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式十三式太极拳口令?
第一式、预备势
第二式、云手
第三式、单鞭
第四式、肘底捶
第五式、 白鹤亮翅
第六式、左搂膝拗步
第七式、手挥琵琶
第八式、高探马穿掌
第九式、转身撇身捶
第十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一式、上步揽雀尾
第十二式、十字手
第十三式、收势
二、杨式十三式养生太极拳的口诀?
以下是杨式十三式养生太极拳的口诀:
1. 起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自然下垂。
2. 野马分鬃: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两手同时向左、向右分开。
3. 白鹤亮翅:身体向左旋转,两手向左、向右分开,如同白鹤展翅。
4. 左揽雀尾: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两手向左、向右分开,如同揽住雀尾。
5. 单鞭:身体向右旋转,两手同时向右、向左分开。
6. 右揽雀尾:右脚向右迈出一步,两手向右、向左分开,如同揽住雀尾。
7. 单鞭:身体向左旋转,两手同时向左、向右分开。
8. 左云手: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两手交替向左、向右画圈。
9. 右云手:右脚向右迈出一步,两手交替向左、向右画圈。
10. 高探马:左脚向左迈出一步,身体向左旋转,两手向左、向右分开。
11. 右蹬脚:右脚向右迈出一步,身体向右旋转,右手向上、向左分开,左手向下、向左分开。
12. 转身左蹬脚:身体向左旋转,右脚向左迈出一步,左手向上、向左分开,右手向下、向右分开。
13. 收势:身体自然站立,两手自然下垂,然后两手向内收拢,回到身体两侧。
在练习杨式十三式养生太极拳时,请遵循口诀,注意动作的柔和、舒展,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和呼吸自然。同时,可以配合太极拳的呼吸法,即“腹式呼吸”,以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如果您是初学者,建议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以确保动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三、三式太极拳口令?
用于打太极拳过程中对于招式进行提示说明的口令,有助于增加太极拳的节奏感。
1,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搬拦捶,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鬃,15,云手,16,单鞭,17,高探马,18,右蹬脚,19,双峰贯耳,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背,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30,揽雀尾,31,单鞭 ,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40,收势。太极拳口令词【套路】
四、陈式十三式太极拳口令?
起势捧球膝盖顶,沉肩坠肘顶球足。
单鞭转身似抽刀,反手搭环顺水游。
搂膝点手欲退步,白鹤亮翅自然飞。
斜行蹬脚掌开合,肘底看手反背贴。
转身搬拦野马跑,手舞足踏顺势到。
摆莲重心脚不动,如封似闭太极宗。
高探马步云手虚,衡盖分清用得妙。
玉女穿梭铜瓦行,紫薇高挂下阳峰。
单鞭掩手斜飞燕,云手抱球直上天。
十字鞍步蜻蜓点,独立如松招步妙。
五、陈式太极拳三式名称?
陈式太极拳的三式名称分别是《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和《陈氏太极拳老架三路》,这三种拳式是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习方法。
《老架一路》注重于发力平实,内敛沉稳;《老架二路》则侧重于螺旋力,变化又流畅;《老架三路》则以柔和的力量、潇洒的身形和完美的平衡著称。练习这三式,可以帮助人们调理身心,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自我防卫技能。
六、24式太极拳第三式为?
白鹤亮翅。
24式太极拳前三式名称具体是:
第一式、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第二式、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第三式、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七、杨氏太极拳一百零三式口诀?
