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禅马祖道一(马祖道一的师父?)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5-20 21:17   点击:23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马祖道一的师父?

马祖道一(约709~788年)是南岳怀让的弟子, 曹溪慧能的第三代传人之一。慧能南宗至马祖道一、石头希迁而大盛。马祖、石头都是南禅史上的中兴开启式人物。慧能的生命智慧,禅宗的独特精神,迨他们而弘扬光大。马祖主要在洪州(今南昌)传禅,弟子云集。《祖堂集》说他有88位善知识者,《景德传灯录》说他的入室弟子有139人。他是洪州宗或江西禅系的佼佼者。著名的弟子有马祖门下“三大士”之称的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另外还有大珠慧海、石巩慧藏、麻谷宝彻、盐官齐安、五泄灵默、大梅法常、归宗智常、盘山宝积、庞蕴居士等。马祖圆寂后,门下有名的禅师遍及天下,影响大的有南泉的弟子赵州从谂,百丈弟子黄檗希运,嗣法于百丈的沩山灵佑与其弟子仰山慧寂开创的沩仰宗,嗣法于黄檗的临济义玄开创的临济宗。沩仰、临济二宗与原青原行思、石头希迁系统的曹洞、云门、法眼三宗,是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的分灯并弘的五家禅,风靡于全国,在历史上有着久远的影响并远播海外。故马祖既是洪州禅的开创者,又是临济宗的发源人,使得南宗禅法广为流播。

他提出的“平常心是道”,千古传诵,成为后人修行和生活的准则,其思想意蕴深远,对我们的修学极为重要。

二、阴历4月13日是佛教什么日子?

阴历4月13日,是唐代高僧天皇道悟禅师圆寂日。

天皇道悟(748~807),唐代禅宗高僧。俗家姓张,是婺州(今浙江省)东阳人。十四岁时就想出家,后从明州大德剃发。二十五岁,于杭州竹林寺受具足戒,后游余杭,参谒径山国一禅师,请问禅要,服侍五年,终受印可,后遁入余姚大梅山。德宗建中元年(780),前往江西,参谒马祖道一禅师。翌年又往南岳,参谒石头希迁禅师。后栖止荆州当阳紫云山,复应天皇寺之邀请,复兴天皇寺,为江陵尹斐公所尊崇,法席愈盛,世称天皇门风。唐宪宗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示寂,世寿六十,法腊三十五。其法嗣有龙潭崇信,崇信下有德山宣鉴,宣鉴下有雪峰义存,其后衍为云门、法眼二宗。

据唐玄素所撰《江陵城西天王寺道悟禅师碑铭》记载,当时除天皇道悟外,另有一位天王道悟(737~818),俗家姓崔,是渚宫(湖北江陵)人。曾参石头希迁,居留二年,但不契悟,入长安参南阳慧忠,更谒马祖道一,言下大悟,依其劝说,还至渚宫。或谓龙潭崇信为天王道悟之法嗣,此说以天皇道悟为青原派下,其法嗣经慧真、幽闲,至文贲而断绝;天王道悟则为南岳马祖嫡传,其法嗣出云门、法眼二宗。有关天皇道悟与天王道悟之法统,禅宗各部史传记载大有出入。近代学者认为,此说源自云门、临济二宗互争南岳正统而起,故同时有两位道悟之说,当非史实。

三、平常心出处?

回答如下:“平常心”出自禅家。 常谓“平常心是道,”真要懂得这“平常心”,却是非常之难的。 我们经常说做人做事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如何保持平常心呢?

平常心是人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心态,主要表现为自己对某件事做的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一个预测,并且对出现的任何意料之外的结果给予客观冷静的对待。平常心并非要求大家面对成败都消极对待,而是要求我们积极争取,但是不苛求完美,只要你 努力 了尽心尽力了,结果如何就顺其自然了。之所以很多人没有平常心,是因为人心被世俗的名利遮盖住了。而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具备一定修养的人才会具备这种素质的,因为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