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摩肩读音?
摩肩(mó jiān)这个词是指身体紧贴着另一人(或物)的肩膀,形成亲密无间的姿态。发音上,摩肩的“摩”读第三声,“肩”读第一声。摩肩在很多文化中都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摩肩代表着友谊、亲情和爱情,也常被用于描述好友之间的关系。
在日本,摩肩则被视为一种社交礼节,表示尊重和关心。而在西方文化,摩肩则一般用来表达亲密的情感或者表示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总之,摩肩是一个非常传神的词语,同时音韵悦耳,非常适合用来形容各种各样亲密的场景和情感。
二、摩肩接踵还是摩肩擦踵?
是摩肩接踵
指的是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释 义】 摩:摩擦。踵:脚后跟。 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例句: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每逢节假日,市场上的行人真是摩肩接踵,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人群摩肩接踵涌向会场。
三、接踵摩肩的解释?
接踵摩肩,又作“摩肩接踵”:接,碰着。指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出处是:《战国策·齐策》和《宋史·李显忠传》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故事由来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四、美容按摩肩颈手法全部教程
美容按摩肩颈手法全部教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疲劳。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良姿势和缺乏运动,给我们的肩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学习一些有效的美容按摩肩颈手法是非常重要的。
美容按摩肩颈手法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压力和改善血液循环。下面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美容按摩肩颈手法,无需专业训练,即可在家中进行。
准备工作
在进行按摩之前,您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器具和材料。这些包括:
- 按摩油或乳液:用于减少摩擦,使按摩过程更加顺畅。
- 护肩垫:放置在椅子上,提供舒适的支撑。
- 按摩棒或保鲜膜卷:用于按摩不方便到达的部位。
技巧和手法
这些手法可帮助您在肩颈区域放松压力,增加血液循环。
1. 捏揉手法
这是最基本的按摩手法之一。用您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肩部肌肉,然后向上和向下按摩。这有助于松弛紧张的肌肉,并促进血液循环。
2. 推拿手法
这种手法使用手掌的平坦部分,用力向下按摩肩部。您可以沿着肩膀线轻轻按摩,或者使用沿肩颈方向的轻柔揉动。这种手法有助于刺激肌肉和神经,提高血液循环。
3. 点击手法
这是一种有力的手法,用于刺激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使用食指和中指,轻轻点击肩颈区域。避免过度按摩或使用过多的力量,以免造成不适。
4. 揉捏手法
这种手法结合了捏揉和推拿手法。使用您的手指和手掌,在肩颈区域以圆形运动揉捏肌肉。这对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非常有效。
按摩顺序和时间
进行美容按摩时,按摩的顺序和时间也很重要。
首先,您可以先在肩部和颈部涂抹一些按摩油或乳液,使其更容易滑动。然后,从肩膀开始,逐渐向颈部移动。
按摩的时间应适当,一般为15到20分钟。如果您的肩颈非常紧张或疼痛,可以增加按摩的时间,但切记不要过度按摩,以免引起肌肉疲劳。
注意事项
在进行任何按摩之前,请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用力过猛:按摩时,力量要适中,避免造成伤害。
- 听从身体反应:如果按摩过程中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按摩。
- 不要按摩有伤口或炎症的区域。
- 保持放松状态:在进行按摩时,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紧张或焦虑。
通过学习这些简单而有效的美容按摩肩颈手法,您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舒适的按摩。这些手法不仅可以减轻肩颈的压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带给您更好的健康和放松感。
希望本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您的阅读!
五、摩肩接踵的成语解释,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
摩肩接踵:【释义】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近义词】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接踵比肩、人头攒动。【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示例】节日的公园里,游人~,十分拥挤。【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外交官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给他走正门,就说齐国没人就派这个矮人来。
晏婴说齐国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挥汗成雨,挥袖成云。齐国的出使规矩就是无能的使臣只能去见无能的国君。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
六、萨摩肩高标准?
