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曼陀罗禅坐

68 2025-04-10 14:57 admin

一、曼陀罗禅坐

你好!欢迎来到我的博客。今天我们将探讨曼陀罗禅坐。

什么是曼陀罗禅坐?

曼陀罗禅坐是一种古老的佛教禅修方法,源于印度。"曼陀罗"一词源于梵语,意为“神圣的圆形图案”。在禅修中,曼陀罗代表着宇宙的结构以及宇宙形成的原因。

曼陀罗禅坐被认为是一种极其具有灵性和力量的仪式,旨在帮助人们深入内心,达到内在的平静和平衡。它是一种视觉化和冥想的综合体验,通常需要指导和专注的训练。

如何进行曼陀罗禅坐?

进行曼陀罗禅坐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准备和专注力。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步骤,以帮助您开始这个冥想的旅程:

  1. 找到一个宁静的地方,远离干扰和噪音。
  2. 选择一个您觉得有吸引力的曼陀罗图案。您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图案,或者根据自己的创意绘制一个。
  3. 坐下来,将曼陀罗图案放在您的面前,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
  4. 开始深呼吸,尽量放松身体和思维。
  5. 将目光集中在曼陀罗图案上,专注地观察每个细节。
  6. 在观察的同时,尝试清除心中的杂念,并与图案逐渐融为一体。
  7. 保持这种冥想状态,尽可能长的时间。
  8. 冥想结束后,慢慢地恢复正常的呼吸,缓缓地睁开双眼。
  9. 渐渐地从冥想状态中苏醒,并观察您在冥想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曼陀罗禅坐需要耐心和持久的练习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益处。通过反复的练习,您将逐渐学会深入并察觉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曼陀罗禅坐的益处

曼陀罗禅坐对身心健康有许多益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好处:

  • 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由于曼陀罗图案的视觉特性,参与者需要集中意识和精神力量。这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 减轻焦虑和压力:冥想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和减轻压力的方法。曼陀罗禅坐通过深入图案观察,帮助人们降低焦虑和压力的水平。
  • 增强创造力:曼陀罗禅坐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与图案融为一体,人们可以进入无限的想象和创意的境界。
  • 平衡身心:曼陀罗禅坐有助于平衡身心,促进内在和谐。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情绪和情感,并达到内心的平静。
  • 增进灵性成长:曼陀罗禅坐是一种具有灵性意义的实践。通过参与禅修,人们可以加深对自我和宇宙的理解,从而促进灵性成长。

结语

曼陀罗禅坐是一种强大而有深度的冥想实践,通过视觉刺激和专注力引导,帮助人们进入内心世界的平静和平衡。它是一种独特的方式,让我们与自我和宇宙建立联系。

如果您正在寻找一种新颖且富有意义的冥想方法,曼陀罗禅坐值得一试。这个古老的实践已经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人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感谢阅读本篇博文,如果您对曼陀罗禅坐有任何疑问或想要分享您的经验,请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

二、禅柔和普拉提的区别?

禅柔注重养神,身体的柔性;普拉提注重身体的律动,协调性。

三、禅坐原理?

禅坐,是意识回归自性,认识自我,明了宇宙实相的旅程。无明,是相对于“明了”而言。由于不了解宇宙实相和生命的本质,我们才会误以为这个由肉体和心灵所构成的身心是真实的自我。

宇宙能量遍及宇宙,无所不在。它连结着银河、地球、人类和分子,它是众生万物之间的空间,它是使整个宇宙井然有序的连结键。

宇宙能量就是生命的势能,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和扩展意识的要素,宇宙能量是所有行动和生理功能的基础。

我们在深睡和完全的静默中接收到一部份的宇宙能量再运用这个能量从事日常的心灵活动。例如,观看、说话、聆听、思考和所有的身体活动。

在睡眠中获得的有限能量,并不能满足这些活动的需要,这就是我们会感到疲惫、倦怠和紧张不安的原因,这些现象导致了身、心的压力和各种疾病,克服这些压力和疾病的唯一之道,就是获得更多的宇宙能量。

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活出健康和快乐的要素,它让我们全心地专注在当下的情境,它让我们获得知识让我们扩展意识。透过禅坐,我们不仅能汲取到充沛的宇宙能量,并且体会到清净、禅定、智慧。

睡眠是无意识的禅坐,禅坐是有意识的睡眠。

在睡眠中,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能量,在禅坐中,我们获得了源源不绝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提升身体、心灵和智能的力量,它开启了第六感之门,进入超感官的领域。

在禅坐中获得的能量带给我们松弛、健康和快乐。它也能让体能迈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其实,禅坐就是意识回归自性的旅程,在禅坐中,我们有意识地由身体开始,进行穿越心灵、智能、自性和更高境界的旅行。

我们要先停止一切的后天的身、心的功能,才能达到禅坐的目的,也就是说,停止肢体的活动、观看、说话和思考。

(编注:所谓先停止一切后天的身心活动,就是达摩祖师说的“外息诸缘,内心不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去体会“道”,去链接宇宙本源。)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禅坐的方法:

禅坐的第一步就是姿势,选择一个让你感到很舒服、很稳定的姿势,坐在地板上或者椅子上都可以。两腿盘坐,双盘为佳,双手交叉,把眼睛闭上,停止一切内在或外在的对话,先不要持咒,只要放松,完全地放松下来,单纯地放松。

当我们盘好腿和双手交叉好的时候,身体形成的能量回路会让身体更加稳定,眼睛是心灵之窗,所以应该把眼睛闭上,持咒或内、外在的对话都是心灵的活动,在没有上师密授灌顶的情况下,不要擅持咒语。

