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诗句“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的意思及全文赏析?(朝起看花悟禅道全诗?)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5-20 22:29   点击:2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诗句“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作者:苏轼 出自宋代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根据科学依据可知,其实,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钢丝 ,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 发出不同的声音。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言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二、朝起看花悟禅道全诗?

七律.山居

上窑山脚筑庐新,筇径清幽泉水吟。

闲里栽花悟禅道,静中垂钓远俗尘。

鸭浮桥下鳞鳞影,燕剪枝头细细音。

君正因之邀客至,可惜非我作芳邻。

山岚深处袅烟霞,绿树丛中独此家。

满目青藤风曳玉,半畦油菜鸟衔花。

春来渌水蛙声翠,客饮茅台月色华。

故事从头说不尽,一叠诗韵正发芽。

岚烟长绕赋闲身,高枕山居压垢尘。

红叶逢时向人紫,白鹅知暖戏泉新。

老犹不醉江湖梦,花落更惜庭院春。

着意经营风物好,清芬四季养禅心。

三、禅怎么组词?

1、禅组词:交禅、狐禅、孤禅、封禅、貌禅、论禅、情禅、栖禅、内禅、递禅、打禅、出禅、初禅、传禅、承禅、禅宗等。

2、禅,shàn,从示单声。祭天也。凡封土为坛。除地为墠。古文字的形体像祭神的供桌。单表声,有盛大之义。表示禅是盛大的祭典。

3、交禅是汉语词汇,读音是jiāo chán,意思是谓帝位的禅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