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年级注意事项?
六年级是小学生最后一年的重要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学习计划,还需要为中考做好准备。在学习方面,六年级的学生需要严格遵守课程表,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和复习任务;同时,注意饮食、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保持身心健康。学生要多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2018至2019上学期放假时间是?
2018-2019学年中小学假期及上课时间安排
今年秋季学期:
9月3日正式行课
1月19日开始放寒假
明年春季学期:
2月21日正式行课
7月13日开始放暑假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
2018-2019学年全日制中小学
教学时间安排的通知
一、全日制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中学全年共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包括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全日制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定于2018年8月30-31日办理入学手续,进行入学教育,9月3日正式行课。2019年1月18日结束,1月19日开始放寒假,共计教学19周;第二学期定于2019年2月20日办理入学手续,2月21日正式行课,7月12日结束,7月13日开始放暑假,共计教学20周。
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上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研学旅行等);九年级上课时间33周,复习考试时间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上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高三年级上课22周,复习考试11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学、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上课时间为35周,复习考试为2周,机动时间为2周(由学校根据专业情况自行安排实习或见习)。
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事特点,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2周时间内安排农忙假,具体办法由各区(市)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实际与劳动技术教育机动时间等统筹安排。
二、全日制小学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和放假,第二学期的开学时间与全日制中学相同,第二学期于2019年7月5日结束,7月6日正式放假。
三、工作要求
(一)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严格执行本教学时间安排,未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更改开学和放寒、暑假时间,学校调整课时安排一天以上应报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期末考试时间原则上在正式放假前一周内安排。
(二)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减少或挪用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课时,不赶超进度,不增加难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
要按照《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成教办〔2018〕1号)相关要求,科学安排、科学保障学生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得以任何名目、任何形式组织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集体补课。组织高三学生补课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执行。
学校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要向社会公示,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进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报。
(三)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做好师生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安全工作。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没有一种软件可以让生活规律,按时提醒人?
最近我看了一个名为《如何高效管理你的空闲时间》的TED视频,它的时间不长,但一直高居热门排行的榜首,点击量超100万。
时间管理专家Laura Vanderkam在演讲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时间是有弹性的。
我们不能创造更多时间,但是时间会自己调整去适应我们选择要做的事情。
是呀,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你如何利用每天的24小时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每次约朋友出来聚会时,经常得到的回答就是“我没时间”,他们不是在忙碌,就是在准备去忙碌的路上。
可其中有一些人,不是真的没有时间,而是不会用时间,所以觉得时间不够用。
朋友柚子刚进入职场时,老是熬夜加班,工作效率却并没有提高,身体反而更差了。
领导知道后找她谈话说:“你每天像无头苍蝇一样飞来飞去,累吗?累啊,但一事无成。你要学会正确地管理好时间,才能高效工作。”
柚子恍然大悟,开始钻研各类时间管理书籍并认真总结,工作效率果然得到了提升。
当我发现自己在时间管理这条路上最大的障碍是手机时,苦恼地去找柚子求教。
我问她,是不是只有丢开手机才能做到时间管理了?柚子笑着回答说,手机造成的问题就用手机来治啊。
在我听得晕晕乎乎时,柚子帮我下载了几个APP,叫我先回去用一段时间。
过了些日子,我惊讶地发现,手机和自律也是可以二者兼得的!不信的话,来看看这几个好用到爆的时间管理类APP吧:
①潮汐
点击图片放大看哦~
这款APP是我特喜欢用的,光是看图标就被萌到了,是不是很像甜甜圈?
我觉得,它的最大亮点就是完美地结合了番茄工作法和白噪音。
番茄工作法算是入门级的时间管理法宝,比较简单,但特别实用。原则上是每工作25分钟就休息5分钟,四个番茄钟就可以休息久一点,和我们学生时代的课程表设置理念差不多。
在潮汐上,你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创造时间块,还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白噪音来作为背景音乐。
有渐渐沥沥的雨声,有鸟鸣虫叫的自然声,有解压舒缓的冥想声,也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声,还有潺潺流动的潮汐声……
营造出了一个舒服的专注环境,还怕自己分心吗?
