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冥想打坐的坐姿有哪些(盘腿 礼仪?)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4-26 23:26   点击: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盘腿 礼仪?

正确的盘腿坐姿是什么呢?一、训练打坐盘腿的技巧:

(一)、单盘:初学打坐的人,一定从单盘(如意坐、金刚坐)开始练起,若丹田未成形,打坐只有痛的份。故要打坐时间能拉长,就要练习丹田成形,若丹田气机有了,打坐就能渐入佳境。若丹田有点气,但是打坐时气不容易通达到脚,且单盘时膝盖也不柔软,不能与另一脚密合。此时最重要的是气不够,脚不能调理好,学者可以平躺下来,腿上绑上三节(膝盖上、膝盖下、足裸处)健康带一、两个钟头,脚足的气就会上来,帮着脚气通,要通前,脚也会发痛的。我们有位同学,常常全身发冷,冬天睡觉都要穿棉袄,绑了健康带以后,当下就不必穿那么多衣物睡觉,因为血气直接上来了。

(二)、双盘时: 打坐到上路后,采用双盘是必要的,因为气会由丹田往督脉,再经任脉回到丹田后扩散到下盘,双盘时对气扩散到下盘很重要。双盘时,双膝应能着地的姿势才是安稳正确的,若一脚膝盖没着地,就表示骨盆腔左右有高低,左右脚有长短的问题发生,要进一步调整髋、股骨。

(三)、双盘不如法的调整:若双盘时双脚膝盖不能同时着地,此时应采用健康带来做调整,现在我大略把健康带粗略介绍一下。健康带是针对瘠柱侧弯或前后弯的毛病来调理的,脊椎不直牵连到中枢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关系着五脏六腑的健康,脏腑不健康,影响到内分泌系统,最要命的是真气也因而不通,打坐很用功但进境很缓慢,或根本无进展。因此应把最基本的脊椎柱先调整直立,连带的脏腑毛病也因此易于矫正。所以,不止长短脚,若有妇女毛病、坐月子气衰、血气不通、冬天手脚发冷、脏腑器官有毛病的,皆可绑健康带以对治。

有练打坐、练丹田的人绑健康带,气较易诱发起来,十几分钟就来了,很奇怪,气会上来走到头,走到脑;而没有打坐的人,要绑到2~3个月气才会起来。所以老同学,除了感染到病毒类的疾病,要是内脏的疾病,尽量不要依靠药物,用健康带来治疗最好的。

绑健康带可以诱气的原因,是我们的脚普通是外张开的,因此髋骨、股骨角度也是外张的,髋股骨张开,脚走起路来时,就向外成外八字步型,脊椎不易拉直。绑了健康带,把脚并起,相对地髋股骨也内收,骨盘角度因而归位,脊椎因此拉直,便进而直接影响到中枢神经与内脏,达恢复健康的目的。所以绑健康带的人,学打坐初期会比一般人的气机易诱发起来。

二、打坐时含胸好还是挺胸好?

打坐最好有师父指导,没有师父指导容易练岔了。

含胸拔背,虚领顶劲,坐姿中正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

三、打坐的正确方法?

打坐的正确方法? 我们先调身,然后调息,最后调心。 首先是调身。就是先把自己的坐姿坐好,可以散盘、单盘、双盘。左右脚 不拘。两掌相迭,拇指衔接,形成一个橢圆形,左右食指上下相迭,左右手食指的第2节相叠,这样子差不多就会形成一个椭圆形,这等于一种“太极”手 印。然后肩膀放松,颈部伸直放松。用头顶的正上方,也就是两耳顶端联机的 正中间,来做调整姿势的基准点,可以想象那一点有一条线往上拉,用那一条 线来调整身体的正中线,这里面的要领是:用头来支撑颈部与肩膀,而不是用 颈部与肩膀来支撑头。头部中空,颈部中空,颈部放松,肩膀放松,用骨架打 坐,不用肌肉打坐。所谓不用肌肉打坐,就是我们尽量不要用到肌肉的力量, 尽量的让身体重心形成一个三角形。

四、道教,打坐朝哪个方向?

