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国维的“人间三境”说出处在何?本意是什么?在王氏眼中是什么含义?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朝晏殊的《鹊踏枝》),第二种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出自宋朝柳咏的《蝶恋花》),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
第一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貌,“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做学问也用得上陶渊明的一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功夫精神用到,自然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
二、王国维三印证是什么
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
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三、女特警的于小梅谁主演
刘春---佟大为
施慧---陈丽娜
高煜---成晖
肖东琳--刘佳
郑子良---徐睿涵
林知兵---任天野
徐亮---何永生
莫小婉---于珈诺
李婷---王亚楠
四、哪位能给我提供以下《小妇人》(不是韩剧的小妇人)中的人物介绍,(长一些)以及本书的大结局,好的话十
南北战争时期,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在一所旧房子中,住着马奇一家。马奇先生随军照顾伤员去了,家中留下了他的太太和四个十几岁的女儿--麦格、乔、贝丝和艾米。麦格窈窕贤淑;乔泼辣直爽,梦想成为作家;贝丝温柔文静,爱好弹钢琴;艾米漂亮活泼,喜欢绘画。马奇太太善良纯朴,尽管家境并不富裕,还时常省吃俭用接济贫穷的人。在母亲的影响下,心地善良的四姐妹也时常帮助穷人。她们甚至将盼望已久的圣诞早餐送给了一家穷苦的德国人。她们的邻居劳伦斯老先生听说此事后,赞赏了小姑娘们,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大餐作为送给她们的圣诞礼物。
乔同老先生的孙子劳瑞情投意合,成了好朋友,麦格则对劳里的家庭教师约翰一见倾心。凡事爱拔尖的小艾米有时会和二姐乔发生摩擦闹别扭,但很快就重归于好。一封电报带来了不幸的消息:马奇先生病重住院。马奇太太立刻赶往华盛顿。母亲刚走,贝丝在照顾穷人家病孩子时被染上了猩红热。马奇家笼罩在一层阴去之中。四姐妹互爱、互助、互励,以极大的勇气度过了难关。不久,母亲和大病初愈的父亲回到家中,贝丝也开始康复。马奇一家又幸福地团聚在一起。 物换星移,转眼四年过去。麦格和约翰两情相悦,结为夫妇。已大学毕业的劳瑞向乔倾诉了爱慕之情,但遭到了回绝。劳里忧愤地离家远赴欧洲,在法国尼斯,他偶遇被婶婆送到欧洲学习绘画的艾米,俩人谈得十分投机,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时乔已在纽约做了家庭女教师,并结识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德国家庭教师巴尔先生。在接到妹妹贝恩病危的消息后,乔没来得及与巴尔辞别就匆忙返爱。可爱的小贝丝死了。乔怀着巨大的悲痛,以她和姊妹们的真实生活为素材创作了一部小说。
不久,麦格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劳瑞也带着他新婚的妻子艾米回到了康科德。马奇家又热闹了起来。婶婆死后将她的大房子留给了乔,乔采纳母亲的意见,将之改建成了一所学校。一天,巴尔再次出现在乔的面前,乔肯求巴尔留下来在她的学校里教书,他吻了她,同时接受了这一建议。
五、“何处不可怜”作者是谁?
《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宋书•乐志》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古今乐录》曰:“凡歌曲终,皆有送声。子夜以持子送曲《凤将雏》以泽雉送曲。”《乐府解题》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堂。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
崎区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林语石阙,悲思两心同。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空织无经纬,求匹理自难。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自从别郎来,何日不咨嗟。黄檗郁成林,当奈苦心多。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朝思出前门,暮思还后渚。语笑向谁道,腹中阴忆汝。
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
驻箸不能食,蹇蹇步闱里。投琼著局上,终日走博子。
郎为傍人取,负侬非一事。摛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
年少当及时,嗟跎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
绿揽迮题锦,双裙今复开。已许腰中带,谁共解罗衣。
常虑有贰意,欢今果不齐。枯鱼就浊水,长与清流乖。
欢愁侬亦惨,郎笑我便喜。不见连理树,异根同条起。
感欢初殷勤,叹子后辽落。打金侧玳瑁,外艳里怀薄。
别后涕流连,相思情悲满。忆子腹糜烂,肝肠尺寸断。
道近不得数,遂致盛寒违。不见东流水。何时复西归。
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亿。
揽裙未结带,约眉出前窗。罗裳易飘飏,小开骂春风。
举酒待相劝,酒还杯亦空。愿因微觞会,心感色亦同。
夜觉百思缠,忧叹涕流襟。徒怀倾筐情,郎谁明侬心。
侬年不及时,其於作乖离。素不如浮萍,转动春风移。
夜长不得眠,转侧听更鼓。无故欢相逢,使侬肝肠苦。
欢从何处来盬端然有忧色。三唤不一应,有何比松柏。
念爱情慊慊,倾倒无所惜。重帘持自鄣,谁知许厚薄。
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
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蒙。郎怀幽闺性,侬亦恃春容。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人各既畴匹,我志独乖违。风吹冬帘起,许时寒薄飞。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遣信欢不来,自往复不出。金铜作芙蓉,莲子何能实。
初时非不密,其后日不如。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
