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止禅?
止禅,顾名思义,就是停止的意思。它有几层含义。首先是从生活的自动化反应中停止下来。这样,我就不再是茫茫人海中随波逐流的一个人,我停在那里。
当我能停下来时,就有了一个反思的空间,可以思考自己的反应是否合适,是否与价值方向一致。每天晚上,当我静坐的时候,都会想一下啊,我今天做的事情,是在向着设定的方向在前进吗?嗯,每天都小小反省一下。
第二个止,是停止头脑里的思维反刍。就是拼命地反复思考。这超消耗能量的,关键还解决不了问题。MBCT研究导致抑郁症复发的两大心理机制,其中一个就是思维反刍。就像我明天要做一个演讲,今天头脑里就会反复在思考、演练,为了一些小地方在纠结。所以也不需要等到抑郁症啦,正常人都有这毛病。止禅可以让注意力从头脑里转移出去,回到身体上。
第三个止,是增加心理的稳定性。我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讲述自己在应激状态下,如何通过观呼吸和行禅,来调整状态的。其实核心还是注意力。当我们被生活中的事件冲击时,头脑里的负性思维模式被激活,从而带出一系列的反应。然后,如果我们有办法令注意力不聚焦头脑的想法呢?那相应的反应模式就不会被激活。即便面对生活事件的冲击,依然可以保持情绪的稳定。
二、心地清净方为道全文?
1、“心地清净方为道”全文如下:
⼿把青秧插满⽥,
低头便见⽔中天。
⼼地清净⽅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2、这首诗出自唐·布袋和尚《插秧诗》。
3、释义
这⾸诗偈实写插秧,虚写禅者的修持。诗⼈将插秧这⼀平常的劳动来⽐喻为修道,认为⼈若能达到⼼底清净,没有污染,修道者的内⼼就会像插秧时见到的⽔中天⼀样清净明澈。
三、什么是禅道?
禅道,一般指僧侣所修之道。
亦特指禅定之道。
佛家证入"定"的方法之一就是禅。
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四、何为禅,何为道?
禅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
用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本性、证入本性。
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的束缚。
是真正源自于自我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的问题的。
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指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界。
道是宇宙本源的普遍规律,它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说禅是靠自我感悟来解决问题的话,而道就是与之截然相反的,靠知识来解决问题,把一切归于自然的规律,归于所谓的“道”。
五、禅道优缺点?
1, 模块比较多,感觉缺乏有机的整合。比如,问题管理如何与缺陷管理衔接?问题管理如何与项目对接。文档管理与项目成果对接等。总的感觉比较杂乱,属于堆积功能的。
2,各个模块不够精细,太粗糙。比如质量管理太简单了,基本上无法使用;需求管理也不是很理想;产品管理的理念是什么?是IPD还是其他?没有理念就没有灵魂。
优点:入门级的简单项目管理软件,不计算成本、不管理项目组合,只是一个task管理还可以。
六、庄子道论与老子道论的主要差异?
作为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都讲“道”, 但他们心目中的“道体”却截然不同。“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老子》开篇所讲述的就是老子心目中的“道”,亦即“道”之“体”。它是世界的本根,也是世界的本体。世界和人类的一切玄机奥妙都从这个既可视为“无”也可视为“有”、徘徊在有无之间的恍兮惚兮的“道体”中产生出来。
《庄子·逍遥游》开篇也描绘了一个既有鲲鹏这样的大鱼、大鸟也有蜩和学鸠这样的小虫、小鸟的世界,这虽然不是一个实际景物的客观描绘,却是一个本真的世界,一个“有”的世界。不仅“有”,而且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这是一个“物”的世界,一个万“物”并呈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混沌的整体。“物”各有形、有象、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而且永动不息……所有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庄子的整体世界观念和人类观念与老子迥然不同。
如果说老子这一观念是在其冥思中形成的,并且将其冥思中的世界当作世界的本体,庄子的这一观念则是在其感官感觉及其印象的基础上通过主观想象而形成的,并将这样一个世界当作本真的世界和世界的本体。
为了从整体上理解老子之“道”和庄子之“道”的联系与差别,细致而深入地理解庄子下面这段话是十分必要的。庄子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在这里,庄子概括了“道”的三个层次:其一是“未始有物”的层次;其二是“有物而未始有封”的层次;其三则是“有物、有封而未始有是非”的层次。
通过细致体味老子对“道”的论述可知,老子的“道”实际是在前两个层次上构成的。从人类认识论(“知”)的角度看,“未始有物”(“无”)是人类认识的起点,也是人类认识的终点,所以庄子说这个层次的认识是“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当人类有了“物”的感觉,但当这种感觉还处在老子所说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的状态时,“物”还是没有边缘的,“物”与“物”之间还是没有界限的,还是混沌一片的(“未始有封”)。以上两个层次,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始”(“无”)和“万物之母”(“有”)的层次。老子的“道”主要停留在连接这两个层次的中间地带或过渡地带,而庄子的“道”则主要停留在第三个层次上。在这个层次上,人类不但已经有了“物”的感觉,而且对“物”也有了形体的感觉,“物”与“物”之间有了鲜明的界限,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各种不同的“物体”。
