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4式太极拳口诀表背面?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四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三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⑤后坐落手,⑥跟步抱球,⑦左转出步,⑧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
二十四、收势
①收脚合抱,②旋臂分手,③下落收势。
二、传统太极拳28口诀表?
传统杨氏28式太极拳的口诀表如下:
1. 起势
2. 揽雀尾(捧捋挤按)
3. 单鞭
4. 提手上势
5. 白鹤亮翅
6. 左搂膝拗步
7. 手挥琵琶
8. 肘底看捶
9. 倒撵猴
10. 高探马
11. 右分左蹬脚
12. 左右打虎式
13. 云手
14. 左右玉女穿梭
15. 左右野马分鬃
16. 进步指裆捶
17. 上步揽雀尾
18. 单鞭
19. 下势
20. 金鸡独立
21. 上步七星
22. 退步跨虎
23. 转身摆莲
24. 弯弓射虎
25. 进步搬拦捶
26. 如封似闭
27. 十字手
28. 收势。
三、陈式28式太极拳口诀表?
太极拳是一种拳术运动,符合拳理,具有技击性。这里的拳理是指太极拳动作本身符合攻防规律,具有攻防含义,能够产生一定的攻防实效,这既是太极拳动作与体操、舞蹈、导引等其它运动的基本区别也是本质区别之一。
28式太极口令:
1.起式(吴式)要点:精神要集中,头劲要虚虚领起,使身体自然放松,两脚趾要微微抓地,呼吸要自然平和。
2.左右平挤(杨式)(孙式跟步)要点:向左平挤为跟步,向右平挤为弓步。
3.单鞭(杨式)要点:勾手时,力达勾顶;弓步时,右腿微曲;左掌力达掌心,与勾手形成向外的对撑力。
4.白鹤亮翅(杨式)要点:两臂旋转时自然伸展,不要过于伸直或弯曲
5.左右搂膝拗步(杨式)要点:前面四拍,先左转再右转,两手在面前画弧,向左右转动;弓步推掌时,力达掌心。
6.十字拍脚(孙式)要点:拍击时,脚面与肩同宽,独立要稳。
7.进步打锤(孙式)要点:上步时两腿要保持屈膝状态,打拳与跟步要同时完成。
8.倒卷肱(杨式)要点:撤步按掌,重心后移的同时向前推按;虚步举臂时,步法不变,身体微转动。
9.左右野马分鬃(吴式)要点:左右靠时,两手向左右交叉分开,两手形成挒劲,肩形成靠劲。
10.左右穿梭(吴式)要点:左右穿梭,步伐以进步、跟步为主,同时配合平云架推。
11.进步搬拦捶(杨式)要点:搬拳力达拳背,打拳力达拳面。
12.左蹬脚(杨式)要点:独立支撑腿要直,身体要直,膝关节高于腰。
13.转身右分脚(杨式)要点:分脚脚面绷平,力达脚尖,分脚要与蹬脚区分。
14.双峰贯耳(杨式)要点:打拳要沿弧线向前上方打出,意在击打对方两太阳穴。
15.斜飞式(吴式)要点:斜飞式时身体向左倾斜,形成左侧靠式。
16.左仆步下式(杨式)要点:仆步时,两臂要伸展,弓步挑掌两臂自然伸展。
17.左金鸡独立(武式)要点:独立时支撑腿要站直,身体要直,提起的腿膝关节要高于腰。
18.右仆步下式(武式)要点:分掌下按与仆步下蹲要同时进行。
19.右金鸡独立(武式)要点:独立时支撑腿要站直,身体要直,提起的腿膝关节要高于腰。
20.践步指裆锤(武式)要点:跃步时身体要向上跃起,两脚交替落地;打拳时力达拳面。
21.翻身拍脚(陈式)要点:拍击时脚面要绷平,用右手拍击脚面要清脆响亮。
22.退步双震脚(陈式)要点:跃步上托,两手同时顺缠向上托起,逆缠下按;上跃下落,要回到原处。
23.玉女穿梭(陈式)要点:跳起后转身插步。
24.云手(陈式)要点:两手由下而上交替向外画弧。
25.掩手肱捶(陈式)要点:擦步插拳同时进行;打拳要发力打出,力达拳面。
26.揽雀尾(杨式)要点:上步时要虚实分明,先虚步,再弓步。
27.十字手(杨式)要点:两手合抱至腹前再向上托起。
28.收式(杨式)要点:收时要缓慢柔和,使身体还原成起式状态。
四、太极拳口诀?
1、太极拳的口诀一: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2、太极拳的口诀二: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
3、太极拳的口诀三: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
4、太极拳的口诀四: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
5、太极拳的口诀五: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
五、太极拳口令口诀?
太极拳口诀的口令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种:明教之太极,先后相随。人自中间起,气沉丹田内。屈伸与畅通,动静似一家。阴阳和合出,分合自往来。
六、太极拳秘诀口诀?
太极拳的秘诀口诀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口诀:
- 直线为攻,曲线为守;近身短打,慢练体会。以意领炁,以炁领形;虚灵顶劲,无中生有。
- 五步者,“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前进后退用阴手,阴臻极处阳始生;出击反击蕴其中。左顾右盼用阳手,阳到绝境阴回首。
- 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七、太极拳谚语口诀?
