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极拳为何能养生?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
于培伟道号:玄航道人在学习中医中也得到了阴阳五行的作用,在养生太极拳以陈式大架太极拳为基础。
陈式太极拳一路练习周身的松紧,注意关节活动、变著转势。演练时立身中正,轻灵洒脱,拳势舒展大方,动作柔顺,架势可高可低,适合各种年龄层次、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养生太极拳对人身体起到的健康作用极大。
二、哪种太极拳适合养生?
还能增强肢体活动:太极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 ”的全身心运动。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疏通经络隧道:太极拳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三、养生的话,是太极拳好,还是打坐养生好?
练太极拳,或者打坐,如果方法正确,对养生都有一定的效果。太极拳其实本身也包含气功在内的,太极拳有外形的肢体运动,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而打坐是外静内动,只是练气静养,对下肢关节无利,对练增强内气较好。如果能两者都练那效果就真的好了。
四、九式太极拳养生功口令?
太极拳九式详解
一、狮子摇头滚珠丹 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摆尾滚圆球。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摆尾滚圆球。 上下前后左右转,六合乾坤掌中揉。上下前后左右转,六合乾坤掌中(柔)
二、长蛇串珠扭腰丹 长蛇串珠扭腰功,屈伸开合身体轻,长蛇串珠扭腰功,屈开伸合身体轻, 尾能护头头护尾,柔软功夫第一宗。尾能(获头头获尾),柔软功夫第一宗。
三、灵鹊起尾过梅丹 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 前蹿后跃无歇息,圆机活法是真诠。(前钻后跳)无歇息,圆机(灵活)是真诠。
四、猿猴通臂易筋丹 猿猴舒手去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猿猴舒手去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 远近高低随意取,筋长力大快逍遥。远近高低随意取,筋长力大快逍遥。
五、豹虎爬山换骨丹 豹虎爬山用力争,雄威到处起神风。豹虎爬山用力争,雄威到处起神风。 周身布满英雄气,脱胎换骨力无穷。周身布满英雄气,(换骨脱胎)力无穷 。
六、鹤舞松荫静体丹 鹤舞松荫体泰和,轻洒漫步运蹉磨。鹤舞松荫体(态)和,轻(刷)漫步运蹉磨。 提膝抖翎心神静,仙胎炼就意灵活。提膝抖(翅)心神静,(胎仙)炼就意灵活。
七、熊罴漫步聚精丹 熊罴漫步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熊罴漫步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 海底炼得精气满,一轮明月照乾坤。海底(聚)得精(神)满,一轮明月照乾坤。
八、金蟾望月炼气丹 金蟾望月爱光明,一息相通倍有情。金蟾望月爱光明,(气)息相通倍有情。 气候圆时吞入腹,明珠一粒落黄庭。(明月)圆时吞入腹,(珍)珠一粒落(洞)庭。
九、蟠龙戏珠凝神丹 蟠龙戏珠起云端,升降飞腾飘渺间。蟠龙戏珠起云端,升降飞腾飘渺间。
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
五、养生太极拳背向演练带口令?
40式太极拳背向演练带口令有起势、右揽雀尾、左单鞭、提手、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撇身捶、捋挤势、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开合手、右单鞭、肘底捶、转身推掌、玉女穿梭、右左蹬腿、掩手肱捶、野马分鬃。
六、哪种太极拳比较养生、速学?
最简单易学的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一周就会,养生效果最好的是杨式太极拳,动作平缓,不激烈,尤其适合中老年,和体质较弱的,因为它的套路长,所以学的进度要比简化的要慢很多。
七、哪种太极拳养生效果更好?
养生保健来说选杨氏太极拳或是吴式太极拳比较好!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以阴阳理论为基础,易经文化为根基,杨氏太极拳或是吴式太极拳符合人体经络走向,长期习练可以养阳气,补肾气,疏通经络。
这两种太极拳需静心慢练,周身放松,内三合于外三合高度统一,养生保健效果明显!
八、哪派系的太极拳最利于养生?
可以说每派的太极拳分三六九等,我有幸跟了传承有序的名师学了十几年,才明白社会上许多人因无名师指导搞了一辈子太极操太极舞。每派太极拳都能养生,但你打的太极拳根本上是名义上的太极拳,没有太极拳的核心技术。养生也属于做操跳舞的效果。
九、养生选哪种太极拳比较好?
于养生选杨氏太极较好。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 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太极拳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具体健身作用反映在: 一、改善神经系统: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太极拳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三、改善脏腑功能: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脏按摩,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脏腑之间的功能。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脏。《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太极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 ”的全身心运动。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太极拳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本回答由体育运动分类达人 贾振雨推荐十、太极拳内功养生音乐下载
太极拳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武术,源于中国古代的武术文化。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功训练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武术之一。然而,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技巧,它还是一种养生保健的绝佳选择。
内功养生
太极拳的内功训练是其最核心的部分。通过调节呼吸、放松身体、集中注意力等方式,太极拳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和心理健康。内功练习可以增强体内的能量流动,提高自然治愈能力,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并促进身心平衡。这些效益不仅可应用于武术训练,也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使人们更加健康、快乐。
太极拳内功训练的核心是呼吸调节。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气,人们可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同时,深呼吸也有助于提高氧气供应,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这对于保持健康和延缓衰老非常关键。
在太极拳中,内部能量的调节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调整体内的能量流,人们可以改善身体机能并提升免疫力。内功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感受身体的能量流动,并通过练习太极拳的动作和姿势来调整和平衡能量。这不仅对身体有益,还可以改善思维和情绪状态,增强自律能力。
音乐的作用
除了内功训练,音乐在太极拳养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太极拳内功养生音乐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旨在帮助人们进入放松和冥想的状态。
太极拳内功养生音乐通常采用柔和舒缓的曲调,以及自然的声音效果,例如流水声、鸟鸣声等。这些音乐元素与太极拳的内外合一原则相契合,帮助练习者更好地融入练习中,深入感受内部能量的流动。
太极拳内功养生音乐不仅可以提供愉悦的音乐体验,还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加强呼吸调节,提高练习效果。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促进大脑的放松反应,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强心理健康。
此外,太极拳内功养生音乐还可以与动作配合使用,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把握节奏和力量的平衡。音乐的节拍和节奏感可以指导练习者的呼吸和动作,使得整个练习过程更加流畅和准确。这种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不仅增加了乐趣,还增强了内功训练的效果。
养生音乐下载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太极拳内功养生音乐下载已经变得非常便捷。许多网站提供免费或付费的音乐下载服务,满足不同练习者的需求。而且,养生音乐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播放,使练习更加便利和灵活。
在选择太极拳内功养生音乐时,建议选择具有舒缓、柔美且具有韵律感的音乐作品。这样的音乐能够更好地帮助练习者进入冥想状态,感受身体的能量流动。
此外,还可以考虑选择专门为太极拳内功训练设计的音乐。这些音乐作品通常具有特定的节拍和节奏,与太极拳的动作相契合,能够更好地引导练习者进行呼吸和动作调整。
综上所述,太极拳内功养生音乐在太极拳练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练习者改善身体和心理健康,增强内功训练效果。在选择音乐时,建议从舒缓柔美、具有韵律感的作品中进行挑选,并考虑选择专门为太极拳内功训练设计的音乐,以获得更好的练习体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