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泗泗横流成语?

138 2024-02-29 17:33 admin

一、泗泗横流成语?

泗泗横流不是成语,成语是涕泗横流。

涕泗横流是一个成语,拼音是tì sì héng liú,出自宋·陆游《上王宣抚启》。

意思是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指极度悲伤。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涕泗横流

外文名 tears and mucus flowing down rapidly; crying bitterly

拼音 tì sì héng li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晋书》

例句 

抚剑悲歌,临书浩叹,每感岁时之易失,不知涕泗之横流。

用法 褒义,谓语

结构 联合式

注音ㄊ ㄊㄧˋ ㄙˋ ㄏㄥˊ ㄌㄧㄨˊ

所属领域 《世说新语·言语》,《晋书》

二、来泗返泗的意思?

从山东泗河来,返回山东泗河。

泗[si]

〈名〉

1. (形声。从水,四声。本义:泗水)

2. 同本义

泗滨浮磬。——《书·禹贡》

宣公夏滥于 泗渊。——《国语·鲁语》

3. 在山东省中部。

如:泗上(泛指泗水北岸的地域);泗川(泗水);泗石(泗水之滨的石头)

4. 鼻涕

泗,涕泗也。——《广韵》

涕泗滂沱。——《诗·陈风·泽陂》。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李朝威《柳毅传》

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泗涕(鼻液);泗涕(鼻涕和眼泪)

三、平武县泗耳乡距绵阳涪城区多少公里?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144.9公里

起点:泗耳藏族乡

1.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行驶10.2公里,右前方转弯

2.行驶5.6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北松路

3.沿北松路行驶46.8公里,左转进入S302

4.沿S302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小马桩隧道

5.沿小马桩隧道行驶320米,直行进入S302

6.沿S302行驶670米,直行进入大马桩隧道

7.沿大马桩隧道行驶240米,直行进入S302

8.沿S302行驶280米,直行进入十里碑隧道

9.沿十里碑隧道行驶920米,直行进入S302

10.沿S302行驶770米,直行进入漩坪隧道

11.沿漩坪隧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S302

12.沿S302行驶730米,直行进入黄皮沟隧道

13.沿黄皮沟隧道行驶920米,直行进入唐家山隧道

14.沿唐家山隧道行驶6.3公里,直行进入S302

15.沿S302行驶76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S302

16.沿S302行驶20.6公里,直行进入山东大道

17.沿山东大道行驶4.5公里,直行进入安北公路

18.沿安北公路行驶370米,直行进入辽宁大道

19.沿辽宁大道行驶26.8公里,朝永兴/市区方向,左转进入绵兴西路

20.沿绵兴西路行驶1.4公里,朝绵兴中路/普明大桥方向,直行进入绵兴中路

21.沿绵兴中路行驶1.4公里,进入绵兴东路

22.沿绵兴东路行驶4.9公里,稍向右转进入京昆线

23.沿京昆线行驶690米,直行进入绵兴东路

24.沿绵兴东路行驶130米,直行进入临园路西段

25.沿临园路西段行驶2.1公里,过右侧的格力电器(临园路西段店)约200米后,直行进入临园路中段

26.沿临园路中段行驶590米,稍向右转进入临园路中段辅路

27.沿临园路中段辅路行驶180米,过科技大楼立交桥约60米后,直行进入临园路东段辅路

28.沿临园路东段辅路行驶130米,过左侧的科技大楼约90米后,直行进入临园路东段

29.沿临园路东段行驶1.4公里,过左侧的兴达国际大厦约220米后,右前方转弯进入红星街

30.沿红星街行驶470米,左转进入解放街

31.沿解放街行驶150米,右转进入文庙街

32.沿文庙街行驶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涪城区政府

四、泗怎么读

如何正确读音“泗”?

