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冥想打坐训练10分钟完整版(冥想呼吸吐纳方法?)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5-06 04:01   点击:2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冥想呼吸吐纳方法?

冥想呼吸法是先做5分钟的深呼吸,然后让呼吸平稳下来,建立一个有节奏的呼吸结构――吸气3秒,然后呼气3秒。

一呼一吸完成名为调息,冥想静坐最重要工夫在调息。掌握好的呼吸方式能让我们更快进入冥想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呼吸上是觉悟和养生的通用技巧,调息是冥想的准备活动之一,或者直接将其作为冥想的一部分。

二、正念八种训练方法?

第一:觉察

以冥想/静坐或者其它方式练习过程中,让自己的意识关注在某个事情上,比如让自己放松等等,同时,有目的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认真觉察身体和意识的体验,注意自己身体和外界的联系。

第二:关注当下

主要通过关注自己的呼吸让意识和思绪回到当下,因为人不可能离开呼吸,呼吸是最代表当下的。同时,注意呼吸的节奏,但不要刻意改变它,而要专注感受呼气与吸气的过程。在不断关注呼吸时,加上不断觉察身体和意识的体验,人们飘忽不定的意识和思绪就会不断回归到当下。

第三:对意识和思绪不做任何判断

对脑海中涌现出的各种思绪和念头不要做任何是非判断,而是不断接受这些思绪和念头,当接纳所有的想法和念头时,就不会因为一些念头而产生后悔和内疚的情绪。这样,会有利于正能量的产生。

根据作者的经验和研究,几乎所有的正念项目都会加上一些瑜伽动作和积极心理行为暗示练习,练习行为和思想保持一致,随时随地,做任何事情时都可以加以练习。这样,学员不断练习正念,内心会日益平静,情绪也会更加平和。研究表明这样能缓解压力并且增强专注度等等,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

常见的正念练习

下面介绍常见正念干预的练习方法,取自MBSR和MBCT。这些练习可相互配合,也可独立进行。

一、身体扫描

身体扫描是将身体感觉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时,以不评判、好奇和开放的态度,依照一定顺序陆续感受和体验身体各部分的感觉。

无论体会到舒服或不舒服的感觉、是否体会到感觉,都无需评判好坏;

发现自己分心后,将分心视为练习的一个部分,然后温和地把注意力重新带回到身体扫描练习上来。

练习时,以不评判、好奇和开放的态度,依照一定顺序陆续感受和体验身体各部分的感觉。

无论体会到舒服或不舒服的感觉、是否体会到感觉,都无需评判好坏;

发现自己分心后,将分心视为练习的一个部分,然后温和地把注意力重新带回到身体扫描练习上来。

练习通常采用卧式,也可用坐式、站式。

二、觉察呼吸

觉察呼吸是将呼吸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中,轻松地体会呼和吸,体会呼吸的过程和变化,留意呼吸之间的停顿;

无需调整呼吸,只是觉察呼吸,并且接纳当下呼吸的状态;

在发现自己分心后,将分心视为练习的一个部分,然后温和地回到练习上来。

练习中,轻松地体会呼和吸,体会呼吸的过程和变化,留意呼吸之间的停顿;

无需调整呼吸,只是觉察呼吸,并且接纳当下呼吸的状态;

在发现自己分心后,将分心视为练习的一个部分,然后温和地回到练习上来。

练习通常采用坐式,也可用卧式。

三、正念听声音

正念听声音是将声音作为觉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时,轻松地倾听声音,觉察声音的自然属性(音色、响度和持续时间);

觉察声音的发生、变化和消失。

无需评判声音是否好听,或者对这样的评判保持觉察,无需分析声音来自哪里,无论声音是令人愉悦或不愉悦的,都去接受它们此刻的存在。

练习时,轻松地倾听声音,觉察声音的自然属性(音色、响度和持续时间);

觉察声音的发生、变化和消失。

无需评判声音是否好听,或者对这样的评判保持觉察,无需分析声音来自哪里,无论声音是令人愉悦或不愉悦的,都去接受它们此刻的存在。

四、觉察想法

觉察想法即把想法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时,一般以觉察呼吸开始,然后将注意放在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上,觉察想法的形成、发展和消失,能觉察到什么就觉察什么;

将想法作为内心的主观事件,接纳所出现的任何想法,无需评判想法是好或者不好。

练习时,一般以觉察呼吸开始,然后将注意放在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上,觉察想法的形成、发展和消失,能觉察到什么就觉察什么;