萨摩耶的肩高标准为公犬53.3-59.7 厘米,母犬48.3-53.3 厘米。身高在标准范围之外均为缺点。
头部颅骨呈楔形,宽,顶部略呈拱形,但不圆,两眼根部与两眉弓之间的中心点的连线呈一个等边三角形。吻部长度和宽度中等,从鼻根部向鼻尖部逐渐变细。吻部与体形及头骨大小成比例。吻部必须有一定的厚度。胡须不能剪去。耳朵结实而厚;直立;三角形且尖端略圆。耳朵的大小是根据头部的尺寸和整体大小确定。不能太大或太尖,也不能太小(象熊耳朵)。它们之间距离分的比较开,靠近头部外缘,它们应该显得灵活;被许多毛发覆盖着,毛发丰满。耳的活动性好,耳内长着毛,耳前的毛多而直立。耳朵的长度应该与耳根内侧到外眼角的距离一致。眼睛颜色深一些比较好,位置分的较开,且深;杏仁状;下眼睑指向耳根。深色眼圈比较理想。圆眼睛或突出的眼睛属于缺陷;蓝眼睛属于失格。鼻镜为黑色最理想,但棕色、肝色、炭灰色也可以接受。有时,鼻镜的颜色会随着年龄、气候的变化而改变。牙齿结实,整齐,强壮,剪状咬合。上下颌不可过分突出。嘴唇黑色为佳,嘴角上翘,像在微笑。嘴角处的嘴唇不能下垂。
七、继踵摩肩什么意思?
应该是摩肩接踵,形客街上行人很多,多到肩挨肩,脚接着脚。
八、摩肩接重类似的成语?
1、攘来熙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毂击肩摩: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3、车马辐辏: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4、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5、一拥而入: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6、摩肩如云:摩:摩擦。肩碰肩,如云一样密集。形容人多拥挤。
7、架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拥挤。
8、项背相望: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9、摩肩擦背:摩:摩擦。肩碰肩,背靠背。形容人多拥挤。
10、架肩击毂:肩膀相挨,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拥挤。
11、人如潮涌:人像潮水般涌来。形容人很多而且拥挤。
12、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13、蜂拥而入:像蜂群一样拥挤着进入。形容人多而乱。
14、挨肩叠背:形容人群拥挤。
15、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16、摩肩擦踵: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17、连衽成帷:衣襟相接而成帷帐。形容人多拥挤。
18、继踵接武:踵:脚后跟;武:足迹。脚后跟接脚后跟,足迹挨足迹。形容人数众多而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
19、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0、肩摩毂接:肩相摩,毂相接。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
21、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2、磕头撞脑:磕、撞:碰。跑在地上叩头行礼。也指用头顶撞他人,表明不肯善罢干休。也形容由于人多,人与人之间相互拥挤碰撞。
23、挨肩叠足:肩挨肩,脚碰脚。形容十分拥挤。
24、挤挤插插:物多人多,十分拥挤。
25、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6、纷纷拥拥:指纷乱拥挤。
27、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28、肩摩毂击: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29、摩肩击毂: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30、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1、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32、后拥前遮:遮:阻拦。形容十分拥挤、喧闹的样子。 33、骈肩累迹: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迹:脚印。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34、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35、水泄不通: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36、挨肩擦膀:指身体相贴近。也形容人群拥挤。 37、地狭人稠:稠:密、多。土地狭窄,人口稠密。即地少人多,非常拥挤。 38、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39、前遮后拥:形容十分拥挤、喧闹的样子。 40、挨肩迭背:形容人群拥挤。 41、蜂拥而来: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九、摩肩擦掌是什么意思?
"摩肩擦掌"是常见的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人兴奋、激动或期待某事物的心情。它的本义是指两个人因为热衷于某种活动(如打太极拳、比武等),而在激烈角逐之前,通过比较摩擦双臂的力量来测试双方的实力强弱,表达着斗志昂扬、气势汹涌的心情。
在现代应用中,"摩肩擦掌"这个成语通常指人因为某种原因,如期待一场比赛、工作或任务的完美完成等,而充满紧张、热情等期待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在热情、斗志高昂的状态下,准备开始某项重要事情的场景。
例如,某个团队可能在比赛前摩肩擦掌,准备展现出强大的精神风貌;一个企业的员工可能因为期待突破性的项目而摩肩擦掌,互相激励、鼓舞;某个人在面对重大考验之前也可能因为摩肩擦掌而表现出自信、积极的态度。总之,“摩肩擦掌”这个成语传达出一种紧张、激动、认真负责、迎风硬扛的精神。
十、摩肩过弯为什么不会倒?
摩托车过弯时,倾斜角度过大可能会导致车身失去平衡而摔倒。但是,在摩托车倾斜角度较小时,仍然可以保持平衡而不倒,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前轮的旋转:当摩托车倾斜时,前轮会开始旋转,产生侧向力,这种力可以抵消车身倾斜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从而保持车身的平衡。
2. 重心的移动:摩托车倾斜时,重心会向倾斜方向移动,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个与倾斜方向相反的力,这种力可以抵消车身倾斜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从而保持车身的平衡。
3. 车手的操作:摩托车倾斜时,车手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重心、转向角度和油门等操作来保持车身的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摩托车过弯时,倾斜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车身的平衡,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行驶的安全和平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