大家好,今天我想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泗怎么读”的正确发音。作为一个中文学习者,正确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还能提高我们的口语水平。那么,让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吧。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泗”字的基本信息。根据现代汉语拼音系统,字母“sī”可以代表“泗”的声母。声母是指汉语拼音中出现在韵母之前的辅音音素,而“ī”则是代表“泗”的韵母。

然而,这并不是“泗怎么读”的完整答案。事实上,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发音习惯,“泗”的发音可能有一些变化。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些常见的读音变体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

读音变体一:sì

在一些方言中,特别是在北方方言中,人们会将字母“sì”用于发音“泗”。这种发音习惯在某些场景下非常常见,尤其是在一些地名或姓氏中。例如,在安徽省的一个县级市“泗洪”,人们通常会将“泗”读作“sì”,这是当地方言的发音特点。

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定的成语或词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泗”字读作“sì”。例如,“旁敲侧击”这个成语中,“泗”就是用读音“sì”来表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词汇进行发音。

读音变体二:sī、sǐ

除了常见的读音“sì”,在某些方言中,例如江苏和浙江的方言,人们可能会将“泗”读作“sī”或“sǐ”。这种发音的差异主要源于地理和方言的差异。

此外,在标准普通话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读音“sī”或“sǐ”来发音“泗”。这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个人习惯。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这两种读音之一来准确表达“泗”的发音。

总结

总而言之,关于“泗怎么读”的正确发音,我们可以根据语境和个人习惯来决定。在标准普通话中,我们可以使用读音“sī”或“sǐ”来发音“泗”。而在一些方言中,特别是在北方方言中,人们可能会将“泗”读作“sì”。无论采用哪种发音,我们都需要注意保持语音准确、流利并符合当地的发音习惯。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并带给大家关于“泗怎么读”的一些新的见解。谢谢大家的阅读!

五、汶泗公路为什么叫汶泗?

起于莒南县文疃镇,终于平邑县仲村镇平邑泗水界。由此得名汶泗路。

汶泗路途径莒南县、河东区、兰山区、费县、平邑县5个县区的16个乡镇。2008年起,在临沂市交通局的统一部署下,沿途各县区相继对辖区路段进行升级改造,至2010年底,全路段均已完成改造。绝大部分路段升级为标准二级公路,大大提升了通行能力。

文泗公路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文泗公路(文泗路)是临沂市重要的一条东西向交通要道,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8年全线通车。

六、淮泗怎么?

泗指泗水,古水名。大约是淮河的一条支流,约流经山东、苏北和安徽部分地区,今山东省有个泗水县,苏北有个泗洪县,泗洪的大米很有名,安徽有个泗县。估计因为黄河夺淮河河道入海而淤了泗水的河道,加上近代淮河流域水患不断,泗水一部分最终成了其他河流的河道,泗水最终消失了。

七、泗门特产?

泗门镇有海头泥螺。泥螺,余姚俗称“吐铁”,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甚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螺蛳。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大众化海产品。另外,泗门的特产还有鲻鱼、梅鱼、青蟹竹编、榨菜、葡萄、竹编等。

八、泗读什么?

泗,普通话读音为sì,最早见于甲骨文时代。“泗”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受泲水,東入淮。从水四聲。息利切”。“泗”的基本含义为水名,在中国山东省,如泗河;引申含义为鼻涕,如泗涕(鼻液)。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泗”的用法一般是指本义泗水,在山东省中部,如泗川。

九、泗河在哪?

泗河:发源于新泰太平顶山(海拔814米)西侧,西南流经泗水、曲阜、兖州、邹县、任城区、微山等县市,于任城区辛闸村入南阳湖,河长159公里,流域面积2357平方公里。古代的泗河为淮河的大支流,流经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河长400余公里,流域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

古泗水是历史上黄河侵扰和夺占淮河的通道。公元前132年(汉元光三年)黄河在瓠子决口,经泗水入淮长达23年之久,嗣后五代和宋代黄河多次南决,也多是走的泗河故道。1194年(南宋光宗绍熙五年)黄河夺占徐州以下的泗河河道变为黄、泗混流。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为避黄而开加行运,原来入泗河的支流被切断,隔绝于加运以北,泗河形势大为削弱,但入入黄门路尚通。到了清康熙年间,关闭了原泗河入黄的徐州镇口闸,堵绝了泗河入黄出路,从此泗河开始以南四湖为归宿,由古代流经三省入淮的大河,缩为入南四湖一条省内河道。

泗河有大小支流30条(左岸11条,右岸19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5条。

十、泗河畔诗句?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