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最简单的冥想打坐姿势(冥想一定需要打坐吗,可以躺着冥想吗?)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5-02 19:25   点击: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冥想一定需要打坐吗,可以躺着冥想吗?

冥想是障道,实不可取。

所谓的冥想,是一些人对参禅的极大误解。

参禅不只有打坐,行、住、坐、卧都可参禅,但,绝不可理解为冥想!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离相者,无我之境、无相之境、融于虚空之境。

不乱者,定于离相之境而不动。

二、打坐冥想需要听冥想音乐吗?

有个很简单也很古老的打坐方法,不需要听音乐,这招很好使,但是不怎么容易做到,从一本家里的古书上看来的,很白话,也很实际,不像网上那些,看的云里雾里的。

人体强烈运动后,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心脏起搏的声音,但是在安静的时候一般是感觉不到的,除非你身体真的很强,心脏很有力量。打坐冥想环境:尽量安静姿势:盘腿,两掌位于腹部,掌心相对,胳膊,手不能碰到任何身体的肌肤。要诀:凝神静心,直到你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记住是听到,不是感觉到,这时候人会进入一种很静得状态,周遭自身都只有心跳的声音。

在这过程中,你会自然而然的调整呼气,否则呼气的声音会很大(尤其在很安静的环境)。

其次,听心跳会让你精神集中,屏蔽周围杂音和自我杂念,否则你只要你走神,你心跳声音就不存在了,时间久了,你会觉得心脏的力量很强大。在此,持续的感觉心跳声,人的呼吸会和心跳达成一致,潜意识的会随着心跳的节奏走,道随自然,人本就是自然,这比任何呼吸法都管用。

结束后会让你感觉浑身气爽,头脑清醒!当然还有更深一步,那就是任督脉略的配合,这个更难,也很麻烦。

你先学会“凝神,感悟,除杂念断周遭,以心为心,以心为念”,再难就是,你在那种入定的环境下,去控制你的心跳,这时候你的呼吸也会潜意识的自然改变,这个有点玄玄的,反正我知道的,没有能做到的,只要一想去控制它,立马就会走神的,连心脏的声音都找不到了!本人就进入过一次,感觉时间很短,可睁开眼后都已经过了40分钟了,这个很累,而且如果受到大的声音惊吓,你会放佛坠入深渊的感觉,切忌环境。

三、怎样更快的冥想?

冥想训练

1、随息法:意念呼吸自然出入,心息相依,意气相随,不加干涉,叫随息。2、数息法:默念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到百,实者数“呼”,虚者数“吸”。3、听息法:两耳静听自己的呼吸声,排除杂念。4、观息法:如观者一样,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呼吸5、止息法:通过以上任何一种方法的习练,久炼纯熟,形成一种柔、缓、细、长的呼吸。呼吸细若游丝,若有若无。称止息。也叫胎息。6、禅语入定法:(默念数遍)体会联想:“独坐小溪任水流”的意境。7、松静入定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8、观心自静法:用自己的心去观看、体察、分析自己的思绪杂念,任杂念思绪流淌,不加干涉,久则自归定静。

举例折叠编辑本段

首先要找一个不被打扰的地点和时间。1. 坐直。不要躺下,躺着有可能睡着。2. 冥想之前要禁食。3. 不一定盘腿坐,坐在椅子上也可以。4. 之前冲个澡有助于冥想。5. 不需要点香或者蜡烛,但这么做可以营造一些气氛。6. 最好在早上冥想。刚坐下时,你的脑子可能乱得象一锅粥。但是,头脑是可以被驯服,然后集中到一个点上的。一个有用的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蜡烛的火焰上。缩小你的视野,排除杂念。一旦分心,立刻转会蜡烛。你也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比如一个小点或者花。关键是你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于一样东西。象念经一样不断的重复一句话,也有助于集中精神。当你学会集中精神以后,可以进入下一步:什么都不想,心无杂念。做到这一点很困难,有一个办法是:每当有什么想法钻进你的头脑,你要有意识的将它抛出去。过一段时间,你就能学会如何排除杂念。你不再受各种思想的控制,你开始找到真正的自己。冥想不如打坐,你可以下载南禅七日视频来学习一下七支坐法冥想放松训练法

好处

冥想有助于注意力的训练  冥想时,人们静静地坐着,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呼吸。随着空气从鼻孔中出入,人们沉浸在自我感觉中。任凭思绪涌入脑海,又轻轻将其拂去,呼吸,拂去。研究发现,这样训练冥想三个月,大脑分配注意的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此研究的首席研究者理察德•戴威森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和精神病学教授,他说,释放思绪的能力使得大脑获得了快速更换所注意的事物的能力,专业的冥想人员比一般人能够更好的把握快速改变的刺激,例如面部表情的变化。  这项研究利用了注意顺脱现象。例如,呈现20 张图片,其中连续的两张间隔只有半秒钟。绝大多数人是看不到后面那张图片的。这是因为注意的分配能力有限,事情发生得太快,大脑来不及对第二个刺激进行反应,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压抑。但是,这种顺脱现象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瓶颈,还是有人能够察觉第二张图片的存在的。这就需要对注意进行无意识之下的控制。17 个被试参加了研究,以前他们没有冥想的经历,现在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冥想训练,每天持续10 到12 个小时。对照组每天只有20 分钟。然后两组都给予注意顺脱测试,请他们判断埋藏在一系列字母中的数字,同时记录电生理变化。结果显示,每个人都能察觉第一个数字,但是短时间冥想组倾向于紧紧抓住第一个数字,并"吊"在上面,这样就错过了对第二个的注意。而长时间冥想组对第一个数字注意分配得较少,看到了就放过去了,没有紧紧抓住不放,这样就提高了抓住第二个的可能。注意顺脱被认为是神经系统的固有特性,很难改变。但此项研究表明,这种固有特性是可以通过练习改变的,注意是弹性的、可以训练的技巧。一位参加三个月冥想训练的被试在采访时说,"我更多的是一个倾听者,我不会盲目地按照别人说的去做。

