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知识讲解?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5、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二、健康素养知识讲座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5、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一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顶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四、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有哪些内容组成?
健康讲座的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加强锻炼、改善睡眠、戒烟、限酒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5、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五、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
步骤/方式1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老年人饮食要定时、定量,每日食物品种应包含粮谷类、杂豆类及薯类(粗细搭配),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类及奶制品,以及坚果类等,控制烹调油和食盐摄入量。建议老年人三餐两点,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为早餐约30%,午餐约40%,晚餐约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步骤/方式2
适度运动,循序渐进
老年人最好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轻中度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极拳等。上午10~11点和下午3~5点为最佳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为宜。
步骤/方式3
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最好午休1小时左右。如果长期入睡困难或有严重的打鼾并呼吸暂停者,应当及时就医。如使用安眠药,请遵医嘱。
六、失眠最好的治疗方法?
10个睡前小妙招!让你拥有水光肌!
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很累、很疲惫呢?我是不是用脑过度了? 在实际说起疲劳和压力时,很多人往往不当回事儿,认为不过是在找借口偷懒,这种忽视,不仅导致工作效率愈发低下,还引发了一些难以治愈的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
睡觉前的时间非常关键,可不能忽略掉。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护肤、好好运动,让自己拥有水光肌。下面分享的10个睡前变美小习惯和10个助眠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坚持下去让自己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有气色、更加有活力。
七、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认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孩子关心别人
即使很小的孩子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孩子多运动
运动让孩子喜欢自己,并从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笑口常开
开怀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让孩子身体健康、情绪稳定。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孩子内在的艺术天份
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抒发他内心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常常拥抱
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用心聆听,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不是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搞清楚他的问题。
(2)鼓励他自己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帮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2、给孩子表演的舞台
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
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们去“经历”他们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