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济公第一个徒弟?(西游记前五十回故事梗概?)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5-15 23:56   点击:13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济公第一个徒弟?

1.济公有四个徒弟,长徒是收服的妖怪,法名悟禅.次徒是道士改投的,名孙道全,还有两个人也叫他做师傅,名字分别是雷鸣和陈亮。

2.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元,南宋高僧,天台县永宁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

3.他好打不平,息人之净,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二、西游记前五十回故事梗概?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宇宙灭而复生,盘古破鸿蒙分世界为四洲。东胜神洲花果山山顶有块仙石,一日崩裂产一石猴。石猴带群猴发现水帘洞,做了美猴王。又过三五百年,猴王忽因不能长生而悲啼。按老猴指点,他两次渡海,经南赡部洲来到西牛贺洲,拜在须菩提祖师门下,被赐名孙悟空。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悟空七年打杂、三年学艺,得授长生妙诀、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一日,悟空与众师兄嬉闹变树,惊动祖师,被借机遣返花果山。悟空只身前往坎源山水脏洞,刀劈混世魔王,带回被掳走的猴族和水帘洞物品。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悟空从傲来国盗来无数兵器,操演群猴。花果山上其他妖兽,纷纷俯首称臣。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大闹幽冥界强销生死簿。东海龙王和秦广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悟空得官弼马温,兢兢业业养马半个多月,忽听下属说此官极小,怒返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李靖父子奉旨擒拿悟空,被悟空打败。玉帝再命金星招回悟空,亲封“齐天大圣”,督建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悟空被玉帝增职代管蟠桃园,偷尽熟桃。逢蟠桃大会,悟空定住七仙女、变作赤脚大仙赴会打探,大吃仙酒仙肴,醉盗老君金丹,畏罪逃回花果山,又隐身重返瑶池偷回仙酒与众猴享乐。玉帝命李靖父子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首战告捷,但一只猴精也没抓到。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观音赴会派木叉打探军情,向玉帝举荐二郎神。二郎神奉旨带领六个兄弟大战悟空。太上老君阻止观音用净瓶助战,丢下金刚琢击倒悟空。悟空被擒,玉帝传旨处死。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太上老君把悟空放入八卦炉煆炼,却成就了火眼金睛。悟空借开炉之机跳出八卦炉,一路打到灵霄殿。玉帝请来如来。悟空和如来打赌却没跳出佛掌,被压五行山下。安天大会后,如来把一神符贴在山顶,命土地众神居山监押。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五百年后,如来召开盂兰盆会,欲寻一取经人把三藏真经永传东土。观音率木叉带着如来给的袈裟、锡杖和三个紧箍儿,半云半雾前往东土。路上依次劝化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和孙悟空,让他们等待取经人。进了长安,乔装访察取经人。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泾河龙王为维护水族利益决定赶走袁守诚,变一书生进长安与袁守诚赌雨,私改雨量时辰触犯天条,明日午时将赴人曹官魏征处听斩。袁守诚建议龙王向唐太宗求取生路。唐太宗梦见龙王求情,许之。次早太宗宣魏征入朝伴君下棋,使其不能脱身斩龙。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午时魏征梦斩龙王,完全出乎太宗意料。当晚太宗梦见龙王索命,被观音救脱,但一病不起。尉迟公、秦叔宝和魏征夜守宫门。不久太宗手持魏征的信瞑目而亡,来在阴间遇魏征故友判官崔玨,被添寿二十年。还阳途中,太宗被鬼纠缠,借相良的金银散给众鬼,并许水陆大会。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禹正空门

