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陈年老茶?如何辨别陈年老茶?

196 2025-05-21 05:24 admin

一、什么是陈年老茶?如何辨别陈年老茶?

与陈茶

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习惯上,将当年春茶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经过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将上年甚至更长时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统称为陈茶。新茶与陈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识别:

色泽:茶叶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如绿素中叶绿素分解的结果,使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桔灰黄绿。

绿茶中含量较多的维生素C氧化产生茶褐素,会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而对红茶的品质影响较大的茶黄素的氧化分解或聚合及茶多酚的自动氧化的结果.会使红茶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

滋味:陈茶由于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产生了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不溶于水的缩合物,结果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使茶叶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同时,又由于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和脱氨、脱戕羧作用的结果,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

2.春茶、夏茶和秋茶的鉴别

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另外,还可以结合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花、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可以判断为春茶,因为茶树通常在9-11月现花授精,春茶期间正是幼果开始成长之际。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茶时,茶树鲜果已差不多有桂圆大小了,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间茶树花蕾已经形成,9月开始,已出现开花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筛分、拣剔,是很少混杂花、果的,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叶芽,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3.真茶与假茶的鉴别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差异。一般可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鉴定。鉴别时,通常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闻茶叶的气味。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如果取少量茶叶用火灼烤,其气味更易识别。其次,可从茶叶的颜色来区别。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茶叶,细心观察,若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茶乌绿,为真茶本色。若颜色杂乱而不相协调,或与茶叶本色不相一致,即有假茶之嫌。如果闻香观色还难以判断,那么可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进一步从色、香、味、形,特别是从展开的茶叶叶片上来进行识别。当然,也可用化学方法来鉴别。因为但凡茶叶都含有2-5%咖啡碱和10-20%的茶多酚。迄今为止,在植物叶片中同时含有这两种成分,并富有如此高的含量,非茶叶莫属。

二.冲泡方法

茶叶的冲泡技术包括三个要素:

1.茶叶的用量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其次,茶叶用量还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和年龄层次有着密切的关系。

2.泡茶的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鲜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通常将水烧开后,再冷却至80℃;如果是无菌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温度即可)。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3.冲泡时间和次数

如果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透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用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三.贮藏方法

家庭选购的茶叶不论是小包装茶还是散装茶,买回后一般不是一次用完,尤其是散装茶应当立即重新包装、贮藏,也就是说,家庭买回家后的茶叶都有重新包装和保管的问题。由于茶叶疏松多孔,易吸潮、吸收异味,古人对茶叶的保存就十分讲究。目前家庭常用的茶叶保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瓦坛贮茶法

用牛皮纸或其他较厚实的纸把茶叶包好,茶叶的水分含量不要超过6%,即通常用手捻茶叶易成粉末的含水水平,然后把茶包置于优质陶瓷坛的四周,中间放块状石灰包,石灰包大小视放置茶叶多少而定;用棉花或厚软草纸垫于盖口,减少空气交换。石灰视吸湿程度一二个月换一次,一般可以保存半年左右。如一时没有石灰或换石灰麻烦,也可以改用硅胶,当硅胶呈粉红色时取出烘干(即呈绿色)又可再用。

2.罐贮法

本方法是采用目前市售的各种马口铁听,或是原来放置其他食品或糕点的铁听、箱,最好是有双层铁盖的,这样有更好的防潮性能。贮藏方法简便,取饮随意,是当前家庭贮茶较流行和常用的方法。为了能更好地保持听内干燥,可以放入一二小包干燥的硅胶。将装茶的听罐放置于阴凉处,更能够减缓听内茶叶陈化、劣变的速度。

3.塑料袋贮藏法

塑料袋是当今最普遍和通用的包装材料,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因此,可以说用塑料袋保存茶叶是目前家庭贮茶的最简便、最经济实用的方法之一。将茶叶用较柔软的净纸包好,置于密度高、有一定强度、无异味的密封塑料袋中。放入冰箱冷藏室中,即使放上一年,茶叶仍然可以芳香如初,色泽如新。

二、陈年旧事和陈年往事的区别?

 没有区别,是近义词

1、意思: 陈年旧事是已经发生过的,有许多年头的旧事。陈年往事的意思就是跟陈芝麻烂谷子的意思差不多,简单地说,也就是过去的往事。

2、陈年往事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提起陈年往事可能人们会联想到城南往事,城南往事这本书也是对往事的叙述描写,非常有意义。

三、陈年老茶?

多少年的才能算做“老茶”?你又是怎么理解老茶这两个字呢?当你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是否想到的是收藏很久的就是老茶?

那么,废话不多说了,各种茶的老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请看下文:

传统铁观音

有专家认为,正常情况下,10年以上的茶叶,才能称之为老茶,而10年以下的茶叶,因为陈化作用还不够,只能称之为陈茶。此外,年份是衡量老茶品质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安溪铁观音,在保存良好的情况下,15-30年这个年份段,茶叶的陈化、滋味、口感等都达到一个顶峰,是最好的。

白茶

业内多数人认为,白茶应该存放10年以上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老白茶。福鼎市品农茶业副总经理林章文介绍,以白毫银针为例,存放两年的基本没有特别明显的滋味,放3年后就呈现出奶油味,4-5年后就有荷叶香,5-10年转为枣香,10年以上的就呈现药香。每个阶段的特点都不太一样,但是购买时相同的标准就是检查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是否纯净。

武夷岩茶

目前市场上多数陈年岩茶的年份为3-6年,10年前有意识存放岩茶的人还特别少,再加上这几年岩茶的销售比较旺,所以市场上真正好的武夷岩茶陈茶不会太多,以水仙为主。武夷岩茶陈放后香气会逐渐转化于茶汤,变得更加内敛,而茶汤会更加醇和。

普洱茶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熟茶须陈放5年以上,渥堆味转化或下降,滋味得以醇化,口感协调性才能转好;普洱生茶从压制好的那天开始就像婴儿般出生一天一天的成长,要陈放20年以上醇化直至成熟。另外,普洱存放的环境对其品质有重大影响,俗称“仓味”,讲究茶香的纯净度和茶汤的陈醇感。

酒越存越醇,茶愈放愈香。喝茶的朋友不是为了贪口食之欲,不过若能饮到“老茶”也是一种享受。

四、陈年花雕和陈年黄酒的区别?