将想法作为内心的主观事件,接纳所出现的任何想法,无需评判想法是好或者不好。

觉察念头时,通常可以留意与想法相关的情绪和身体感受。

五、正念行走

正念行走是将行走感受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时,注意觉察脚底与地面接触的感觉,或者行走中脚的抬起、移动、放下的动作,或者脚底、小腿和大腿等部位的各种感觉。

练习时,注意觉察脚底与地面接触的感觉,或者行走中脚的抬起、移动、放下的动作,或者脚底、小腿和大腿等部位的各种感觉。

此练习既可采用慢行以仔细体会感受,也可在日常行走中体会感受。

六、正念伸展

正念伸展是将瑜伽伸展活动作为观察对象的练习。

练习时,注意瑜伽伸展活动,留意自己的(尤其是伸展)动作带来的身体感受,强调活动中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

七、无拣择觉察

无拣择觉察即开放地觉察。

练习更多采用静坐的姿势,不设定特定觉察对象;

开放地觉察并接纳进入意识的任何事物,允许其进入和离开;

只观察、认可和接纳进入意识的任何体验。

练习更多采用静坐的姿势,不设定特定觉察对象;

开放地觉察并接纳进入意识的任何事物,允许其进入和离开;

只观察、认可和接纳进入意识的任何体验。

八、呼吸空间

该练习有两个版本,

一是常规版本,用于将正念带入日常生活中;

二是回应性版本,作为遇到困难处境时的应对手段。

该练习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包括觉察和认可当下的想法、情绪和身体感受等体验,走出自动引导;

第二步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

第三步扩展注意,把呼吸和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感觉,同时觉察更广大的外部空间。

第一步包括觉察和认可当下的想法、情绪和身体感受等体验,走出自动引导;

第二步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

第三步扩展注意,把呼吸和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感觉,同时觉察更广大的外部空间。

九、慈心冥想

慈心冥想是培养慈心的正念练习。

练习时将自己的一系列祝福按照一定顺序送给不同对象。

祝福语言包括平安、健康、远离痛苦、喜悦等。

对象按照顺序包括自己、恩人、喜爱的人、普通人、讨厌者、所有人。

练习时将自己的一系列祝福按照一定顺序送给不同对象。

祝福语言包括平安、健康、远离痛苦、喜悦等。

对象按照顺序包括自己、恩人、喜爱的人、普通人、讨厌者、所有人。

十、生活中的正念

正念练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

比如,从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到洗碗、打扫、擦桌子等家务活动,

再到做饭、进餐、洗衣服、洗澡等;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觉察当下,接纳当下,对当下做出智慧的行动与回应,进而享受当下。

比如,从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到洗碗、打扫、擦桌子等家务活动,

再到做饭、进餐、洗衣服、洗澡等;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觉察当下,接纳当下,对当下做出智慧的行动与回应,进而享受当下。

三、怎么让潜意识进入意识?

1 可行2 研究表明,通过重复强化想要植入的信息,可以让潜意识逐渐进入意识。即通过反复告诉自己某个想法或目标,让它深入自己的潜意识,最终转化为行动。另外,也可以通过自我提示或暗示的方式,例如在睡前或醒来时,对自己不断陈述自己的想法或目标,来让潜意识进入意识并实现。3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冥想或放空等方法,让自己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下,让潜意识逐渐浮现并进入意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训练和调整,让自己更加敏锐地察觉和把握潜意识中的思维和情感。

四、简单放松冥想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放松冥想法:

1. 静坐

找一张舒适的椅子或者坐垫,找到一个安静的房间或区域,静坐在椅子或者坐垫上。

2. 深呼吸

开始深呼吸,依次吸气5秒,呼气5秒,练习几次,让自己的呼吸慢慢变得平稳和深入。

3. 放松身体

开始集中注意力放松身体,通过吸气呼气,让身体逐渐松弛下来,感觉肌肉放松下去,特别是脖子、肩膀、脊椎、腰部等部位要特别注意放松。

4. 专注

闭上双眼,开始专注于呼吸。如果有杂念,不要强迫自己去避免或者忽略它,只需要分类别看待它,然后再回到呼吸上,就可以渐渐地让思维浮动降低下来。

5. 冥想

在感觉身体放松、思维较为平静的时候,开始进行冥想。可以通过想象渐行渐远的海浪声,晨曦中逐渐透亮的阳光等来让自己的思绪和情感沉浸在冥想的状态中。

6. 结束

结束冥想后,慢慢地回归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思维也变得清晰明白的时候,才站起来离开,并且保持冥想状态的感觉尽可能地延续时间。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放松冥想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调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