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辨别大米是否优质蛋白(大米一级,二级,三级这么区分?)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4-27 00:33   点击:6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大米一级,二级,三级这么区分?

不是这么区分的。

大米一共是分为四级:分别为标准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特级。

特级就是做好的大米,根据加工精度分的,其中包括大米背沟和粒面留皮程度。

一级大米: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二级大米: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三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四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挑选大米:

1、看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

2、看腹白: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

3、看新陈:大米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粘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

二、大米直链淀粉19%蛋白质6.6%水份11.7%好吗?

多研究表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一般蛋白质含量大于9%的品种往往米饭生硬、口感差,食味不佳;而蛋白质含量在6%-7%的稻米,烹饪的米饭硬度小、黏性强,食味较好。但也有认为蛋白质含量高不一定会降低食味,与稻米品种类型有关,蛋白质含量对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大于粳稻。虽然品种存在差异,但蛋白质含量高低在同一品种上可适用,一般认为优质稻需要确保总蛋白质含量<8%。

3、哪些因素会影响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

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受遗传控制,但不同的水稻品种有较大差异,一般早稻的变化趋势大于晚稻。

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即施氮量大会导致蛋白质含量高,也就无法成为优质米。其次是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灌浆成熟期较高的温度会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以江苏为代表的南方粳稻区,灌浆期多高温等环境因素,加上高肥水栽培,种出的稻米垩白度高、蛋白质含量高,食味品质会受影响,也造成了南方粳稻的食味品质上差异较大。

4、如何管理能提升食味品质?

首先,选择优质稻品种,综合考虑水稻品种的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等米质指标。在具体指标上,一般垩白率<5%、直链淀粉含量在12%-16%、胶稠度>80mm、总蛋白质含量<8%的稻米具有较好的外观、适口性,食味品质佳。不同的品种其遗传特性不同,不能凭一两个指标来评价优质稻米的好坏,和北方粳稻相比,南方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略高,米饭质地更柔软、粘性更大,口感均衡值略好。

三、买米哪种国标好?

大米执行标准哪个好gb/t1354?大米的执行标准GB/T18824和GB/T1354,权威性需要看场合, 如果是盘锦大米,那么GB/T 18824权威性高, 如果不是,GB/T 1354权威性高。

大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较少,所以不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比不上动物蛋白质。

但在午餐和晚餐时食用大米,较面食而言更有利于人们减肥。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一般食用大米作为主食,而在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

扩展资料:

优质大米米粒饱满,洁净,有光泽,纵沟较浅,掰开米粒其断面呈半透明白色。闻之有清新气味,蒸熟后米粒油亮,有嚼劲,气味喷香。

劣质大米米粒不充实,瘦小,纵沟较深,无光泽,掰开米粒断面残留褐色或灰白色。发霉的米粒多呈绿色、黄色、灰褐色、赤褐色,且光泽差、组织疏松,有霉味或其它异味。吃起来口味淡,粗糙,粘度也小。这也是陈米的特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