为什么庄子仍将这一个层面上的世界感觉称之为“道”呢?因为这种感觉仍像一个其大无比、变化着的巨幅电影画卷,具有整体性。整个的宇宙和世界,其中也包括整个人类社会,是以一个有机整体的形式呈现在人的自由想象之中的。一旦人对不同的物体有了不同的价值感觉,“物”与“物”之间有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人对这些不同的物体有了各自不同的感情态度,这个世界就不再是一个混融无间的整体了,作为宇宙整体的“道”也就不是完满无缺的了。总之,老子和庄子的“道”体现的都是宇宙、世界,其中也包括人类社会的整体性,但他们心目中的“道”的具体形态却是有严格区别的。
因为庄子之“道”不同于老子之“道”,庄子之“道”是在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后,由宇宙万物所构成的一个具体生动的自然世界,一个存在着诸多“物个体”(以个体形式存在的物)的世界,所以,在庄子哲学里才有一个“自由”的问题。“自由”,永远是个体的“自由”,而不是宇宙整体的“自由”。宇宙整体只有一个“存在”的问题,一个“无”和“有”的问题,而没有“自由”的问题,所以,老子哲学中体现宇宙整体、人类整体的“圣人”、“圣王”没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无为”是其基本存在方式,“无为而无不为”则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到了“物个体”或“个体人”层面,“自由”才成为一个首要的问题。对于“物个体”,宇宙整体只是一个空间,而在其过程中则是一个时空结构。“物个体”只有在宇宙空间或时空结构中才有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自由”,这就出现了一个有没有自己存在的空间以及空间大小的问题,即“自由”的问题。
七、止观禅修和内观禅修的区别?
止观禅修指的是佛陀当年教导的导向断除烦恼体证涅槃的系统禅修次第。其中,“止”指的就是修“定”的方法,传统上大家说的修“四禅八定”就是属于修止的范畴。“观”指的是修断除烦恼的智慧的方法,是在有一定的定力基础后,用定力观照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五蕴,亦即 色,受,想,行,识 的无常,苦,无我这三种基本特性,从而不断的净化内心,最终导致内心的贪嗔痴完全断除体证涅槃的方法。
这两大类禅修方法统称为止观禅修。对于“止”也就是禅定的禅修方法,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一些修行流派也有类似的方法,有些也能证得四禅八定。而“观”的禅修方法,也是佛陀当年在精通了当时所有的禅修方法之后,通过艰苦的探索,自己发现的独特的禅修方法,其他所有流派的精神教导都没有类似的方法。
而内观禅修,是后世某些佛教禅修流派,把佛陀的“观”的禅修方法单独拿出来起的名称。这些流派不太注重之前“止”禅的训练,认为修行定力到一定程度还没到禅那的程度,就可以开始观禅的学习。在原始佛教的教导中,佛陀说过定力训练到接近初禅的近行定,就可以修观禅了。根据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定力修的越好,比如四禅八定都很熟练,再修观禅效果比稍微修一下定力没证得初禅就修观禅,效果会好很多。
总结一下,止观禅修和内观禅修,都是指的佛陀教导大家净化内心断除内心烦恼体证涅槃的禅修体系,只不过一个强调要打好定力基础,修完四禅八定再修观,一个是只稍微修习定力到一定的程度再修观。
八、止希禅茶价目表?
.二祖禅茶
2.黄梅禅茶
3.天心禅茶
4.资国禅茶
5.少林禅茶
6、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茶是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品,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锦斗和桂洋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主要品种有红芽佛手茶和绿芽佛手茶。
7、本山茶
8、政和白茶
9、漳平水仙茶
水仙茶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极具浓郁的传统风味,香气清高幽长,具有如兰气质的天然花香,滋味醇爽细润,鲜灵活泼,经久藏,耐冲泡,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
10、福鼎白茶
九、天道论禅的经典语录?
1.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3.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 ,也可以理解为“天道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十、禅道和bigbang区别?
禅道是第一款国产的开源项目管理软件。它集产品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文档管理、 组织管理和事务管理于一体,是一款专业的研发项目管理软件,完整地覆盖了项目管理的核心流程。
禅道管理思想注重实效,软件架构合理,操作简洁高效,代码实现合理,内置灵活的扩展机制和api调用机制,支持多语言。bigbang不知道是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