寝食不相忘,同坐复俱起。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口朱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素。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
【春歌二十首】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绿荑带长路,丹椒重紫茎。流吹出郊外,共欢弄春英。
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
妖冶颜荡骀,景色复多媚。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
碧楼冥初月,罗绮垂新风。含春未及歌,桂酒发清容。
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燕女游春月,罗裳曳芳草。
朱光照绿苑,丹华粲罗星。那能闺中绣,独无怀春情。
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绣带飞纷葩。
罗裳迮红袖,玉钗明月珰。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新燕弄初调,杜鹃竞晨鸣。画眉忘注口,游步散春情。
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
昔别雁集渚,今还燕巢梁。敢辞岁月久,但使逢春阳。
春园花就黄,阳池水方渌。酌酒初满杯,调弦始终曲。
娉婷扬袖舞,阿那曲身轻。照灼兰光在,容冶春风生。
阿那曜姿舞,透迤唱新歌。翠衣发华洛,回情一见过。
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
崎岖与时竞,不复自顾虑。春风振荣林,常恐华落去。
思见春花月,含笑当道路。逢侬多欲擿,可怜持自误。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夏歌二十首】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风。吹欢罗裳开,动侬含笑容。
反覆华簟上,屏帐了不施。郎君未可前,等我整容仪。
开春初无欢,秋冬更增凄。共戏炎暑月,还觉两情谐。
春别犹春恋,夏还情更久。罗帐为谁褰,双枕何时有。
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拂华妆,窈窕登高台。
含桃已中食,郎赠合欢扇。深感同心意,兰室期相见。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
郁蒸仲暑月,长啸出湖边。芙蓉始结叶,花艳未成莲。
适见戴青幡,三春已复倾。林鹊改初调,林中夏蝉鸣。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擿。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昔别春风起,今还夏云浮。路遥日月促,非是我淹留。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四周芙蓉池,朱堂敝无壁。珍簟镂玉床,缱绻任怀适。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窈窕瑶台女,冶游戏凉殿。
春倾桑叶尽,夏开蚕务毕。昼夜理机缚,知欲早成匹。
情知三夏熬,今日偏独甚。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楼寝。
轻衣不重彩,飙风故不凉。三伏何时过,许侬红粉妆。
盛暑非游节,百虑相缠绵。泛舟芙蓉湖,散思莲子间。
【秋歌十八首】
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清露凝如玉,凉风中夜发。情人不还卧,冶游步明月。
鸿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飞。征人难为思,愿逐秋风归。
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裳。合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
适忆三阳初,今已九秋暮。追逐泰始乐,不觉华年度。
飘飘初秋夕,明月耀秋辉。握腕同游戏,庭含媚素归。
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兰房竞妆饰,绮帐待双情。
凉秋开窗寝,斜月垂光照。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
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登高去来雁,惆怅客心伤。
草木不常荣,憔悴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阳。
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常恐秋叶零,无复莲条时。
掘作九州池,尽是大宅里。处处种芙蓉,婉转得莲子。
初寒八九月,独缠自络丝。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
秋爱两两雁,春感双双燕。兰鹰接野鸡,雉落谁当见。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
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
秋夜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别在三阳初,望还九秋暮。恶见东流水,终年不西顾。
【冬歌十七首】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涂涩无人行,冒寒往相觅。若不信侬时,但看雪上迹。
寒鸟依高树,枯林鸣悲风。为欢憔悴尽,那得好颜容。
夜半冒霜来,见我辄怨唱。怀冰暗中倚,已寒不蒙亮。
蹑履步荒林,萧索悲人情。一唱泰始乐,沽草衔花生。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
寒云浮天凝,积雪冰川波。连山结玉岩,修庭振琼柯。
炭炉却夜寒,重抱坐叠褥。与郎对华榻,弦歌秉兰烛。
天寒岁欲暮,朔风舞飞雪。怀人重衾寝,故有三夏热。
冬林叶落尽,逢春已复曜。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
朔风洒霰雨,绿池莲水结。愿欢攘皓腕,共弄初落雪。
严霜白草木,寒风昼夜起。感时为欢叹,霜鬓不可视。
何处结同心,西陵柏树下。晃荡无四壁,严霜冻杀我。
白雪停阴冈,丹华耀阳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未尝经辛苦,无故强相矜。欲知千里寒,但看井水冰。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
适见三阳日,寒蝉已复鸣。感时为欢叹,白发绿鬓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