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了泰国小老板海苔创业故事,很激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年轻人短时间里有钱?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要一步一个脚印。
二、80后创业成功故事
我来帮你推荐一个成功的案例,遂宁杨诚成80后农民企业家,28岁集团总裁,绝对算是传奇青年企业家。
1984年,出生于遂宁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98年,从农村到城市,因其迷恋武术在城里学习散打、拳击,因其不屈的精神被教练欣赏,成为四川省拳击队的后备队员,2008奥运会拳击种子选手。
2000年,因伤离开拳击队,靠着700元开始了初次摆地摊创业,终因社会阅历尚浅,结束了第一次创业。
2004年,积累了经验的他,借款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所谓公司只有四个门面,经营食品。但就是这样一家小公司,在一年内为他创造出了400万元的利润。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诚成步入了房产业。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杨诚成走上了转型之路。所涉及的产业包括食品、金融、房地产开发、商场、旅游等十一个区域,年产值近10亿元。
2011年,感恩回馈社会,捐资1000万成立“杨诚成80后农民工创业慈善基金”,扶持同龄人创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三、易连峰的创业经历
易连峰于1998年8月创建易丰集团,目前拥有通辽市易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世纪大酒店(四星级)、大青沟蒙古大营、新世纪商厦、通辽蓝天环保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四、张后启的创业经历
做汉普咨询时,张后启是个十足的空中飞人,不停地从一座城市飞到另一座城市,每一单生意都很辛苦。2000年前后,张后启就发现了中国咨询业的痛苦: 咨询顾问的薪酬都很高,企业即使没有单子,成本支出依然很大。这与国外咨询公司的盈利模式不同。“IBM、埃森哲等公司,咨询部分并不赚钱,这些客户带来的运维外包业务才是真正赚钱的。”他说。
从很早以前,张后启就梦想找到一个“自来水”一样的事业,“拥有几千万的客户,他们拧开龙头就能使用自来水,我们就能收费,不像咨询,做了上单没有下单。”
所以他很推崇苹果的盈利模式,卖完硬件卖软件和服务。在联想工作期间,他也思考过: 硬件的利润率越来越低,PC卖出去之后,每一块联想电脑的屏幕都是联想的资源,是否可以利用起来?
在汉普和联想都没有机会实现的盈利模式转型,被张后启寄托在了SaaS上。因此,与其说金算盘选择了张后启,不如说张后启选择了金算盘。张后启看好“软件加互联网”这种模式,认为这是IT产业变革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在看好SaaS模式的基础上,张后启逐一分析了国内号称做SaaS的企业,并最终选定了金算盘。
五、姜滨的创业经历
最初姜滨只不过是潍坊市无线电八厂的一个车间技术员。上世纪90年代初,这家主做微型话筒的厂子倒闭,而姜滨则利用了八厂原来的技术,跟几个同事合伙组建了一家小私营企业,主导产品仍然是话筒。而谁都没有想到,当时一家小小的电子元器件组装企业,后来发展成资产近80亿的上市公司。
2001年,他和妻子一起创办歌尔声学,该公司在2011年前9个月的销售额增长近一半,达到4.37亿美元,推动歌尔声学的利润增长了82%,达到5,500万美元。
2008年5月,歌尔声学上市,发行价为18.78元/股,总股本仅有1.2亿股。姜滨联合妻子胡双美、弟弟姜龙,共计持有公司超过85%的股权,以发行价计算,上市成就了姜氏家族约20亿的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