唐太宗复活,登朝大赦天下。刘全捐躯送南瓜给十代冥王。尉迟公奉旨还钱给相良被拒,改建大相国寺抵账。太宗命傅奕筹备水陆大会被拒,改派魏征、萧瑀和张道源负责选僧,明令禁止毁僧谤佛。众人推举陈玄奘为坛主。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三,水陆大会如期开启。次日观音和木叉变作两个疥癞游僧,通过唐太宗将锡杖袈裟转送玄奘。七日正会之时,观音打断玄奘讲经说明大乘佛法妙处并显像半空。玄奘愿去西天取经,唐太宗拜玄奘为兄弟,次早亲送玄奘出关。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唐僧一行三人夜登双叉岭,被虎妖生擒。虎妖会同熊牛二怪吃了两个随从。太白金星救脱唐僧。唐僧西行又遇虫兽围困,被猎户刘伯钦救脱。唐僧夜宿刘家,次日帮刘父诵经超生。再转天刘伯钦送唐僧至两界山,忽听喊声如雷我师父来也!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唐僧救出悟空,辞别刘伯钦又遇一虎,悟空打死老虎,师徒夜宿陈家。又行两日,悟空打死六贼,唐僧抱怨不已,悟空负气纵云离去,观音乔装传授唐僧紧箍咒。悟空听取龙王劝告返回,被戴上紧箍儿。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小白龙吃了白马,诸神现身保护唐僧,悟空大战小白龙。小白龙两次战败变蛇匿迹,悟空唤出土地查问。金头揭谛请来观音,观音把小白龙变作无鞍辔的白马,送了悟空三根救命毫毛。过了鹰愁涧,师徒夜宿由落伽山神幻化的庙祠,得赠鞍辔。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师徒借宿观音禅院,金池长老各种炫富。悟空不听唐僧劝阻取出袈裟借去观赏。众僧趁夜纵火谋害师徒,悟空借来避火罩护住唐僧,助风烧毁几乎整个禅院。熊怪赶来救金池,趁乱偷走袈裟。金池自杀,悟空上黑风山寻妖。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悟空见三妖在山坡商量佛衣会,打死蛇精,追到黑风洞与熊精赌斗被关洞外,只得返回。悟空再上黑风山,打死送请帖的小妖,变金池长老进洞被熊精识破,无果而归。悟空请来观音,路上打死狼精,观音变狼精悟空变仙丹赴会。熊精吞丹交出袈裟,观音给熊精套上禁箍儿收为守山大神。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悟空取回袈裟交给唐僧,师徒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高太公因妖怪入赘其家,四处请求降妖。悟空自荐上门,救出被妖精锁在后院的高小姐,变作高小姐等待妖怪。妖怪来了,悟空现出本相,吓得妖怪化火光而逃,悟空紧追。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那怪回洞取钯大战悟空,当听说悟空保取经人路过此处,丢下钉钯跟悟空拜见唐僧,得名八戒。三人离开高老庄,路过浮屠山遇乌巢禅师,得授《多心经》。悟空欲捣乌巢,被八戒拦住,继续西行。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黄风岭虎先锋用金蝉脱壳之计,将唐僧摄入黄风洞献给黄风大王,二徒随后追至。悟空安排八戒附近放马,只身洞外讨战。虎先锋出洞迎战,三五回合就支撑不住了,往山坡上逃,被八戒一钯打死。悟空让八戒继续埋伏,拖死虎返回洞前。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悟空被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吹伤眼睛,败下阵来与八戒会合,借宿在一家由天神幻化的人家治好眼伤。悟空变成蚊子入洞探看唐僧,得闻黄风怪只怕灵吉菩萨。悟空出洞,遇太白金星指点方向。悟空请来灵吉菩萨降伏黄风怪,救出唐僧。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流沙河妖怪径抢唐僧,八戒迎战未分胜负。悟空助战,吓得妖怪潜入河底。八戒两次下水引出妖怪,但妖怪不肯上岸,无法降伏。悟空去见观音。观音派木叉叫出妖怪拜师唐僧,造了一艘法船,将师徒渡过流沙河。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师徒投宿在由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幻化的庄院。母女四人富美无双,劝师徒留下入赘。只有八戒禅心不坚,随母女入内堂带上盖头撞天婚,被捆。次早师徒醒来,都躺在林间,耳边传来八戒的呼救声。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五庄观的人参果极能延寿。观主镇元子出门会友,留下二童以人参果招待故友唐僧,唐僧不吃,二童只得趁鲜自食,被八戒发现。