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积食咳嗽
积食咳嗽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指的是因为儿童吃得过多或进食不当导致食物积留在食管或胃中,引发咳嗽症状。对于家长而言,了解怎样区别积食咳嗽非常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什么是积食咳嗽
积食咳嗽是指食物积留在食道或胃中,造成一种特殊的咳嗽现象。正常排尿、排便时,大便通畅,尿液正常,而食物堵塞在人体消化道,无法正常排除,就会导致积食的产生。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特别是在6个月至3岁期间,更容易出现积食咳嗽的情况。
积食咳嗽的主要症状
1. 咳嗽:积食咳嗽的最主要症状就是持续性干咳或少量白痰咳出。这种咳嗽通常在进食之后出现,并在咳出食物残渣后得到缓解。
2. 吞咽困难:积食导致食物堵塞食道,儿童会感觉吞咽困难,咽喉沙哑。
3. 呕吐:由于食物积聚在胃中,会导致儿童呕吐,甚至出现恶心感。
怎样区别积食咳嗽和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
咳嗽是很常见的症状,不同的病症引起的咳嗽也不尽相同。为了搞清楚孩子是因为积食导致的咳嗽还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区别:
1. 咳嗽表现特点:
积食咳嗽通常在进食后出现,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且呈现不同程度的频繁,咳嗽时有时无,孩子咳嗽时有较明显的不适感。而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在感冒初期出现,咳嗽可能会伴随着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
2. 伴随症状:
积食咳嗽一般伴随有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表现为上腹胀满或疼痛。而感冒引起的咳嗽可能会伴随有发热、喉咙痛等感冒症状。
3. 咳嗽缓解条件:
积食咳嗽通常是在咳嗽时咳出食物残渣后有所缓解,而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会随咳嗽而缓解。
处理积食咳嗽的正确方法
如果判断孩子是因为积食而出现咳嗽症状,这时候家长应该及时采取对策,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1. 喂粥法:
家长可以让孩子慢慢地喝一些稀粥,或者用适量的温开水,可达到稀释食物和帮助食物顺利从食道排出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力逼迫儿童进食,怕孩子窒息,有意识的一定要将食物咳出,不要使无意识的食物咳出。
2. 手技辅助法:
家长可采取“伏背法”或者“颈后仰法”对孩子进行帮助。具体操作方式是:采用握拳固定技法,一只手将握拳后的拇指置于孩子上腹部中下缘处,然后一只手抱住孩子的后背,再用以己之力帮助儿童咳出食物。
3. 及时就医:
如果在家中处理积食咳嗽的方法无效,或儿童伴有严重的疼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必要时进行胃镜或胸腔镜检查,以帮助清除堵塞的食物残渣。
注意预防积食咳嗽的发生
为了预防积食咳嗽的发生,家长应该加强预防工作,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整:
1. 合理安排饮食:
避免给儿童吃太多的食物,要按照孩子的胃容量来合理安排饮食量,并确保孩子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
2. 温和劝导:
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劝导他们做到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避免吃较硬的食物或过大的食物块。
3. 定期体检:
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总之,了解怎样区别积食咳嗽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判断孩子是因为积食导致的咳嗽,家长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此外,平时家长还应加强预防工作,避免积食咳嗽的发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