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寺庙辟谷还是修行
“辟谷”,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源自方仙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即不吃五谷杂粮,而以药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时间内断食,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 辟谷,常与服气相联,称服气辟谷。服气,顾名思义就是服食空气,后受道家思想影响,而称服食精气或天地元气。这是以气代食之功,服气辟谷修炼法是道教历来讲究的道法,从汉代起就有道士服气辟谷的传说,而且历朝历代仿效者不乏其
二、寺庙僧人如何辟谷修行的
能。辟谷就是不吃主粮甚至不吃东西,最多喝上一点点白开水,有和尚或者道士还有一些练功者,能够几天甚至是十几天,走的多达几十天不吃东西。
三、寺庙辟谷是什么意思
不吃东西养生叫辟谷,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则,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也有记载。
四、僧人在寺庙里做什么
僧人在寺院中生活是要受到严格管理的,没有一定的手续不能随便离开寺院。然而,也有例外,这就是“游方问道”,即中国僧人可以离开自已的寺院,到全国各地的寺院求师问道,巡礼圣迹,寻访佛法。
应该说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优良的传统,也是印度佛教徒乞食衲衣、云游天下的一个发展,对佛教在中国发展曾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中国寺院形成了一种接待过往云游僧人的制度,即挂单,又称“挂搭”。挂搭的原意是禅僧入僧堂后,依受戒年次在长连床上坐卧,而其大衣等道具则统一挂在一个架子上称“挂搭”。
在这里,挂搭则专指接待游方问道僧人的一种制度。挂单中的单,就是指游方僧的行李,挂单就是允许此游方僧住在寺院,进入僧寮,安放行李。挂单要经过这样一些手续:先是求挂单或称“讨单”。
来僧首先来到客堂,由知客接见,问明情况,查验手续,,即要问明来僧身份,确认其为真正的受戒比丘,方可允许挂搭。然后是送单,送单前要问明来僧去向,是暂住、是常住等情况,然后根据来僧的身份送入适当的住所。
如果来信是高僧大德,就要送入上客堂,如果是一般僧人,就送入云水堂或寮房。再后是由知客将来僧情况通报寮司,登记上册。最后要到方丈处进行礼节性的拜会或礼拜。
另有一说,是云游僧来寺挂单,在验明身份后,先要拜会方丈,表明“久闻道风,特来依附,伏望慈悲收录”的心愿,方丈允许后,方可挂搭。以上的手续被称为“挂搭法”。
挂单没有时间的限制,可长可短,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较长时间的留住在该寺参学问道,这叫“挂海单”。这种云游僧在住了一段时间后,可成为该寺的常住僧,准许进入禅堂和佛堂,参加该寺僧人的种种法事活动。如果要离走,必须在每年正月十五或七月十五提出申请,允许后方可离寺。
另一种是:住一日或几日就走的过往僧人,又称云水僧,意犹行云流水过往不定。挂单僧人的食宿由接待寺院供给,如果是高僧或其他有职位的僧人还要有专人侍奉。
今接待挂单的时间也有规定,以当年的八月一日至次年的四月一日为挂单,接待来僧。四月至七月这四个月不接待来僧,称“止挂搭”。要指出的是,在禅寺中属于子孙丛林的小庙,一般不接待外来僧人。
五、真正寺庙的僧人会出来要钱吗
上海城隍庙求签不要钱。
到上海城隍庙,需门票10元人民币,才能进去。
城隍庙是属于道教的,道教一般都有 求签(即竹筒里抖出一个 签来),签上标有上上签、上下签……等等。另还附有签旳内容,一般都需要庙里的解签人给 解释签的意思。
这些都包含在十元的门票里。
至于 找高僧解签这事,我意思是不必过于认真。
六、寺庙僧人如何辟谷修行视频
辟谷期间不建议喝牛奶。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辟谷期间食用牛奶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胃部也会受到刺激。一般来说,一个人在辟谷期间是不能吃主食的,所以不适合喝牛奶,尤其是酸奶,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如果是空腹饮用的话会不仅会导致乳酸菌丧失其的保健作用,而且会增加胃内的酸度,刺激到胃部,最后引起肠胃不适。
七、寺院僧人规矩
不坐高广大床是印度的制度,因为佛教是印度传过来的,但是在中国古代也用得通。中国在唐朝以前,秦汉时代没有椅子,印度也如此,都是席地而坐。现在日本的榻榻米,就是汉朝以前,秦始皇时代传去的规矩。到了唐朝,看历史就知道,某某人或皇帝坐在‘胡床’上。什么叫胡床?是西域传进来的,我们的高脚八仙椅,打坐用的‘绳床’,绳子编的,也是唐朝以后才有。
北方人叫‘坐炕’,钉一个又宽又大的架子,那是给年纪大的、地位高的或腰腿不便利的人坐的,免得坐下来腰痛,坐骨神经痛,所以要坐高位子。北方人看老一辈人来,说‘请上座’,晚辈人站在下面陪着。因此学佛的人要谦虚,不准坐高广大床,意思就是说不准坐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