八戒怂恿悟空偷果,悟空摘了四个,一个掉地上不见了,只带回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八戒絮絮叨叨,被二童听到。二童数果后大骂师徒。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悟空推倒人参果树,二童把师徒锁在殿中,悟空开锁带师徒趁夜逃走。镇元子归来抓回师徒,悟空替唐僧揽下责罚。悟空将柳树变成师徒绑在原地,带师徒再次趁夜逃走,但又被镇元子抓回。镇元子命人将悟空扔下油锅,却见石狮将锅砸穿。镇元子欲将唐僧扔下油锅,悟空现身愿替唐僧入锅。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镇元子扯住悟空,说若能医活果树就结为兄弟,并解了师徒的绑绳。悟空拜访蓬莱寿福禄三老、方丈山东华大帝和瀛洲九老,都无医树之方。悟空路过落伽山意外请到观音医活果树,和镇元子拜为兄弟。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白虎岭上唐僧让悟空化斋,但遭到悟空巧言怠慢,唐僧心生不快。白骨精趁机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依次被悟空忍痛打死。八戒发坏一直在旁边冷言谗语,终使唐僧写下贬书赶走悟空。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悟空回到花果山,弄风扬石消灭千余猎人,借来甘霖仙水洗山修洞,重聚群猴安居乐业。再说师徒过了白虎岭歇脚在黑松林,八戒沙僧先后去化斋。独自留守的唐僧出林散步,误入碗子山波月洞被擒。八戒沙僧随后找到洞外,喊出黄袍怪打在一起。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八戒沙僧在诸神的暗助下,在洞外和黄袍怪勉强打个平手。宝象国公主把一封求救信交给唐僧后放走唐僧,又出前门止住厮杀,轻松说服黄袍怪解放师徒。师徒会合进入宝象国,递上求救信,国王请师徒降妖救女。二徒返洞再战黄袍怪,因诸神不在,八戒败藏沙僧被擒。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黄袍怪和公主因捎信之事大吵一架,被沙僧舍命劝和。黄袍怪前往宝象国认亲,将唐僧变虎后留宿皇宫。白龙马行刺黄袍怪被打伤,返回马厩。八戒归来听闻原委,要回高老庄,被白龙马说服去花果山请悟空归队,但遭到悟空拒绝。八戒下山骂骂咧咧,又被抓回。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八戒一边夸悟空仁义,一边捏造黄袍怪骂悟空,请得悟空来到波月洞。悟空救出沙僧,让八戒沙僧去宝象国引黄袍怪回洞,劝服公主回避,变公主在洞中等待。黄袍怪回洞吐内丹为公主疗伤,悟空吞内丹现本相把黄袍怪打得无影无踪。悟空上天庭查访,星神念咒召回奎木狼。悟空救回公主,师徒继续西行。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日值功曹变樵夫警告师徒平顶山难过,悟空撺掇唐僧让八戒巡山。八戒不好好巡山偷懒睡觉,编谎准备回来骗唐僧,但被暗中跟踪八戒的悟空听到,提前返回告密。八戒归来,谎言被戳穿只得再去巡山,巧遇率众巡山的银角大王,被捉进莲花洞。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银角率众出洞寻到唐僧,变作一负伤道士路旁呻吟博得唐僧同情,选择让悟空背着他走。银角遣来三座大山压住悟空,趁机将唐僧沙僧白龙马捉进洞中,派两小妖拿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去收悟空。悟空在山神帮助下脱身,变老道士用毫毛变的假葫芦换得二宝,其间得到玉帝的鼎力协助。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二魔另派两小妖去请母亲九尾狐。悟空先后打煞二妖和九尾狐得了晃金绳。悟空变九尾狐进洞却走漏风声逃出洞外,抛出晃金绳捆住追出的银角,银角解绳反将悟空捆入洞中。悟空脱身复得晃金绳,出洞自称者行孙讨战,被银角用葫芦装回洞中。悟空逃出葫芦,用毫毛变的假葫芦换得真葫芦。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悟空出洞自称行者孙讨战,银角被悟空收入葫芦顷刻化水。金角用芭蕉扇之火围困悟空,悟空却趁机两次潜入洞中,先后窃得净瓶和芭蕉扇。金角会合舅舅阿七大王杀回莲花洞。乱战中阿七大王被八戒打杀,金角被悟空收入净瓶,悟空喜得五宝。太上老君要回五宝,复活二童归天。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唐僧进乌鸡国宝林寺礼貌借宿失败,被骂得哭着出来。悟空一棒打碎石狮,吓得整寺和尚全体列队把师徒请进山门小心伺候。师徒深夜望月悟禅,依次赋诗一首,然后三徒先睡,唐僧灯下读经。