第一式 预备势
第二式 起势
第三式 揽雀尾
第四式 单鞭
第五式 提手上式
第六式 白鹤晾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 手挥琵琶
第九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式 右搂膝拗步
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 手挥琵琶
第十三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四式 进步搬拦锤
第十五式 如封似闭
第十六式 十字手
第十七式 抱虎归山
第十八式 肘底看锤
第十九式 右倒撵猴
第二十式 左倒撵猴
第二十一式 右倒撵猴
第二十二式 斜飞势
第二十三式 提手上势
第二十四式 白鹤晾翅
第二十五式 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六式 海底针
第二十七式 扇通臂
第二十八式 转身撇身锤
第二十九式 进步搬拦锤
第三十式 上步揽雀尾
第三十一式 单鞭
第三十二式 左右云手㈠
第三十三式 左右云手㈡
第三十四式 左右云手㈢
第三十五式 单鞭
第三十六式 高探马
第三十七式 右分脚
第三十八式 左分脚
第三十九式 转身左蹬脚
第四十式 左搂膝拗步
第四十一式 右搂膝拗步
第四十二式 进步栽锤
第四十三式 转身撇身锤
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锤
第四十五式 右蹬脚
第四十六式 左打虎式
第四十七式 右打虎式
第四十八式 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九式 双峰贯耳
第五十式 左蹬脚
第五十一式 转身右蹬脚
第五十二式 进步搬拦锤
第五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五十四式 十字手
第五十五式 抱虎归山
第五十六式 斜单鞭
第五十七式 右野马分鬃
第五十八式 左野马分鬃
第五十九式 右野马分鬃
第六十式 揽雀尾
第六十一式 单鞭
第六十二式 玉女穿梭
第六十三式 揽雀尾
第六十四式 单鞭
第六十五式 左右云手㈠
第六十六式 左右云手㈡
第六十七式 左右云手㈢
第六十八式 单鞭
第六十九式 下势
第七十式 右金鸡独立
第七十一式 左金鸡独立
第七十二式 右倒撵猴
第七十三式 左倒撵猴
第七十四式 右倒撵猴
第七十五式 斜飞势
第七十六式 提手上势
第七十七式 白鹤晾翅
第七十八式 左搂膝拗步
第七十九式 海底针
第八十式 扇通臂
第八十一式 白蛇吐信
第八十二式 进步搬拦锤
第八十三式 上步揽雀尾
第八十四式 单鞭
第八十五式 左右云手㈠
第八十六式 左右云手㈡
第八十七式 左右云手㈢
第八十八式 单鞭
第八十九式 高探马穿掌
第九十式 十字腿
第九十一式 进步指裆锤
第九十二式 上步揽雀尾
第九十三式 单鞭
第九十四式 下势
第九十五式 上步七星
第九十六式 退步跨虎
第九十七式 转身摆莲
第九十八式 弯弓射虎
第九十九式 进步搬拦锤
第一百式 如封似闭
第一百零一式 十字手
第一百零二式 收势
第一百零三式 还原
八、一百零三式杨氏太极拳口令?
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103式是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杨振铎先生在85式基础上修定的.
杨氏太极拳103式口诀
第一式 预备势
第二式 起势
第三式 揽雀尾
第四式 单鞭
第五式 提手上式
第六式 白鹤晾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 手挥琵琶
第九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式 右搂膝拗步
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 手挥琵琶
第十三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四式 进步搬拦锤
第十五式 如封似闭
第十六式 十字手
第十七式 抱虎归山
第十八式 肘底看锤
第十九式 右倒撵猴
第二十式 左倒撵猴
第二十一式 右倒撵猴
第二十二式 斜飞势
第二十三式 提手上势
第二十四式 白鹤晾翅
第二十五式 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六式 海底针
第二十七式 扇通臂
第二十八式 转身撇身锤
第二十九式 进步搬拦锤
第三十式 上步揽雀尾
第三十一式 单鞭
第三十二式 左右云手㈠
第三十三式 左右云手㈡
第三十四式 左右云手㈢
第三十五式 单鞭
第三十六式 高探马
第三十七式 右分脚
第三十八式 左分脚
第三十九式 转身左蹬脚
第四十式 左搂膝拗步
第四十一式 右搂膝拗步
第四十二式 进步栽锤
第四十三式 转身撇身锤
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锤
第四十五式 右蹬脚
第四十六式 左打虎式
第四十七式 右打虎式
第四十八式 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九式 双峰贯耳
第五十式 左蹬脚
第五十一式 转身右蹬脚
第五十二式 进步搬拦锤
第五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五十四式 十字手
第五十五式 抱虎归山
第五十六式 斜单鞭
第五十七式 右野马分鬃
第五十八式 左野马分鬃
第五十九式 右野马分鬃
第六十式 揽雀尾
第六十一式 单鞭
第六十二式 玉女穿梭
第六十三式 揽雀尾
第六十四式 单鞭
第六十五式 左右云手㈠
第六十六式 左右云手㈡
第六十七式 左右云手㈢
第六十八式 单鞭
第六十九式 下势
第七十式 右金鸡独立
第七十一式 左金鸡独立
第七十二式 右倒撵猴
第七十三式 左倒撵猴
第七十四式 右倒撵猴
第七十五式 斜飞势
第七十六式 提手上势
第七十七式 白鹤晾翅
第七十八式 左搂膝拗步
第七十九式 海底针
第八十式 扇通臂
第八十一式 白蛇吐信
第八十二式 进步搬拦锤
第八十三式 上步揽雀尾
第八十四式 单鞭
第八十五式 左右云手㈠
第八十六式 左右云手㈡
第八十七式 左右云手㈢
第八十八式 单鞭
第八十九式 高探马穿掌
第九十式 十字腿
第九十一式 进步指裆锤
第九十二式 上步揽雀尾
第九十三式 单鞭
第九十四式 下势
第九十五式 上步七星
第九十六式 退步跨虎
第九十七式 转身摆莲
第九十八式 弯弓射虎
第九十九式 进步搬拦锤
第一百式 如封似闭
第一百零一式 十字手
第一百零二式 收势
第一百零三式 还原
九、陈式太极拳十三式口令教学?
