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氏太极拳分解教程?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家体委正式公布的48式、24式以及在许多场合表演的,都是这种杨式太极拳或由其演化而来。杨式又派生出李式、吴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在太极拳界执大旗地位,杨氏太极拳紧随其后。
二、杨氏太极拳入门自学教程?
一)基本手型、手法
1.手型、手法。在练习太极拳时,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性。现分别介绍如下:
(1)拳:四指卷屈握拢,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上,拳面要平,拳不易握的太紧,拳有拳心、拳背和拳面。其拳势有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指裆捶,还有打虎式、双峰贯耳、弯弓射虎之捶等八种捶法。
(2)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型。掌易微伸,指易微屈,指缝稍离。掌分为2个类型约9种:第一类型:坐腕立掌型,有5种掌法,立掌(如搂膝拗步上方掌)、正掌(如揽雀尾之按)、平掌(如由按势转单鞭之过渡式)、俯掌(如白鹤亮翅之下方掌)、反掌(如玉女穿梭之上方掌)。第二类型:“直伸型”有4种掌法,垂掌(如预备式)、直掌(如单鞭过渡)、侧掌(如云手的棚)、仰掌(如高探马的下方掌)等。易犯错误:五指并拢;掌心外挺,食指翘起。
(3)勾: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屈腕,也称为吊手。易犯错误:屈腕僵硬,不松弛。
2.手法的动作说明。
(1)内旋:拇指向手心方向旋转。
(2)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
(3)缠绕:手臂自然运转的同时在空间弧形运转。
(二)基本步型、腿法
1.步型。
(1)弓步: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腿屈膝,膝尖不的超过脚尖,后腿微屈前蹬,脚尖向前倾斜45度,全脚着地,两脚横向距离约10—30厘米。
顺弓步:(如“单鞭”,左腿、有左手一顺或右手、右腿一顺)两脚横向距离约10—15厘米。
拗弓步:(如“搂膝拗步”,左腿与右手前,或右腿、左手在前时),两脚横向距离可以在15—30厘米之间。
易犯错误:前脚尖外撇,膝与脚方向不一致,后腿挺劲绷的太直。
(2)虚步:两腿屈膝,后脚尖斜向前方,屈膝半蹲,全脚踏实,前腿微屈,脚尖或脚跟点地,两脚横向距离约5厘米左右。
易犯错误:前腿膝部绷的太直;前后膝部由于腿力不足,形成过分内扣夹裆。
(3)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贴紧,臀部接近小腿,膝部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两脚着地。
易犯错误:伸出的脚外侧掀起,蹲腿膝部向里裹扣成跪膝;上体前倾,导致突臀。
(4)丁步: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在全脚着地的支撑腿上,另一脚前掌点地于支撑腿的内侧。易犯错误:脚尖点地。
(5)独立步:一腿自然直立,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膝高于胯根,小腿及脚尖自然向下微内收。易犯错误:支撑腿过屈或绷的太直。
2.腿法:主要有分、蹬、踢、拍、摆、踹、踩等。
三、杨氏108式太极拳入门自学教程?
01、预备式 02、太极起势 03、左揽雀尾
04、右揽雀尾 05、单鞭式 06、提手
07、上势 08、白鹤亮翅 09、左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右搂膝拗步
13、左搂膝拗步 14、手挥琵琶 15、左搂膝拗步
16、进步搬拦捶 17、如封似闭 18、十字手
19、抱虎归山 20、右揽雀尾 21、左棚式
22、肘底看捶 23、左右倒攆猴 24、斜飞式
25、提手 26、上势 27、白鹤亮翅
28、左搂膝拗步 29、海底针 30、闪通臂
31、转身撇身捶 32、进步搬拦捶 33、上步右揽雀尾
34、单鞭式 35、左右云手 36、单鞭式
37、高探马 38、右分脚 39、左分脚
40、回身左蹬脚 41、左搂膝拗步 42、右搂膝拗步
43、进步栽捶 44、翻身撇身捶 45、进步搬拦捶
46、右蹬脚 47、左打虎式 48、右打虎式
49、右蹬脚 50、双探掌 51、双风贯耳
52、左蹬脚 53、转身右蹬脚 54、进步搬拦捶
55、如封似闭 56、十字手 57、抱虎归山
58、右揽雀尾 59、斜单鞭式 60、右野马分鬃
61、左野马分鬃 62、右野马分鬃 63、左棚式
64、上步右揽雀尾 65、单鞭式 66、左玉女穿梭
67、右玉女穿梭 68、左玉女穿梭 69、右玉女穿梭
70、左棚式 71、右揽雀尾 72、单鞭式
73、左右云手 74、单鞭式 75、下势
76、左金鸡独立 77、右金鸡独立 78、左右倒攆猴
79、斜飞式 80、提手 81、上势
82、白鹤亮翅 83、左搂膝拗步 84、海底针
85、闪通背 86、转身撇身捶 87、白蛇吐信
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右揽雀尾 90、单鞭式
91、左右云手 92、单鞭式 93、高探马
94、进步穿掌 95、转身单摆辗莲 96、上步指裆捶
97、上步右揽雀尾 98、单鞭式 99、下势
100、上步七星 101、退步跨虎 102、转身双摆辗莲
103、弯弓射虎 104、进步搬拦捶 105、如封似闭
106、十字手 107、合太极 108收势
四、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