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唐僧打盹,乌鸡国王的冤魂托梦来见唐僧,说三年前一道士把自己推入御花园井中,变作自己篡位,请求搭救并留下玉圭作为表记。唐僧惊醒唤徒说梦,发现阶上竟真有一块玉圭。悟空变作兔把出城打猎的太子引入寺中,告知太子其父旧事。太子拿玉圭独自回城问母求证。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太子见到母亲,确认现今父王是妖,返寺急告悟空。悟空作法赠太子无数猎物,安排太子率军回城。悟空骗八戒一起夜入御花园寻宝,找到井口。八戒下井得国王尸身,被迫背回寺中,挑唆唐僧念紧箍咒逼悟空将国王医活。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悟空向老君要得一粒还魂丹医活乌鸡国王。师徒和国王一起上殿当众说明真相,假国王逃到空中被悟空赶上。假国王不敌悟空,竟回殿变作唐僧与真唐僧搀手一起,但因不会念紧箍咒而被识破。文殊菩萨现身用照妖镜照住假国王,言明国王曾将自己浸在河中三日,故如来派自己的坐骑青毛狮子浸国王井下三年。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乌鸡国王复位,师徒继续西行来到号山。红孩儿两次云起云落使唐僧和悟空心生不睦,骗得被救下树梢,由悟空驮着。红孩儿用重身法压悟空,解真身升至高空,趁悟空发狠摔碎自己假身之机,弄风摄走唐僧。悟空从山神土地处得知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和八戒沙僧找到火云洞前。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红孩儿不信悟空的攀亲叙旧,用三昧真火烧退悟空八戒。依沙僧建议,悟空私自请来四海龙王助雨再战红孩儿,结果一身烟火投水相激昏死过去,被八戒救醒。八戒去请观音,却被红孩儿变的假观音擒入洞中。悟空忍痛变作包袱进洞打探,变苍蝇随六个小妖出洞去请牛魔王。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悟空变作牛魔王假装半路巧遇,随六个小妖返洞,却被红孩儿问出破绽,化金光出洞,一个纵筋斗云请来观音。观音命土地遣散三百里生灵后,倾倒净瓶中的一海之水把号山变作南海景象。红孩儿被悟空引至“南海”,抢坐观音莲台时被擒。观音收红孩儿为善财童子,套上金箍儿。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黑水河的妖怪小鼍龙变成船家,将乘船的唐僧八戒擒入水底。沙僧下水与妖怪大战,难以取胜。被妖怪强占水府的河神现身告状,说明西海龙王敖顺是妖怪的母舅。悟空赶奔西海问罪敖顺。敖顺慌忙命太子摩昂带兵捉回外甥。河神送师徒过河。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车迟国国王敬道灭僧,罚众僧在城外做苦力拉车。悟空打杀监工的道士解放众僧。师徒随众僧入城,住进智渊寺。当晚悟空叫醒八戒沙僧,弄风吹散三清观道士法会,将三清圣像藏进厕所,变作三清大吃供品。不料被一小道士发现,引来众道士点灯查看。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虎鹿羊三仙诚求圣水,三徒撒尿留名后,纵云回寺。次早,师徒上殿倒换关文巧遇三仙,三仙向国王详陈师徒杀人撒尿之事,悟空却不认账。国王命师徒与三仙赌赛求雨。因悟空暗使手段,虎仙求雨失败,唐僧求雨成功。虎仙辩称诸神刚刚不在,悟空却让龙王现身空中。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三仙仍不肯放过师徒,不听国王苦劝,与师徒续赌坐禅、猜物、砍头、剖腹和下油锅,皆败而亡。国王大哭。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师徒路阻通天河夜宿陈家,听闻有一灵感大王惯施甘雨,却每年要吃一对儿童男童女,今年轮到陈家。悟空变童男八戒变童女,被抬进灵感庙等候那妖。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灵感大王到庙,被八戒筑下两片鳞,逃回水宫,听取鳜婆建议弄雪冻结河面。陈家二老陪唐僧赏雪散心,反复建议冰化再走。唐僧取经心切,辞别二老踏冰西行却落水被擒。众徒回陈家休整。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八戒沙僧下水大战金鱼精难以取胜,只得将其引出水面。悟空抡棒便打,那怪三合就遮架不住,潜水封洞再也不出。悟空急请观音提篮降妖,得知那怪是观音池中的金鱼走脱。老鼋驮师徒过河,拜托唐僧问寿。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师徒远见一座楼阁凶云隐隐。悟空用金箍棒围着师徒画了一个圈,警告出圈必遭毒手后去化斋。唐僧在八戒的撺掇下出圈,八戒进楼阁发现无人,偷出三件背心,独角兕大王现身把师徒擒入金兜洞。悟空归来寻魔赌斗,却被那魔抛出的一个圈子,将金箍棒套去。