1. 预备
屈膝松胯。
2. 起势
一:提膝开步,脚尖点地。
二:踏实,移重心。
三:双手平举,与肩同高。
四:松肩坠肘下按,落于两胯前侧。
3. 金刚捣碓
一:左掤托,左手鼻前中线,右手平托于胸前中线。
二:双手翻转,移重心,右脚尖翘起。
三:移重心,身体转正,提膝。
四:开步,脚尖上翘里合。
五:踏实,向后划、向前挤。
六:向下、向前、向上撩掌,展脚,上步穿掌。
七:上托下按,变拳翻掌,下落。
八:提膝冲拳。
九:下落。
4. 懒扎衣
一:坐腕穿掌移重心。
二:移重心,两手打开。
三:提膝开步合手。
四:踏实,转腰开膝扣脚。
五:移重心,转腰开膝扣脚,走上弧线移重心打开,左手叉腰。
六: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5. 六封四闭
一:左手走上弧线找右手相合。
二:移重心下捋。
三:转腰开膝,移重心,两手合于左肩前侧。身体回到正方向。
四:转腰收脚按掌。
6. 单鞭
一:两手相合。右手掌指接左手掌根。
二:右手收到肘窝处变勾手,两手对开,身体回到正方向。
三:提膝开步。
四:踏实移重心转腰开膝,扣右脚。
五:移重心,转腰开膝,穿掌。移重心,走上弧线打开。
六: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7. 金刚捣碓
一:右手走下弧线找左手。
二:两手走上弧线向后划,向前挤。
三:向下、向前、向上撩掌,展脚,上步穿掌。
四:上托下按,变拳翻掌,下落。
五:提膝冲拳。
六:震脚下落。
8. 白鹅亮翅
一:坐腕穿掌撤半步。
二:移重心收脚。
三:撤步两手相合。
四:转腰开膝。
五:移重心,变虚步,两手打开。
六: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9. 斜形
一:斜劈。
二:展脚提膝。
三:开步。
四:向后划。
五:移重心,右手合于耳畔,左手落于腹前中线。
六:搂膝扣脚立掌。
七:向前推向外开。
八: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10. 搂膝
一:两手相合,停于左膝上方。
二:向上平托。
三:转腰挥送。
11. 拗步
一:提膝。
二:开步,双手向后划。
三:向前拍按。
一:展脚提膝。
二:开步。
三:向前拍按。
12. 斜形
一:横砍。
二:展脚提膝。
三:开步。
四:向后划。
五:移重心,右手合于耳畔,左手落于腹前中线。
六:搂膝扣脚立掌。
七:向前推向外开。
八:放松下沉,身体回到正方向。
13. 搂膝
一:两手相合。
二:向上平托。
三:转腰挥送。
14. 拗步
一:提膝。
二:开步。
三:向前拍按。
一:展脚提膝。
二:开步。
三:向前拍按。
15. 掩手肱拳
一:展脚提膝两手打开。
二:开步合手。
三:移重心两手打开。
四:转腰开膝两手相合。
五:移重心。左手前按,右手收于腰际。
六:移重心。
七:转腰开膝,出拳。
16. 金刚捣碓
一:两手画小圈相合。
二:移重心右掤。
三:上步穿掌。
四:上托下按,变拳翻掌,下落。
五:提膝冲拳。
六:震脚下落。
17. 收势
十、一零三式太极拳的分段讲解?
讲解如下:
第一段:
起势: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预备式。
左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左搂膝拗步。
进步搬拦捶。
如封似闭。
十字手。
抱虎归山。
肘底看捶。
右倒撵猴。
左倒撵猴。
右倒撵猴。
斜飞式。
提手上势。
白鹤晾翅。
左搂膝拗步。
海底针。
扇通臂。
转身撇身捶。
进步搬拦捶。
上步揽雀尾。
单鞭。
第二段:
左右云手(一)。
左右云手(三)。
单鞭。
高探马。
右分脚。
左分脚。
转身左蹬脚。
左搂膝拗步。
右搂膝拗步。
进步栽捶。
转身撇身捶。
进步搬拦捶。
如封似闭。
十字手。
抱虎归山。
斜单鞭。
右野马分鬃。
左野马分鬃。
右野马分鬃。
揽雀尾。
单鞭。
玉女穿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