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禅修的好处有哪些?

286 2024-01-27 15:47 admin

一、禅修的好处有哪些?

1、禅修能够解压。行禅一小时,静坐一小时,这样能够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禅修是充电器!禅修时,身心完全放松,心专注在身体的动作或感受上面,每个当下只专注一个最明显的目标,将散乱的心收回。有妄想时就用心标记“妄想”,这样默念几次之后,妄想就自然消失。身体的疲劳很容易消除,但心累不容易消除。人们常说累,主要是心累,因为思虑太多、担忧太多、欲望太多,思想包袱太多!妄想非常耗神。禅修通过收摄眼、耳、鼻、舌、身五个根门,只留下一个意门,捕捉我们的心念,往内看清我们的心究竟在干什么。

2、禅修能够美容。 禅修者需要至少持守五戒,不杀、不偷、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为持戒,我们的言行变得清净,不会因做错事而有负罪感和懊悔,心变得平静、安详。因为心感到轻安,身体也轻安舒适,全身气血通畅,身体的机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的肤色会变得红润、有光泽,整个人显得清新自然,有神采。

3、禅修能够治病。 如果身体有毛病,我们就接受它,不排斥疼痛,也不期望疼痛尽快消失,而是冷静地观察疼痛的感受,通过正念观察,我们能够战胜疼痛,并可能彻底治愈疾病。正念禅修对治疗疾病非常有效!

4、禅修能够开发智慧、断除烦恼。 通过对当下的身心现象保持清醒的觉知,我们的定力会加深,心会变得更加清晰敏锐,能够更加客观冷静地对待人和事。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察,我们会看到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不会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会再执着于虚妄的东西。心变得稳定而有力,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正念加强,智慧就会得到开发。我们会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事情,效率更高,生活品质更高,生活更加快乐。最重要的,通过修习观禅,我们就有可能断除烦恼,实现究竟解脱。这是其他运动所不能达到的。禅修是一项心灵的运动,是一项探索心灵、发现自我、认识生命本质的运动。其中奥妙无穷,永远有看不完的新鲜!其他的运动只是帮我们释放压力,暂时使心平静,但并不能增加我们的智慧,只有禅修能令我们智慧增长,并有可能转凡成圣。

5、禅修是积累善业的运动。 禅修者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积累善业。而禅修者因为持戒清净,身心清净,因为如理作意,能保持正念,不善的心就很少生起,生起的主要是善心。长期坚持禅修,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效果和利益不可思议!

二、辟谷的好处?

1.排毒、辟谷可以帮助排清宿便,从而达到排毒的目的。

2.减肥、因为辟谷会使热量摄入变少,有利于减肥。

3、调理脾胃。毒素排净后,增强了肠胃的吸收能力,而且使得消化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4、净化及软化血管。

三、修禅与禅修的区别?

前者:修炼、修行、修身养性、有禅心

后者:懂得禅道、修炼自己

四、修身 修的意思?

修的意思是陶冶、涵养、修持的意思

释义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

出处

詹瀛生《题载敬堂》楹联:“载福绥仁惟造福;敬身有道在修身。”

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鲁迅《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 参阅《礼记·大学》

五、修禅修心的感悟?

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不违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

二、得意时要看淡,失意时要看开。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尽量简化你的生活,你会发现那些被挡住的风景,才是最适宜的人生。千万不要过于执着,而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

三、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六、止观禅修和内观禅修的区别?

止观禅修指的是佛陀当年教导的导向断除烦恼体证涅槃的系统禅修次第。其中,“止”指的就是修“定”的方法,传统上大家说的修“四禅八定”就是属于修止的范畴。“观”指的是修断除烦恼的智慧的方法,是在有一定的定力基础后,用定力观照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五蕴,亦即 色,受,想,行,识 的无常,苦,无我这三种基本特性,从而不断的净化内心,最终导致内心的贪嗔痴完全断除体证涅槃的方法。

这两大类禅修方法统称为止观禅修。对于“止”也就是禅定的禅修方法,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一些修行流派也有类似的方法,有些也能证得四禅八定。而“观”的禅修方法,也是佛陀当年在精通了当时所有的禅修方法之后,通过艰苦的探索,自己发现的独特的禅修方法,其他所有流派的精神教导都没有类似的方法。

而内观禅修,是后世某些佛教禅修流派,把佛陀的“观”的禅修方法单独拿出来起的名称。这些流派不太注重之前“止”禅的训练,认为修行定力到一定程度还没到禅那的程度,就可以开始观禅的学习。在原始佛教的教导中,佛陀说过定力训练到接近初禅的近行定,就可以修观禅了。根据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定力修的越好,比如四禅八定都很熟练,再修观禅效果比稍微修一下定力没证得初禅就修观禅,效果会好很多。

总结一下,止观禅修和内观禅修,都是指的佛陀教导大家净化内心断除内心烦恼体证涅槃的禅修体系,只不过一个强调要打好定力基础,修完四禅八定再修观,一个是只稍微修习定力到一定的程度再修观。

七、上海有没有禅修班?或禅修的地方?

天台山慈恩寺,那里是禅修的发源地,每个月都有禅修,你可以在网上报名,当天就有回复了。

八、修身修心修性的句子?

心性须要修养,就像生命需要滋润一样;心灵需要修缮,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样。

修德要身体力行,养性要心无杂念。

修养,要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思。

九、修身的修怎样解释?

修:陶治身心,涵养德行,修身养性。词语分解

修的解释 修 ū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剪或削:修剪。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

身的解释 身 ē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献身。 亲自,本人: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败名裂

十、修禅入定后多久才出定?

这要看你入定有多深。

一般人,入定前给自己定个时间,潜意识深处会在你定好的时间提醒你出定。

如果你功夫足够深,入定足够深,则入定的时间也会相应的足够长。一天两天、三月五月,都是可能的。相传虚云老和尚一次入定几个月。达摩在少林入定九年。

更有玄奘和尚(唐僧)在去西方取经的路上挖出的那个“上一劫”的罗汉(窥基法师的前生),哇,一定就是上千上万年。

所以,入定多久才会出定,这是因人因功夫因事等多种原因而异的。也就是说:没准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