三、一休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日本京都城有这么座庙,庙里新来了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名字叫一休,年纪还不到十岁。

  因为一休是新出家当和尚的,别的小和尚也就可以随便支使他。一会儿这个喊:

  “喂,一休!捂被子!”

  一会儿那个叫:

  “哎,一休!扫厕所去!”

  别人不愿意干的活,都让一休干。长老更是这样。

  有一天,晚上的经课结束了,临要睡觉的时候,长老来事了:

  “一休啊,去把经堂的火灭了!”

  这是命令一休去灭掉佛像面前的一排蜡烛。

  一休觉得这活儿挺麻烦。但是,还是赶忙去了。

  “噗—,噗—,噗—!”

  吹灭了。

  一休从经堂一回来,就被长老叫去了。

  “一休啊,你是怎么把火灭掉的呀?”

  “是,是用嘴吹灭的。”

  “甚,甚,甚么?”

  长老生气了。

  “经堂的火怎么能用嘴吹灭?地上凡人吐出的气,不干不净,是肮脏之物。”

  啊,还有这么一说。一休问:

  “那么得怎么弄灭呢?”

  于是长老的手像扇子一样地扇起来。

  “这样扇灭是不是好啊!像你那样,把凡人之气,吹到佛身上可不该呀!”

  再说第二天早上。

  早课刚开始,长老跪坐在最前面,念起经来了。身后,一排小和尚。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念着念着,小和尚们“嘻嘻嘻”地笑起来了。

  长老感到奇怪。回头一瞧,大吃一惊。

  “我、我、我说一休!”

  嗯,怎么了?一休背着佛像,不是也在念着经吗?

  长老气得脸煞白。

  “你这是干了件什么事,你知道吗?罪过呀,罪过!屁股冲着佛,可要遭惩罚呀!”

  可是,小一休却一点儿也不害怕。

  “不,遭惩罚的是你,长老。”

  “你说什么?一休!”

  “我是说,长老,你昨天不是讲过了吗,凡人的气不许吹到佛身上。现在,长老冲着佛像念经,气不是都吹上了吗?”

  “哦......,哦......”

  长老板质问得哑口无言了。

  毒药罐

  就连长老也斗不过机智的小一休。

  大家都知道了,长老很小气。这个毛病真难改啊!

  有一天,一个小和尚从长老房间回来,对大家说:

  “长老真狡猾呀!刚才,我推开他屋子的拉门。就见他急急忙忙地往桌于底下藏一个大罐子,还赶忙擦嘴巴子。那准是糖稀。关上门独吞,心真狠呀!”

  一休听到这个情况后,说:

  “好,得把这件事弄淮!”

  到了深夜,庙里一片寂静。大家都睡着了。一休偷偷地爬起来了。

  “这个时候,长老又该偷着吃糖稀了吧!’

  他嗫手嗫脚地挨近长卷的房间。房间里,灯亮着。

  一休用一只眼睛从拉门的缝隙里,往里一看:

  “哈,真的呀,是糖稀,准好吃。”

  正在长老伸出舌头舔糖稀的时候,一休故意地“咣当”一声,把头往拉门上磕了一下。这一下不要紧,把长老可吓了一大跳。

  “谁呀?谁在那儿?”

  一休撇着嘴笑着。

  “啊,我,我是一休。”

  一休“哗——”一下子把拉门拉开了。

  看啊,长老慌成了那个样子!

  “好啊,谁让你进来的?”

  长老想藏罐子也来不及了。

  他一边“吧哒吧哒”地咂着嘴里的糖稀,一边问:

  “这么晚了还来干什么?”

  “起来去尿尿。”

  “那还不快去!尿完了快回去睡!”

  一休故意问:

  “长老,这罐子里装的什么呀?”

  “哦,哦,这,这是┅┅”

  长老迫不得已地回答:

  “是药啊,药。人啊,一到我这个岁数,腰也疼,腿也疼。到了晚上,天凉了,就更遭罪了,疼得连觉都睡不好,这不,刚吃下点儿药。”

  “是吗?是药吗?我一到晚上就总想上厕所。可能也是个毛病。正好,把这药给我少吃点儿。”

  长老想,要是让一休尝到一点儿,偷吃糖稀的事就露馅了。

  “别胡来,这种药对老人有好处,休这样小小的年纪,吃了反而有害。这是毒药啊!吃了会死的。”

  一休假装吃惊的样子。

  “噢,是这样吗?是毒药吗?明白了。”

  道过晚安,一休就回自己被窝里去了。

  第二天,长老出去了。

  “太好了!”