以下是我的回答,太极拳谚语口诀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手随身动,步随身换,逢转必沉。”“蹬脚不过膝,分脚不过腰。”“关节不松,柔劲不来。”“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腰似蛇形腿似钻,周身运动走螺旋。”“光学不练功难精,光练不学意难通。”“拳打万遍,神理自现。”“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脚踩阴阳手划圆。”“打拳不溜腿 必是冒失鬼。”“练武不活腰 终究艺不高。”“独练时无敌似有敌 应对时有敌似无敌。”“要想拳练好 必把圈练小。”“无处不是圈 无处不是拳。”“不怕千招会 就怕一招精。”“手是两扇门 全凭腿踢人。”“肘不离肋 手不离心。”“开合虚实 极为拳精。”“太极本自然 人意莫强求。”“远拳近肘 贴身靠。”“初学三年天下去得 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腰送客走 胯坐帅府。”“拳可慢 不可滞。”“拳以眼为尊 眼为心之苗。”“拳技以沉着为本。”“打人为拥抱 手到步要到 步到身要拥。”“拳不再多唯在熟。”“迈步如猫行 运劲如抽丝。”“静如山岳 动若江河。”
八、太极拳的口诀?
太极拳口诀直线为攻,曲线为守;近身短打,慢练体会。以意领炁,以炁领形;虚灵顶劲,无中生有。五步五步者,“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前进后退用阴手,阴臻极处阳始生;出击反击蕴其中。左顾右盼用阳手,阳到绝境阴回首,横击化打才轻灵。中定唯要阴阳合,阴阳和谐才两全。诗曰:前进后退反为先,左右顾盼正相联。阴阳和谐身中定,圆融自在太极仙。故吾太极阴阳宗弟子,修习世间各式太极拳时,不可不察各招各式之阴阳。身意体察各招式之阴阳乃习拳之根基。其后,更要体认各招式阴阳流变,动静交缠之机。太极拳,阴阳交缠互变也。阴阳已明为定式,正反流转是过式。转换折迭两仪变,道心惟微神意现。知其各式阴阳交缠之机后,进而可脱拳架之规范,各招各式随意转换,前招不接后招;左招不接右招;招招拳势皆在拳谱,然招招顺序又不见于拳架。与此更进一步,一招不似一招,式式都现拳意。至此太极拳已有小成。攻守太极攻守之道,先辈论述甚丰。前述六先贤之著作为吾太极门之典籍,吾宗弟子不可不精研之。门宗弟子欲以太极拳克敌制胜,仅习拳架者需达招招见于拳谱,式式次序不见于拳架之境界,方能散手放对;达至一招不似一招,式式皆现拳意之境,方窥杀场制胜之门径。否则,宜兼习太极散手、形意、八卦等诸拳以速其成。杀场放对之时,神意不可凝滞,尤需活泼。行如水中之游鱼,动若天空之飞鸟,而心似井中明月,映照一切。一旦放对,心灵气势牢牢锁死对手,手中有人,目中无人。举手投足莫不毁心摧势。阴阳者,太极之根也。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阴阳圆转是为守,生裂阴阳以为攻。放对之时,以自身之平衡破彼方之和谐,是谓发人拿人;及至生裂阴阳,贯阴阳之劲入彼敌之身,损彼之阴阳,伤彼之和气,动彼之筋骨,毁彼之气血,破彼之心法,夺彼之心志,一战而定。此是时,伤人违天和,摧心损寿禄,不可姿意为之。杀场放对有胜有败,然吾宗弟子切记“输身输神不输心”。身意神意见功夫,功夫不到自然输。然心法心志不可摧不可毁。心法,体认世间万物(拳法)之境界也;心志,拱卫心法之坚持也;两者随生随长,坚定活泼。身意神意之败,是为小败。小败势能知耻而后勇,复益精进。心法心志之败,是为大败。大败易于损心伤气,精神颓唐,意气消沉,诸事俱废。但如能破而后立,败而后成,势必迅猛精进,脱胎换骨,别出机枢,另辟天地。然能做到此点者,何其少也。练法练太极,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神凝始可意到。意到手随才可言法。再从有法入无法之境,始懂用拳。练太极,首重神意。神是心神,意是身意。每出一拳,全身随之,心神合之。身意乃过往所有刻苦锻炼和实践经验之总成果。心止而神欲行,超乎思想之外,然若仅偶一为之,仍未是大家。只有每招每式均神意交融,拳法才可随心所欲。有法为地,无法为天。有法暗含无法,无法暗含有法,是为天地人混合为一。亦只有人才能贯通天地,无法而有,有法而无。拓展资料: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九、太极拳练习口诀?
太极拳练习的口诀是:“心静身柔,意气相通,上下相随,内外合一。”这句口诀蕴含了太极拳的核心理念和要点,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原则。
心静是指要保持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身柔是指身体要柔软灵活,不僵硬;意气相通是指要将意念和身体动作相结合,让动作更加流畅自然;上下相随是指身体的上下部分要协调配合,形成整体的动作;内外合一是指内在的呼吸、意念和身体动作的协调,达到身心统一的境界。这句口诀是太极拳练习的灵魂所在,也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
十、48太极拳口诀?
48式太极拳口令前十八式有起势、白鹤亮翅、左搂膝拗步、左单鞭、左琵琶势、捋挤势、左搬拦捶、左棚捋挤按、斜身靠、肘底捶、倒卷肱、转身推掌、右琵琶势、搂膝栽捶、白蛇吐信、拍脚伏虎、左撇身捶、穿拳下势 、独立撑掌。
后三十式口令是右单鞭、右云手、右左分鬃、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左蹬脚、掩手撩拳、海底针、闪通臂、右左分脚、搂膝拗步、上步擒打、如封似闭、左云手、右撇身捶。
左右穿梭、退步穿掌、虚步压掌、独立托掌、马步靠、转身大捋、撩掌下势、上步七星、独立跨虎、转身摆莲、弯弓射虎、右搬拦捶、右棚捋挤按、十字手、收势。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