除此之外,它每天的背景图也很吸引我,感觉就是一个会自动更新的小黑板,好看又养眼。
②奇妙清单
点击图片放大看哦~
Laura Vanderkam在演讲中提到,我们不是通过节省时间来打造我们想过的生活,而是应该先建立我们想要的生活,时间就会自然而然节省出来。
同时她也建议,提前一天列好执行计划。
我一直都觉得,列to do list是做好时间管理的有效方法,这款APP简直就是最佳配置。
年纪越大,面临的事情越多时就越容易手忙脚乱,上一分钟提醒自己要记得干某件事,下一分钟就可能把它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与其责备自己没记性,不如花十几秒用“奇妙清单”记下来,完成一项计划就打个勾,效果立竿见影,还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③爱今天
记录管理生活的每一分钟(向左滑动)
量化你的努力
美国作家马尔柯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到: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必要条件。
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一万小时定律”。
我们都是平凡人,但也可以通过天长日久的积累来一步步抵达看似遥不可及的远方。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吧,然后进行一万小时倒计时,那种看自己慢慢靠近梦想的感觉,特别好。
“爱今天”就是以这个定律为基础来设计的APP。
它将时间分成四部分:
投资、固定、睡眠、浪费
给宝宝们解释一下:
投资是指对目标产生实际帮助的时间,比如用来背单词的一小时。固定是指对目标无帮助又必须做的的事情所花费的时间,比如吃饭。
这四大部分时间都是守恒的,如果一部分时间多了,另一部分时间就会相对应少了。在记录时长来增加成就感的同时,你还可以研究自己的时间安排比例,做出更好的改变。
④种子习惯
不管是谁,总会有因为受不了诱惑、控制不了情绪等各种原因而难以自律的时候。
此刻,我们就需要寻求外力的帮助,给自己找积极的、志同道合的人当同伴,彼此互相监督,一起做到自律。
想象一下,如果你被流放到了荒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还会坚持每天阅读、写作、以及健身塑形吗?
人永远没法摆脱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想要更好地做到时间管理,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同伴的作用。
现在很流行建立微信群来打卡,我也尝试过,但每次在群里爬楼时,如果看到有适合自己的话题总会忍不住说几句,一来二去发现时间都浪费在闲聊上了。
这时,种子习惯的出现就满足了我想打卡但不愿闲聊的需求。
在那上面,我可以进行各种事项的打卡:早起、早睡、学英语……打完卡后,我还可以围观其他小伙伴的打卡情况,虽然不认识,但多少有几分同是追梦人的熟悉感。
上面的几款APP是我用了以后觉得还不错的,推荐给你,希望能有效地帮助你。
这时,可能有的宝宝就会抗议了,手机没那么多内存了怎么办?没关系,除了APP,我还去折腾了一下微信小程序,现在介绍几个好用的给你!
番茄小闹钟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恰如其名,这个就是最实在的番茄钟工作法啦。标准的25分钟,开始计时后就全神贯注地进入状态,到点就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往复。
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帮助你恢复精力,还有利于你的身体健康。一到休息时间就站起来拉伸一下身体,避免长期久坐而引发慢性疾病。
朝夕日历
记忆再好的人,也会有忘事的时候。准确地做好时间规划,把要做的重要事情标记出来,这样会有效减轻你的压力,缓解焦虑感。
基于这一点,“朝夕日历”就是很棒的应用噢。
写下自己的计划表,也许它涵盖不了你所有的生活内容,但却能为你的生活列出一个条理框架,让你不至于一堆被繁重的任务累死,也不至于长时间因为无所事事而内疚。
印象笔记微清单
时间管理里有个定义叫“三只青蛙”,指的是我们每天(周、月、年)最重要的三件事。
如果能在每天抽出20%的时间来集中精力“吃掉”它们,坚持下来会质的改变。
如何使用这款小程序呢?每天记下三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把一天中最主要的精力花费在上面,极有可能在未来收获惊喜。
拿它来记录生活和监督自己,没毛病。
无论是APP还是小程序,使用它们的第一原则,就是保证产出要高于没有工具的时候。
还是那句话,我再多的良心推荐都抵不过你的一个用心实践,在时间管理这件事上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你要试着去尝试去摸索,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懒癌是每个人都可能会发作的通病,但总要想办法治呀。别再把锅甩给手机啦,赶紧把这些工具下载好,在自律的道路上使劲奔跑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