  一休把小和尚们叫到一起了。

  “来,吃糖稀!”

  大家进了长老房间,从桌子底下掏出了罐子。一休先尝了—口。

  “嗯,真是糖稀呀!哪里是毒药,净撒谎!”

  一帮小和尚七嘴八舌地吵着:

  “来一点,来一点!”

  “唉,好吃好吃!”

  “这么甜的东西呀!头一回吃。”

  “吃吧,吃这么点儿,不会出事儿。”

  本来是想少尝点儿,完了再照样放好。哪想到“唰唰唰”转眼之间,罐子空了。

  “啊,光了?”

  大伙又惊又怕,脸都白了。

  “挨骂吧。说不定要挨棍子呢。”

  有的哭起来了。

  小一休却不在乎。

  “大伙别怕,放心好了!”

  说完,领着大伙,来到客厅,拉开拉格,搬出一个漂亮的瓷瓶,当着大伙的面儿摔碎了。

  “啊!”

  小和尚们都非常惊讶。吃光了糖稀不算,又摔碎了瓷瓶儿!这个瓷瓶是长老的宝贝呀!

  一休说:

  “好好听着,咱们就这样说:这个瓷瓶是大伙玩的时候弄打的。来,把这屋子弄乱,越乱越好。就像刚刚在这儿打闹过一阵似的。”

  一休先动手了,褥子扔到地上去了,桌子腿儿朝上了。大伙只能看着这样布置现场。

  “好了,到时候了,长老快回来了。”

  一休领着大伙又回到了长老的屋子里。

  “唉,哭啊,好吗?从现在开始,就得装作这样,咱们碰打了珍贵的瓷瓶,为了赎罪,想一起自杀。”

  小和尚们都装模作样地哭起来了。

  这时候,长老回来了。

  先经过客厅。怎么弄得一场糊涂!哎呀!这还不算,还把瓷瓶弄打了。它可是无价之宝啊!

  “是准?谁打的!”

  长老大吼,好像整个寺庙都能听见。

  “哪儿去了?小崽子们!。

  接着是长老的脚步声,“嘎、嘎、嘎、嘎”,好像要把地板踏碎似的。长老进屋了。

  “啊,怎么回事儿?”

  一看,小和尚们正在哭着,糖稀罐子空着,滚到一旁去了。......

  “怎么了?这么一副样子!”

  于是一休说:

  “长老,请饶恕我们。趋您不在,我们大伙玩起来,闹得太甚了,不小心,把您心爱的瓷瓶打碎了。我们想用死来赎罪。”

  长老又吃了一惊。

  “什么?用死来赎罪?”

  “是!所以我们就吃起罐子里的毒药来了。长老不是说过了吗,小孩吃了这种毒药就会死掉。奇怪的是,我们都吃光了,也还是不死。”

  长老一听,觉得糟了,上一休的当了。可是,事到如今,更不能说是糖稀了。

  “算了,算了,放心吧,死不了,都回去吧!”

  可是一休却说:

  “不,让我们死吧!没别的办法。把这种厉害的毒药再拿出一罐来,给我们吃吧!”

  关卡

  机智的小一休,名声越来越大。不久,连大名都听说了。

  于是,大名想见见一休。他派人来,命令一休到城堡里去。

  一休马上就要上路。

  可是,长老说:

  “我担心,你会在大名面前,说出有失礼节的话来。还是我带你去吧!”

  长老对大名,一向毕恭毕敬。长老知道,大名就是大封建领主,掌握着地方的封建权力。

  于是,师徒俩一起进了城堡。

  在一间大厅里等了一会儿,大名来接见了。

  “你是一休吧!欢迎之至。我就直言不讳了——肚子饿了吧?开始用餐!”

  在一休和长老面前,放上了一张很精致的饭桌。

  哎呀,这么高级的饭菜啊!一休在寺院里,成天是稀粥、咸菜、大酱汤。

  “哎,不必客气,用吧!”

  大名这样让着。

  桌子上,有红烧鱼,还有焖鸡块......。

  长老偷着拉了拉一休的袖子,小声说:

  “这些荤菜,你可别吃啊!”

