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区分顺产和刨腹产对盆底肌的区别
1.顺产宝宝后期会入盆,盆底肌为了适应宝宝的进入,会自动的扩张。越到要生产时扩张的越多
2.刨腹产盆底肌的扩张,可能有的人问宝宝没有顺产,盆给肌可能不会扩张,但是入盆是宝宝成熟的一个表现,刨腹产盆给肌也会扩张的。
两个差别,相比来说顺产盆底肌扩张的更大,需要更大的力气去恢复
效果这块要看宝妈采用的方式了,相对顺产会起伏大一点
产科医生叮嘱:剖腹产产后一定要做盆底肌修复,不要错过盆底肌修复最佳时机,为什么?
我的两次剖腹产,全麻vs半麻
我的第一次剖腹产是10年前,当时是全麻,横刀口。打了麻药就睡着了,手术结束才有意识,但是一点力气都没,能听到别人讲话,但我连睁眼的力气都没。过了6小时,护士来帮我翻身,我怕的要死,我说我自己翻。第二天中午就把导尿管拔了,第一次下床,是最痛苦的。其实就头三天难受点,预留针拔了感觉就轻松多了。
第二次,手术前老公还提醒我要不要问问是半麻还是全麻,我说:应该是全麻吧,再说,医生肯定会给我选最适合的方案,没必要问。打了麻药我就傻眼了。麻醉师掐我的腰问疼吗,我说:疼。在往下掐问疼吗?我说:疼。他说是不是没刚刚那么疼,有点麻麻的?我说不是啊,一样疼。然后他就不理我了?(我怀疑是不是麻药打少了)手术开始了,我才知道打的是半麻。手术中我都是有意识的,就不多说了,。幸好有个护士在我旁边跟我聊天,告诉我要抱孩子了。。。要缝针了。。。还有几分钟就好了。。。才没那么害怕。
我感觉半麻比全麻恢复的快,就是脚很麻,觉得有千金重,我妈和老公一直帮我按才好受点。过了6个小时我就自己翻身了,晚上也是侧睡的。感觉精神很好,第二天护士来挂水的时候我就要拔导尿管,要下床。这一次下床没有想的那么恐怖,没有第一次那么疼。
第一次在病床上我就在心里说:再也不要生了,鬼才再生孩子呢。好吧,女人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在来给大家说说我的产后恢复, 在医院住了四天就出院了,回到家后开始了我和宝宝坐月子的生活,喂奶和换尿片是我每天都在经历的,在这里提醒各位家务不做不会有多大影响,所以不要急着在孩子睡着后立刻去做家务,而是好好休息一会儿或睡一觉。我怀着宝宝第八个月的时候,我的体重就135斤了,生了宝宝后,孩子睡觉无聊的时候玩玩手机看看头条,听一个宝妈说有一种产后,收,复衣穿着很舒适,效果也不错。就找到了那个買家,了解了一下又是纠结买不买,最终下定决心买了一套,收到货后就赶紧试穿,别说穿上后体。型马上就改变了,肚子上松垮垮的肉收紧了,肚子看着平坦了好多。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穿上后整个腹部感觉热热的,一个月9下来,我竟然痩了16斤!
顿时觉得没有花冤枉钱,贴身穿也很透气。 就这样我穿了2个多月,肚子基本收平了,产后140到现在99斤,体重明显下降。不建议节食和吃减肥现在一直坚持母乳,健康的灰复了。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剖腹产一定要做盆底肌修复
有资料表明,我国有60%以上的孕妇在分娩时选择剖腹产。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剖腹产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有不少孕妇对剖腹产存在误解。比如:剖宫产比较安全,不会造成阴道松弛;剖宫产后,身材不会走样。这种错误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分娩方式,甚至影响产后快速恢复。因为不少妈妈认为自己是剖腹产,盆底康复与自己无关,只有阴道分娩才需要做盆底康复。
这种思想有多可怕,它会让你对产后盆底修复问题漠不关心,一旦出现了症状,才发现已经错过了康复时期,一切都太迟了。所以不管你是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都会对盆底肌有损害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孕期这么大的一个肚子本身就对盆底造成了一定损伤。无论你是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都应该在产后42天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并通过盆底康复尽快恢复受损的盆底。
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的两大因素:孕期和分娩。剖产只是其中一种生产的方式,无法改变妊娠期对盆底造成的持续性的损伤。所以不可能完全避免盆底功能障碍的出现。在怀孕之前,腹腔压力会将子宫向骶骨和尾骨的方向推,盆底所受的压力较小。但随着胎儿体重及羊水重量的增加,腹腔内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盆底肌也会因持续性的压力而出现松弛疲劳。肌力下降就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
不管你是选择顺产或者剖腹产的女性均有可能会发生盆底肌损伤,进而导致盆底功能下降,引发一系列盆底疾病的临床症状。所以剖产妈妈同样需要做盆底康复治疗。大部分的新妈妈对盆底康复的认知是不全面的,尽管大家对盆底康复有所耳闻,但是了解程度却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预防知识的了解。不只是新妈妈,很多产妇妈妈也是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甚至很多人认为怀孕和生产是女人的必经之路,所以盆底功能受损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而不是一种疾病。以至于产妇错过了盆底康复治疗的有效时机。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使得产妇盆底肌力得以快速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