打坐是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种  打坐方法:  1、双足跏趺  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 上,称如意坐。两种坐姿都可以采用,也可以在腿痛时轮换交替。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  有人因为暂时不能打跏呋坐,在单盘的时候,下边这条腿放得很靠里,上面这条腿放上去后,膝盖是悬空的,其实这不是一个正规的姿势,因为上面的腿悬空,容易在盘腿时下盘不稳。首先要注意,整个人的身体就跟六和塔一样,是稳稳当当,由下往上是一层一层的,这是非常关键的。  有些人怀疑,盘足静坐,不但对人体的健康有碍,甚至,反而因两足的血管被压迫而致病,所以静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现象。这是误解。其实,人体的健康,与腿和足有极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道家医理,认为“精从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盘足曲膝静坐,感觉足腿的酸麻,正是说明足腿的神经与血脉并不通畅,证明你的健康已有潜在的问题。坐到某一阶段时,因为气到臀部沉不下去了,无形中脑神经紧张起来,心里就坐不住了。如果气从臀部通到大腿、膝盖,一节一节通下来,要经历过痛、痒、麻、胀、冷、热、最后等气一走通,痛麻就好了。人体的两足,好像人参的枝叉,所以把两足盘曲起来,等于把一株人参或松枝卷曲成结,使它的生发能力,不致再向外面分散;返归根本而培养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壮。所以盘足曲膝,不但无妨人体的健康,而且从适当的练习开始,对于健康长寿,是绝对有利而无害的。《内经》中提到,婴儿的气是在两腿。人到了中年,两腿的力量就减弱了,腿的活动也无形中减少了,喜欢坐在沙发上,常常休息自己的两腿。到了老年,更不堪设想,坐在沙发还不够,两条腿还要翘在桌子上才行,因为人体是从脚下面开始衰老的,人的死也是逐渐进行的,由脚开始而上行。  2、脊直  人在禅坐的时候,脊柱垂直是关键。臀部应垫一个两、三寸高的软垫,从大腿根部到膝盖是向下倾斜的,让两个膝盖触地作为支撑点,膝盖不可悬空,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然后包腿,包腰,包自己后面的风池穴。天冷的时候,有些人还需要包头。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穴与会阴穴成垂直一线,但务必放松自然,须知松则气顺,经脉舒畅;僵则气滞,有碍气血流通。只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屁股的姿势是微微往后外翘的,从侧面看,整个脊柱是在类似于屁股跟腿的中间的位置,坐着就像座塔,非常匀称。有的人喜欢在打坐的时候,靠着后墙,这样身体往后仰,就没有办法像塔一样。 身体坐的姿势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是往前面倾直,也就是说尾骨是悬空的。  人身修行的特殊之处就在人身多直立, 笔直经纬与天地共振, 经脉有规律可循, 尚未完全紊乱。所以不能为畜类把脉, 因为其横生脉乱。身躯笔直不倾斜, 则督脉上乾清明, 下坤培藏, 升降有律, 任脉左右逢源, 箍束横固, 平定十方, 稳稳有度。  3、肩张  两肩应舒张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禅的人在禅坐时,双手微微抬起,肩膀微微向后摆,肩腋是内空的。从外看,肩是一条平行线;从后看,肩是圆的。  4、手结定印于脐下  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随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于脐下。  5、头中正  头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点点,后脑稍微向后收放,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如果头是歪的,跟腰不能形成一条中空的直线,这时候最容易昏沉。人生于天地之间,本身是天地之间一灵物。由于这个中线的歪斜,天地这股正气,就落不到你身上。  6、双眼微闭  打坐时,先把两目定住了,然后再慢慢半闭眼睛,闭眼目光勿下垂,把两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规矩。若是两眼向下看,绝对不能得定,只是坐着休息罢了。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眼睛看到前面一米远的距离,这是最标准的。如果看得太远的话,就有点抬脖子了,如果看的太近的话,就有点低头了,所以说一米远的距离是最合适的,你要感觉到这个鼻子和这个肚脐形成一条线。  普通人打坐起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都很低视向下面看的,眼珠子,不对。下沉一片无明中,而且心思更乱。 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样,就是后脑的视觉神经跟著向下拉,影响了大脑,反是不得安详、不得清净。所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视,闭著眼皮没有关系,眼珠子也是平视。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来,然后眼皮闭上,眼珠子摆正,不低下来,不向下,不向上,平正的,眼珠子还是向前面看,然后不看了。  看世界上任何的东西,要轻松不要严重,尤其眼睛要会看东西,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风景,把那个神,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错了。像杭州风景那么美,你出去看风景啊,叫风景跑到你眼睛里头来,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没有用处,你也没有好处。打坐时,闭上眼睛也不要用力看。  7、舌舔上腭  舌头前半部轻微舔抵上腭,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在修道被称为“搭桥”。搭什么桥?人身有365个大穴,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六刻钟,每刻钟二十分钟,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人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当真气化生时,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时,会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把这口津液渡咽下去,胜过服一支人参,补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脏六腑,推动百脉千经。  这是我们做功夫到一种境界的时候,从头顶起,从脑下垂体下来的一种甘味的液体,从头顶下来,也就是俗称的“甘露灌顶”,吕纯阳诗中有“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表达这个境界。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伸直舌头,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如果化生的津液多,说明你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玉液没有,说明散乱或者昏沉,没有多大效果。比如人的思想散乱一天,一天口都是干的。人睡觉睡一天,口也是干的。只有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时,真气元气才能化生。初坐禅时,未入真定前,如果心处于不散乱又不昏沉时,一刻钟能化满满一口玉液。

五、莲花坐姿零基础训练?

莲花坐姿零基础的训练方法:

首先,任何人,在什么年纪,都有可能,通过练习,最后可以让自己打坐的时候,采取莲花坐的坐姿。

首先,坐在瑜伽垫上,弯曲双膝,让自己的双脚脚心重合。同时,用双手将自己双脚的腿后跟,尽量地向自己双腿的连接处靠近。

一直到达自己双脚的极限的时候,双手放在双脚上,大腿并拢开合。

每天至少坚持大腿并拢开合一千次,很快,你就发现,你可以莲花坐了,莲花坐姿零基础训练成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