  长老早就留意了。他想,要是一休把鱼真的当成树叶子,“歘歘”地吃起来,可就不好办了。那样,不是等于往长老脸上抹黑了吗?

  可是,一休没什么顾忌。

  “盛情难却啊!”

  一休这么客气了一句,就鱼呀,肉呀,大块大块地往嘴里填。

  “好香,好香:长老,你怎么不吃呀?”

  这时,大名却突然发怒了。

  “一休!你是侍奉佛像的,怎么破了斋戒,吃起鱼肉来了?你身为和尚,这是有犯佛门规戒呀!”

  原来,大名是想考验考验一休,才故意把鱼和肉类摆到桌子上的。

  可是,一休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

  “大名阁下,我的喉咙,跟京都城的街道一样,粮店的货,从这儿通过。莱店的货,油店的货,也从这儿通过。”

  “什么?”

  “刚才,鱼店的鱼,鸡店的鸡,都从我喉咙这儿过去了。”

  “你这个小和尚,真能说。”

  刚才一休的答辩,大名感到佩服。

  可是,他又马上站起来,挎着宝刀,走到一休跟前,“嗖”地一下,抽出了刀。

  “既然是都城的街道,刀铺的货,也要通过。来,过过试试!”

  大名把刀一下子伸到一休嘴前。

  这下不要紧,可吓坏了长老。他想、听我的好了吧?悔之晚矣。大名逼迫一休张开嘴,硬要把刀子捅进去。

  可是,一休胸有成竹。他眼睛盯着眼前的宝刀。过了一会儿,说;

  “大名阁下,你不像个卖刀的,顶多能算个愣头愣脑的武士。”

  “何以见得?”

  “我的嘴,是个关卡。货物通过,要在这里接受检查。刚才检查过了:你抽出刀来走路,不配做武士。决不能放你过去。”

  “嗯......,嗯......”

  “宝刀呢,关卡没收了。”

  大名听了,“喀嚓”一下子,把宝刀收进了刀鞘。并说:

  “佩服,佩服!一休,照你说的办:这把宝刀,奖给你了。以资鼓励,以资鼓励。”

  画屏上的老虎

  这个也是一休和大名的故事。

  一休到底有多聪明,大名还要考查考查。

  于是,又把一休叫来了。

  “一休,我有一事相烦,你不会推辞吧?”

  “什么事啊?”

  大名手指客厅的一个角落。那里放着一块画屏。

  画屏上,画着一只老虎。画得很逼真,老虎凶得好像要扑出来一样。

  大名说:

  “照实说吧,这只老虎,成了精了。每天晚上,都扑出来,在城堡里横行。一休,把它捆起来,管束管束,怎么祥?”

  一休听了,马上站起来说:

  “可以!”

  首先,他拿出来一条毛巾,系在自己头上,还在额前打了个结,然后对大名说:

  “马上动手!请借给我一根绳子。”

  大名命令手下的家臣去取绳子。

  一休拿到了绳了,就远远地退到跟画屏对着的屋角处。

  “好吧,现在就开始捆,诸大名阁下和家臣们都绕到画屏后边躲躲,省得老虎扑出来伤着你们。”

  大名照办了。家臣们笑嘻喀地看着。这个小和尚要干什么呢?

  一休岔开腿,拉开架式。

  “喂。喂,老虎精,奉大名的命令,把你捆起来。也许是我被你吃绰。放出来,拼个你死我活。”

  一休非常认真。老虎呢,当然不会出来。

  “你怎么不出来?害怕了吧!”

  一休这样喊了一阵以后,说;

  “各位家臣,请你们在画屏后边吆喝吆喝,把老虎轰出来。它不出来,我没法捆啊!”

  家臣们不知如何是好。

  大名却按捺不住了。

  “你说什么,一休?画上的虎,你还想赶出来?岂有此理!”

  于是,一休说:

  “这就奇怪了。刚才大名吩咐我的时候,不是说了吗,这只它虎,每天晚上都出来乱闯。它自己都能出来,轰还轰不出来?”

  “嗯......可也是。”

  大家都无话可答。一休接着说;

  “也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到,它才不出来。要是这样,还是等晚上再捆吧!”

  这时,大名完全服了。

  “好了,我甘拜下风。”

  大名又给了一休很多奖品。一休满载而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