一、黄酒和花雕酒的区别

1.制作工艺都不同

黄酒含糖量在0至10度间,以黍米或黑米为原料,蒸后加以麦曲和米曲糖化发酵而成,口感较烈。花雕酒含糖量在0.5至5度间,以糯米为原料,配以麦曲,经古法酿造而成,喝起来口感柔和。

2.甜度不同

黄酒的甜度一般比花雕酒要高,酒的含糖量在0-10%之间,花雕酒的含糖量在0.5%-5%之间,两相对比之下,按最甜的黄酒与最甜的花雕酒相比,黄酒的甜度要明显稍高些。

3.味道不同

黄酒酒性比较烈,喝到口里香味回味悠长,而雕酒属于比较柔和口感,香味很浓郁,饮起来较为甘甜,回甘很明显,味道上各有千秋。

五、湿疹想艾灸、艾灸什么穴位?

您的湿疹被认为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与饮食刺激或过敏性体质有关。平时可以避免辛辣刺激,吃石毒清胶囊和盐酸西替利嗪,外用复方樟脑霜。具体灸点:阿是穴(局部患处)、智阳穴(曲池以上2村)、合谷穴、三阴交穴、曲池穴。每个穴位持续10-20分钟。

六、济南艾灸济南艾灸哪里好?

济南善灸天养生馆不错,艾灸养生,手法很到位。在那做了一次后效果太明显了,比较不错的地方。

七、艾灸腰部用哪种艾灸盒?

艾灸腰部用艾灸带里面放置钢盒或铜盒比较好。优点如下:

一是绑在腰上可以干家务,做到艾灸、做家务两不误。

二是燃烧的艾灸插到盒内的针上,不易挪动,不易烫伤身体。

三是艾灸袋绑在腰上,外衣起到保暖作用,不怕受风。

八、陈年菊花

陈年菊花: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陈年菊花: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陈年菊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久远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菊花在中国古代被赋予了许多寓意,成为了中国文人墨客们醉心追求的主题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人眼中,菊花被视为高洁、坚强和正直的象征。正值秋季,菊花以其坚韧不拔的品质开放,正好与文人士大夫的心境相契合。其淡雅的气质和清雅的香味,使菊花成为了古代文人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寄托。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自古以来,菊花就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中,菊花经常被描绘成高洁、坚韧和不畏艰难的象征。菊花的傲立不群,与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不谋而合。

同时,菊花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的装饰之一。在重阳节这个与菊花息息相关的节日中,人们经常饰以菊花、饮菊花酒,以求驱邪、延年益寿和庆祝丰收。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展现了人们对菊花的热爱,也体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年菊花的魅力

陈年菊花作为一种特殊的菊花品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首先,陈年菊花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将菊花保存和陈年,以延长其观赏期。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菊花的色彩会发生变化,花朵会逐渐枯萎,但在此过程中,它们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流露出岁月积淀的沧桑之美。

其次,陈年菊花有着独特的观赏价值。由于陈年菊花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花朵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返璞归真之美。与普通鲜花的鲜艳相比,陈年菊花的颜色更加沉稳,给人一种内敛而神秘的感觉。

最后,陈年菊花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菊花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镇静安神等功效,在中医药领域已被广泛应用。陈年菊花尤其因其独特的药材属性,备受关注。

如何欣赏与保存陈年菊花

欣赏陈年菊花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首先,选择合适的品种和质量的陈年菊花至关重要。品种的选择涉及到菊花的颜色、形状和香气等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可以根据个人偏好进行选择。

保管陈年菊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日晒使花朵失去色彩。其次,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花朵过早枯萎。最后,要定期检查陈年菊花的状态,及时清除有害的昆虫和异物。

对于无法亲自鉴赏和保存陈年菊花的人来说,展览和专业机构的介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例如,中国的一些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经常举办陈年菊花展览,向公众展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提供相关的解读和教育。

结语

陈年菊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无论是其寓意还是收藏观赏价值,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既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之花,又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了解和鉴赏陈年菊花,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陈年菊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欣赏和学习陈年菊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这份瑰宝在岁月的长河中永存。

九、不懂艾灸能开艾灸养生馆加盟店吗?

那你想干嘛?你应该是认为开艾灸养生馆是流行吧,而且起名都单一,你只做艾灸嘛?谁会去找你?开加盟店,你要加盟总店的理念你理解嘛?你怎样发挥好它,并且为自己而用?关于拓客理念有没有?以什么为主线?

十、陈年旧事成语?

推陈出新、乏善可陈、陈词滥调、陈规陋习、陈陈相因、新陈代谢、暗度陈仓、慷慨陈词、陈力就列

长年累月、度日如年、一年一度、风烛残年、一年半载、年逾古稀、遗臭万年、垂暮之年、豆蔻年华、十年寒窗、虚度年华、有生之年

除旧布新、新仇旧恨、修旧利废、重操旧业、旧病复发、喜新厌旧

一事无成、郑重其事、平安无事、若无其事、煞有介事、于事无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