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制作艾灸条呢?
首先将厚棉纸切成85×150毫米,在外径25毫米、长20厘米的ppr管上卷成圆筒。纸管接口完全干燥后,将纸管放入内径为25毫米的粗ppr管中填充艾绒,所用艾绒的比例随机。将艾条从粗管中推出后,用胶棒涂在底部,粘上一张棉纸,在桌面上敲打几次,使纸粘牢,晾干后用剪刀剪成圆形。
二、艾灸怎么做的?
艾叶2400g 桂枝 125g 高良姜125g 广藿香50g降香 175g 香附 50g 白芷 100g 陈皮 50g 丹参 50g 生川乌75g
制法
以上十味,需用存放一年以上,三年最好的艾叶碾至成艾绒,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桂枝等九味粉碎成细粉,雄 黄 末配研,过筛,混匀。先取艾绒20g ,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8cm、宽15c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散布上述粉 末8g,将棉纸两端折叠约6cm ,卷紧成条,粘合封闭,低温干燥,即得。
三、艾灸哪些穴位治感冒呢?
艾灸治疗感冒,主要是从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以及督脉上取穴位治疗,主要艾灸的穴位列缺、合谷、大椎,风池等。如果是风寒感冒,加用风门、肺俞等,如果是风热型的感冒,加用曲池、尺泽、鱼际等,如果有鼻塞者,加用迎香穴,有喉咙痛,加用少商穴,有头痛者,加用太阳穴。
四、想去学保健艾灸师,没有艾灸中医养生基础,不知道有没有培训艾灸的学校呢?
建议你去培训一下,这样比较系统,选择艾灸培训学校,首先要看他们有没有自己的店面,效益怎么样。如果效益不好,甚至没有自己的店铺,那么培训效果可想而知了。还有很多老师讲课水平很高,但也只是照本宣科,临床经验弱,甚至没有临床经验,这样的培训也基本是浪费时间。还有现在艾灸培训大都方法单一,只教下悬灸便草草了事,导致学员为亲人灸都不敢,更不要说工作或开店了。
我知道的有几家培训还是不错的:
1、钱氏艾灸培训
他们的讲师钱坤老师是名医“钱乙”的后人,继承祖传的八种艾灸手法和五十二种通经开穴手法,还有二十多年的临床艾灸经验,而且在他家艾灸馆做过的顾客对他家评价都很好,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
2、谢锡亮艾灸培训
谢锡亮老先生身为澄江针灸学派研究所所长,从医近60年,发表过很多文章,非常擅长针灸之术。但他现在已经不亲自授课了,他们请的讲师也多为纸上谈兵之辈,据说教学质量一般。
3、刘全军艾灸培训
刘全军,据说是谢锡亮先生的徒弟,中国灸法委员会副秘书长,但是近两年他已经把重心放在推广招生上了,培训也没什么质量而言了。
本人也喜欢艾灸养生,时常关注这些,以上只供参考,望采纳!
五、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艾灸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血液中细胞的新陈代谢,有治疗痛经、腹痛等各种疾病的 效果,还可以调节人体内脏功能,调节气血正常的运行,还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加快身体营养的吸收,保持大便通畅,还能美容、淡化色斑、保持皮肤弹性。
六、艾灸能不能治鼻炎呢?
艾灸是可以对治疗鼻炎起到一定作用的,对慢性过敏性鼻炎或者是慢性单纯性鼻炎有一定的疗效,然后也可以对局部进行按摩或者是理疗,使鼻腔里面的血管收缩,再用生理盐水或者是生理海水,坚持鼻腔的冲洗,对鼻炎的恢复也是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的。
七、艾灸能不能去眼袋呢?
艾灸的方法也是可以去除眼袋的,如果患者出现了肾虚,脾虚的现象的话,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归脾丸的药物来进行缓解。引起眼袋的原因也是非常多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也是需要好好的护理的,不要长时间的熬夜,多注意睡眠时间,也不要在睡觉之前喝太多的水,经常的用手指按摩眼睛的周围。
八、艾灸后多久可以吹空调呢?
在艾灸4个小时之后是可以吹空调的,但是在吹空调的时候也不建议直接对着艾灸的部位进行吹空调,因为对着艾灸的部位吹空调很有可能会导致局部受风,在艾灸之后的4个小时也不能够进行洗澡,同时也可以多喝一些水,这样也是有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经常艾灸可以起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九、艾灸馆怎么做成小程序?
关于这个问题,要将艾灸馆做成小程序,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注册小程序账号并登录小程序开发平台。
2.创建一个新的小程序项目并选择适当的模板。
3.根据您的需求和品牌风格进行UI设计,包括颜色、字体、图标等。
4.开发小程序的功能,如预约、支付、评价等。
5.将艾灸馆的商品信息、服务介绍、联系方式等内容添加到小程序中。
6.测试小程序并发布到线上。
7.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您的小程序。
请注意,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前,您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小程序开发知识,如小程序语法、API、组件等。如果您不具备相关技能,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小程序开发团队来帮助您实现。
十、艾灸效果这么好,为什么有的医院很少用艾灸治疗疾病呢?
三伏灸,我们这三甲医院,最好的医院,做了好多年了,有口皆碑,口口相传,到那三天,人多的不行。其他艾灸的,没做过,不知道有没有。
其他医院也有三伏灸,也是人很多,价格也不便宜。但为何大家年年来做,为何人越来越多?因为有效,虽然慢。国学的精粹,征服了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坚信中医内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