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认为在医院里测的血压是准确的,在家中测的血压不准确,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医院诊所测量的血压表示一个偶测的血压值,难以全面反映血压的状况,在自己家中测量状态放松,不受由医务人员引起的紧张心理影响能反映平常状态的血压值,在不同时间和状态下多次测量自己的血压值,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多次测量自己的血压能够更全面了解到自己的血压。
部分患者对自己的血压过分管制,测血压过频繁,频繁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殊不知,人24小时血压是不恒定的,有峰有谷,不同时段测量血压,其数值有所不同,而且也受气候、心理、身体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波动,对此不能认为血压不稳而频繁加减药量,正确的做法是在药师指导下调整药量。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并稳定血压,避免血压过高,以至于损害身体各个脏器,那么关于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注意的呢?
1.血压高的时候吃降压药,血压正常的时候不吃;有这种观念的不止是广大中老年人,甚至有些患者的子女都有这种想法,钱是一方面问题,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也是另一方面,事实上很多患者自行停药后或更改治疗方案后,可导致血压不稳定,血压大多在半年内又再次回到了原先较高的水平。因此病人的依从性很重要。
2.降压速度越快越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血压在较高的水平上急速降低,有可能会引起重要脏器缺血,因此在临床上降压速度是需要把控的,大多数患者可根据病情在数周乃至数月的时间内,把血压逐渐降低至目标水平。
3.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药,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当你了解高血压的并发症后,可能就不会有这种想法,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心力衰竭、冠心病、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而药物的副作用是可控的,且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药物是微忽极微的。
4.有症状的时候才服药,没有症状不服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在临床上只要血压大于220/140mmhg,无论有没有症状,都被视之为高血压急症,需要紧急降压,否认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很多人平时没有什么不适,但是就是血压很高,这称之为适应性高血压,这隐藏着巨大危险性的,很多致死性的并发症往往出现在这类人身上,例如脑出血、心肌梗死、主动脉瘤破裂等。
老人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有哪些?怎样保养好身体呢?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虽然不是致命的疾病,却也让人备受折磨。有些老年人打个喷嚏或者用力跺脚就会出现骨折,原因就在于身体早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而在治疗骨质疏松的时候,很多人往往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您是否了解?
骨质疏松,多吃钙片就可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也有闲钱用来养生,而钙片就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营养素补充剂。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也有身体中钙缺乏的因素,但是单纯补钙却不能缓解骨质疏松。在治疗骨质疏松的时候,一味地补钙,可能还会引起身体中其他营养素吸收受到影响。中老年人最好每晚睡觉前服用1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如果在服用钙剂的同时加服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更好
骨质疏松,不用吃药就可以骨质疏松,平时对于身体的影响并不大,这也就让很多人对于骨质疏松放松了警惕。治疗骨质疏松并不等于补钙,治疗骨质疏松需要服用药物。双膦酸盐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这种药物最大的特点是在体内半衰期长,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也许有的朋友听说过降钙素,降钙素也曾经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主力军,但是长期使用会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降钙素。
骨质疏松易骨折,不能运动在出现骨质疏松后,有些人担心因为运动会引起骨折而减少了运动量。其实运动量减少,不注意体育锻炼,骨丢失就加快。因此,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王桂真,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欢迎您关注【王桂真营养师】头条号,一起聊聊健康,让我们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注意要点)1,发病对象与病史:本症主要发于老年。特别是有消化障碍的老年妇女及有烟酒嗜好的男性,营养不良,甲亢,糖尿病,抲兴病和活动减少等患者,本病的发生率亦较高。病程呈缓进行性,一般需数年以上才被发现。2,主要临床表现:全身乏力,周身疼痛(登楼负重时疼痛更显),背痛,脊柱变形,身材变矮。或呈驼背,髋部或骶部骨折,皮质激素使用过量所致者可有头颅骨,肋骨或骨盆骨折的相应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