,尽量在迎风面和沙脊上行走,因为迎风面受风蚀作用,被压得很实,比较硬,在上面行走比较容易,也省力气;而背风面主要是风积形成的,比较松散,在上面行走,陷入较深,比较消耗体力。

④昼伏夜出避高温

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即使不运动,所消耗的水分也是阴影下的三倍。如果在白天的太阳下行走,只能生存1~2天。在特殊的情况下,也要学会“夜行晓宿”方法。另外,在炎热、缺水、干渴、焦虑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被海市蜃楼的假象所迷惑。

徒步沙漠着装清单

徒步鞋:高帮、大V底

拖鞋(视情况而定,休息时可穿,放松双脚)

吸汗袜子:四双

速干裤(白天穿)

厚一点的裤子(晚上穿)

运动背心

速干衣(白天穿)

防晒服(白天穿)

冲锋衣(晚上穿)

抓绒衣,可以用羽绒服代替(晚上穿)

帽子

手套

魔术围巾

沙套(避免鞋里全是沙子,严重可能会磨脚起泡)

防风眼镜

水袋

暖宝宝(晚上怕冷可以多备一点)

50L-60L 背包

注意:白天徒步过程中,衣服一定不要穿棉质的,会有感冒或者湿温的危险

徒步沙漠露营清单

帐篷(选择防风好、重量轻的帐篷,并且一定要是双层帐篷)

睡袋(建议温标在-10至0度;使用羽绒睡袋更佳,体积小重量轻)

防潮垫

营地灯

头灯/手电

气罐

炉头

营地锅

饭盒

筷子

个人洗漱用品

湿纸巾

防晒霜(必备,沙漠中太阳直射,紫外线很强,容易晒伤)

个人必备的药品(常用的感冒药,创可贴,拉肚子药,消炎药等)

徒步沙漠其他清单

手机

相机(可带上防水罩,沙太细了可能会进相机里面)

电池(记得充满电)

GPS导航

手台

移动电源(可以多带几个)

救生哨(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吹响它)

塑料袋(带几个,以备不时之需)

徒步沙漠食物清单

沙漠徒步穿越,饮水和食品需自己背负,食品尽量选择高能量的简单易消化并不易变质的干粮类食品,尽量少用耗水量大的食品。最好带火腿、果珍、熟肉、巧克力、士力架等高热量食品。

每人每天需水量大约1~2升,若本身需水量多得可以按3升。

考虑到沙漠穿越的特殊性,个人必须准备应急食品如:压缩饼干、能量棒、风干肉等。可选择真空包装的熟食,面条肉酱,方便汤料,生鲜蔬菜等。还可以提前在超市购买囊、咖喱料和熟牛肉,晚上扎营时做咖喱牛肉泡囊。买点鸡蛋蛋花汤、姜汤、西湖牛肉羹、苹果和蔬菜(生菜和大葱)就更美味了。

徒步沙漠注意事项

徒步前记得修剪脚趾甲,以防趾甲磨断引发甲沟炎。

沙漠中温差大、阳光毒、风沙烈,所以防晒和防沙是重中之重。

吃喝根据自身选择携带,没必要的尽量不要带。

每天饮水1.5-2升,可以常饮,但每次只喝一小口,这是最利于人体吸收的方法,不要等口渴再喝。

雪套也是得带的,防沙。但如果天气比较阴凉,则可以不用。

户外活动有诸多不可控因素,不同活动的地理环境、强度、技术难度、危险度各不相同,请根据自己的体力、经验和装备状况选择参加。

最后提醒一定去前和当地人沟通一下情况,安全第一。

三、撒哈拉沙漠海拔?

撒哈拉沙漠地区总体上表现为一个起伏不大又有多种地貌类型的辽阔高原。一般海拔200~500米。中部有一条南东—北西向高地,地势向四周逐渐降低,递变为一系列低高原和盆地。全区最高部分达3000米以上,埃及西北部盖塔拉洼地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133米。

四、撒哈拉沙漠人口?

虽然撒哈拉沙漠(不包括尼罗河谷)大如美国,但是它的居民估计只有250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0.4人。偌大的面积空无一人,但是只要瘦瘠的植被能供养牲畜,或有可靠的水源,散落的人群便会在这世界上最艰困的环境中和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下生存下去。

早在7~11世纪期间伊斯兰教扩张至北非激起了更多的柏柏尔人和极欲保持传统信仰的阿拉伯群体迁入撒哈拉沙漠。伊斯兰教最终透过贸易路线扩张,成为沙漠中主要的社会势力。

五、撒哈拉沙漠厚度?

撒哈拉沙漠的平均厚度是3.6米,但是在沙漠中心地带还要厚点,可能会有几个3.6米厚,其实沙子下面也是土地,当然也可能还有石油和矿产资源那些了。

撒哈拉沙漠是最大的沙质沙漠。

该地区面积约932万平方千米,是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这里气候非常的恶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质沙漠。日久长期积累下来的,平均厚度深达3.6米,当然中心地带可能远远不止3.6米,毕竟经风吹雨打,只会越积越厚了。其实都在好奇沙漠下面究竟是什么,就我个人想法,也可能就是土地,毕竟是地球上最原始的产物了,但也有矿产资源了,只能去挖掘出来才知道了。 

六、撒哈拉沙漠范围?

撒哈拉沙漠面积约9320000平方千米,它形成于约250万年前,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是世界仅次于南极洲的第2大荒漠。“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

七、形容撒哈拉沙漠?

干燥,降雨稀疏,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且含氧量较低,容易出现沙尘暴

八、撒哈拉沙漠位置?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北到地中海,南到苏丹草原。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沿岸,向东经过埃及到达红海之滨,面积约93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九、撒哈拉沙漠读音?

sǎ hā lā

“撒”的基本含义为散播,散布,散落,如撒种,引申含义为撒播。

在日常使用中,“撒”也常做动词,表示抛开;放开,如撒开。

“哈”的基本含义为张口呼气,如哈欠、哈一口气;引申含义形容笑声,如哈哈大笑、打哈哈。

“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用作于动词,表示身子略弯,以此表示礼貌,如点头哈腰。

十、撒哈拉沙漠情话?

1、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2、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3、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4、人,真是奇怪,没有外人来证明你,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价值。

5、长久被封闭在这只有一条街的小镇上,就好似一个断了腿的人又偏偏住在一个没有出口的巷子里一样的寂寞,千篇一律的日子,没有过分的快乐,也谈不上什么哀愁。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