身体放松之后,意识就会进入心灵和智能所在的第二个区域,心灵只不过是一堆念头而已,纷杂的念头会不断地浮到心灵的表层,念头会带来各种已知或未知的问题。

(编注:禅坐刚开始的阶段,会发现心灵的尘沙泛起,日常生活中的思虑都会浮现出来。通过禅坐,很多人反映说,看到自己的念头很多,而且很难停下来。这是禅坐初期的正常现象。这时候,要有一颗旁观的心,不迎不拒,犹如看风景。)

要超越心灵(念头)和智能(头脑思维)的限制,我们必须观照呼吸。观照是自性的本质,观照也是意识回归自性的途径。所以,我们要目睹自己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地吸气或呼气,让吸气或呼气自然而然地发生,只要观照正常的呼吸就好,这是静坐的关键。

(编注:观照呼吸,是最通常的办法。核心要点是,保持放松的关注。)

不要追究你的念头,不要执着在各种妄念、问题或念头上。不要理会念头,回到呼吸上面,观照正常的呼吸动作,与你的呼吸同在,接着,你的念头越来越少,呼吸也会变得更浅、更短,最后呼吸会短得像一道闪光一样,停留在眉心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没有呼吸也没有念头的状态,你所有的念头都止息了,我们称为无念的状态。

这是一个静心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开始接收源源不绝的宇宙能量,静坐的时间越久,我们接受的宇宙能量就越多。

杂念是阻挡宇宙能量进入身体的绊脚石,也是遮蔽智慧的雾霭。闭着眼睛打坐,是为了睁开眼睛的生活。

禅坐可以让我们进入生命自主的状态。如果我们在日常当中,运用这种静心的能力,进入静心的状态,不仅能随时汲取宇宙能量,并且会拥有空灵、觉醒的智慧人生。

四、坐亦禅行亦禅全文?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二三》

宋代释惟一

休去歇去,玲珑岩上落花雨。消焉息焉,路入清关别有天。尘不到,暑不到,行亦禅,坐亦禅,高蹈威音未朕前。吃粥吃饭过,听风听雨眠。

五、行也禅坐也禅全文?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

宋 · 释惟一

休去歇去,玲珑岩上落花雨。消焉息焉,路入清关别有天。尘不到,暑不到,行亦禅,坐亦禅,高蹈威音未朕前。吃粥吃饭过,听风听雨眠。

六、如何正确禅坐?

七支坐法,就是指坐姿的七种要点:双足伽趺。脊骨直竖。左右两手圜结小腹之下,平放在胯骨上,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大拇指轻轻相抵。是谓佛家三昧印(定印)。双肩舒展。头正,微收颌。双目半开半闭。舌尖轻抵上腭。凡在静坐时,必须全身放松,微带笑容;不可以过饱过饥、不可坐于风口;初学静坐不可勉强太久。初学者可以用金刚坐或者如意坐。

金刚坐:把左脚放在右腿上。

如意坐:把右脚放在左腿上。具体打坐方法如上。

七、禅坐入门教程?

坐禅入门方法:

1要独坐静室:初学者参禅打坐,最怕干扰,因此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且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为光线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则容易昏沉。

2要盘腿结印:盘腿是禅坐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不盘腿,精神则不易集中。盘腿分为单盘及双盘。初学者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亦可,或将两脚交叉而坐,或挂腿均可。腿盘好了,双手抄手结印放在肚脐下,可使气血通畅。

3要宽衣松带:坐禅时,衣著以宽松、舒适为宜,尽量避免穿著西装、牛仔裤、窄裙等紧身衣裤,手表、眼镜、腰带等束缚身体的物件,都要松开或去除,使身体松弛,且不妨碍血液循环。

4要摇身搓手:上座后,可以轻轻摇动身体,使身体保持在平稳舒适的姿势。两手可以交互摩擦,以提振精神。参禅不但要用心,还要用力,因为参禅打坐不是休息,不是睡眠,是用心用力参究真理。

5要裹膝周全:坐禅时,可用毯子包裹膝盖,使其暖和,以防风寒入侵关节。

6要平胸直脊:禅坐时,胸部要平正,背脊要直挺,不可弯腰驼背。坐垫要松软,厚薄随人而异,以能坐得四平八稳即可。背部不可倚靠他物,以免阻碍气血畅通。

7要出气和顺:调息是修定的入门方法,初学者依“毗卢七支坐法”做好调身的基础后,紧接著就是调息。息就是呼吸。一呼一吸,出气入气要均匀和顺;气息未调,不宜坐禅,唯有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

8要看心不分:就是要看在自己的心,让心系于话头上,不要让心亡失了。如《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八、下午能禅坐吗?

下午可以做禅。最好坐禅的时间是:淩晨 3:00 ~ 5:00; 次佳时间是:早上 5:00~7:00、傍晚 5:00~7:00、睡前 9:00~11:00。

子时(深夜 11:00~1:00)是睡眠时间、午时(中午11:00~1:00)是午餐、休息时间,此两段时间,一般人及初学者最好不要坐,但是,对于一个专业修行人,他经过长久时间的练习,自然任何时间修禅定都可以。

九、我想学禅坐,有木有好的禅坐的书籍?

《佛教禅定》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圣严法师教禅坐》

作者:圣严法师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十、坐枯禅的意思?

枯禅 佛教徒称静坐参禅为枯禅。因其长坐不卧,呆若枯木,故又称枯木禅。武侠小说中认为坐枯禅亦可增加内力。少林寺渡厄、渡劫、渡难三老僧坐枯禅经年,佛学与武学均有极高造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