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冥想石来历?
历史太久,无法搞清楚。
来源:
1.古印度瑜伽。公元前两千年前,古印度就存在瑜伽,却没有静坐的记录。而是只有调节呼吸的记录。但是,无法保证没有静坐的方法。
2.中国道家。轩辕黄帝的老师广成子,是道家最早有记录的先祖。提到:归根曰静。句句指明要做到的方法就是静坐。但是,也没有静坐方法的记录。
同样也是公元前两千年前,也就是五千年前左右。
那么,远离两地,如此古代,难道就是两种偶然?
在静坐实验中,唯独以放松入静为目标的静坐,才有显著改变身心的效果。而广成子五千年前就说了这个重点。
是偶然?
由于人的各种小心思,这个简单的方法反而重重阻碍,无法获得验证。
反而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静坐一步步多出很多内容和名称。冥想,瑜伽,静坐,打坐,入静,静默。冥思。五花八门。有的观幻想。观呼吸,观目标。放松的少之又少。效果也所剩无几。
真正的冥想静坐如何?
先放松,等到入静身心通畅,再开始观目标。找一个目标,盯住。两步,现代只有后面的一步。
二、人体悬浮打坐揭秘?
解密印度非常多见的悬空打坐,而且多是两人,下面坐一个、上面坐一个,原来奥秘在那根棍上,上下一体,下面坐着的那个人可以保证上面人的重心不动。
或者棍子是固定的,完全可以支撑一个人坐在上面,根本就不是什么轻功,就是利用人的视觉错觉。
三、印度瑜伽的真相?
印度瑜伽是源于古老印度的一种强身术,通过肉体和精神的修持达到身心和谐统一、强身健体和开发人体潜能的作用。
印度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