刚开始的时候当然不是很理想的。不可能一学就会的。冥想练习至少要一年以上。越久越好。我也和你一样。想冥想的时候却只能保持一瞬间,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是一学就会的,而且要看个人的情况。有的练习的快。有的练习的慢。你也可以到网上找更多的关于冥想练习文章。看看哪些跟容易学。

还有。有的人认为冥想就是睡觉。千万别弄错了。虽然冥想和睡觉有着相同的概念,但是冥想和睡觉是两码事。睡觉是身体的个个机能都处于休息状态就连意念都处于休息。据表明意念是不需要休息的,而冥想的人他的意念都是处于工作的。冥想会有静心、启发,增加意念和注意力,记忆力。同情心等效果。 一般初学冥想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但学到高深处时,便可代替睡觉还有以上的效果。 因为浅层冥想脑波频段是处于α波频段。介于半睡半醒,而冥想就是要锻炼在α波保持清醒。因为在那时人的右脑活跃,灵感丰富。在深入就是θ脑波,就是浅层睡眠,熟睡就是δ脑波,如果能保证冥想沉入到“δ脑波”,那么一梦一轮回,天人合一的体验也将会来临。很多睿智的人都有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冥想。他会帮助你达成你想要达成的事。冥想的最高进阶类似于神游。如果冥想会感觉还怕。你可以在冥想的时候想些好事。不要想着不好的事,越想着不好的事可能就越难冥想。就越不会注意集中,还有。要是你很难进入良好状态。你刚开始的时候。不要马上冥想。你可以先安慰你的身心。然后讲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如。身体完全放松。呼吸缓慢而不紧张等等你觉得可以了。就差不多可以进行冥想了。我不知道这样有没有效。但我觉得至少也会有点帮助。你怕冥想时感到害怕。你可以在冥想前想些好事来激励冥想。比如想着要是我学会冥想多好啊。有什么好处等等的事都告诉你的身心。安慰身心。使身心放松紧张。觉得可以冥想的时候在开始冥想。在冥想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抛开杂念,只想着你现在处于在宇宙某个位置。比如我现在处于宇宙中心。宇宙中有个光的能量场,那个光的能量场很温暖。很舒服,幸福,好像母亲的手一样等好事。然后又想这些温暖。很舒服,幸福的光的能量场慢慢的向你扑过来。围绕着你转,你触摸着那些围绕着你转的光,感觉比任何人都要好。每当那你触摸那些光。那些光就会慢慢的被你吸收。进入你的身体,当然这些都要你在冥想的时候想着如何将宇宙的光力量吸收。。。。如果你能持久的处于冥想状态。差不多可以用冥想代替睡觉了,或者你可以利用冥想来控制梦境。。。一般人做梦的时候。在梦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梦。所以只有当从梦里醒来才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想改梦境都不能。如果可以用冥想进入梦境。就有可能可以改变梦境。比如噩梦。一个噩梦足以吓破人。除非可以将噩梦化解。而梦都是个人的不是公共的。一个梦是由一个人睡觉时制造的。叫造梦者(也许可以这么说)。而一个好梦和一个噩梦的诞生都是与个人在平常说接触时转化的。所以有时做梦都与平时地方都很相似。如果一个噩梦在梦里发生。那你就只能被吓醒。如果你能控制梦境。那下醒的不是你了。而是别人了。也许我会说。其实噩梦是由别人入侵的,导致别人做噩梦。这和盗梦空间很像,,,,,,补充:在冥想的时候最好不要想起他事,什么都不要想,也许你会看到眼前一片空白或一片黑暗。这时就只能想在如何将能量吸收。。。。。。。。。。。。。。。。。如果我的话可以帮助你,记得给个《采纳为满意回答》

冥想本身就不能求快 要心态放松 尽量让自己平静平和才行 最好听点儿舒缓的音乐,网上就有关于《冥想》的音乐和视频。。。。

四、冥想入定的十个境界?

十个境界。

一是姿势到位,调整好身体姿势,冥想一般可采用站立、打坐、仰卧三种姿势。

二是呼吸到位,慢慢调整呼吸,长吸短呼,使心率降到最低水平。

三是放松身体,放松全身肌肉,呈现完全无力状态。

四是闲目入定,眼皮自然关闭,全身保持不动。

五是大脑放空,抛下任何烦心杂念,思想仿佛进入真空状态。

六是感察气脉,用心感知身体的自然循环,气息流动、血脉循环。

七是百汇贯透,想像自己头顶百汇穴有光穿透全身,成为透明体。

八是失重飘浮,身体仿佛随意念飘浮起来,无拘无束。

九是天人合一,感觉自己己融入大自然,忘情于山水美景之中。

十是冥想悟真,完全用心去感知领悟世上的真善美,用愉悦的态度去迎接未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