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武术项目,它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而且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今天,我们将介绍一种名为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的经典拳法。 一、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的特点 1. 动作柔和,呼吸自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 2. 注重内外兼修,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身养性。 3. 拳法丰富,包括各种招式和步法,需要较高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二、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的招式 1. 起势:预备动作,调整呼吸,身体放松。 2. 野马抖毛:模拟马匹抖动身体,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 3. 云手:左右手交替,锻炼手腕和手臂的灵活性。 4. 弓步冲拳:分为左弓步冲拳和右弓步冲拳,锻炼腿部和上肢力量。 5. 转身踢腿:转身的同时踢腿,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练习方法
1. 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和鞋子进行练习。 2. 先进行几分钟的热身运动,如跑步、伸展等。 3. 按照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的招式进行练习,注意呼吸自然,动作柔和。 4. 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难度,可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 三、太极拳的养生功效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运动项目,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太极拳注重呼吸调节,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此外,太极拳还能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注意事项
1. 练习太极拳时应选择平整、柔软的场地,避免受伤。 2. 初学者可先进行简单的太极拳练习,逐渐增加难度和时长。 3. 练习时应注意呼吸和动作的协调,避免憋气和动作僵硬。 4. 若在练习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或受伤情况,应及时停止练习并就医。 总之,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是一种具有很高养生价值的传统武术项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通过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太极拳带来的身心益处。五、杨氏太极拳始祖?
杨露禅(1799—1875?1876),名福魁。直隶省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太极拳事业深入推广,发扬光大的伟大武术家。
1840年左右,杨露蝉自豫北温县陈家沟学拳艺成后返回家乡冀南永年县设坛教拳,拳械运用高妙,所向无不披靡,乡里高手尽皆慑服。
后来因故又被荐往北京,历任大户酱园张家,京师旗营武术教师等。
晚年时被延请至王府授拳,因众多弟子大都出身高第,礼遇有加,使得太极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非同一般。
旧社会武行规矩虽大,但争斗也极多,露禅公因每在擂台上与别家武者较量,出手即见红,一响必成功,遂被誉为打遍京城'杨无敌',名声大震。
六、杨氏太极拳原理?
杨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全身放松:杨氏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通过笔直的身体姿势和稳定的站立来调整呼吸和身体状态。2. 气的运用:太极拳注重气的运用,通过吸纳天地间的自然气息,并在运动中将气集中到丹田,以提高身体能量和灵活性。3. 平衡与控制:太极拳强调平衡与控制的原理,通过缓慢、协调和有节奏的动作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并在动作中控制身体的力量和速度。4. 拳理思想:杨氏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的思想,即通过运用柔和的力量抵消对方的力量,并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5. 精神集中:太极拳讲究意念的集中,通过专注、自我调节和坚持训练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反应能力。总体来说,杨氏太极拳的原理是将柔和的力量和平衡的控制运用到身体运动中,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自身防御的效果。
七、杨氏太极拳流派?
自张三丰之后,太极拳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以王宗岳为代表,南派以张松溪为代表。过去曾认为南派已经失传,且有人否认南派太极。近年出现数种松溪派传人的分支,其名有称内家拳,亦有称太极拳。故而南北之说断无疑意。此外尚有道内民间一些并非王宗岳、张松溪所传之太极拳种,可见太极拳的分支已相当复杂。
王宗岳之后,流传已久而独具风格者,现有八个流派。杨式——杨露禅所创;吴式——吴鉴泉所创;武式--武禹襄所创而郝为真传,故有人称郝式;孙式——孙禄堂所创;李式--李瑞东所创;赵堡架——赵堡镇所传。在西安有两支,其一支亦称和式;陈式——陈家沟所传;国家套路——解放后国家体委创编各式。
有人武断陈家沟为太极之源,故将赵堡太极强加为陈式新架而长期排除于传统流派之外。陈式太极,实由王宗岳蒋发所传太极拳与陈家沟世传炮捶演变则成。近年已有许多资料否定“陈王延发明太极拳”之说。国家体委套路主要源于杨氏,又与杨氏传统套路有别,故应作为新的流派对待。
八、传统式杨氏太极拳音乐大全
探讨传统式杨氏太极拳音乐大全
传统式杨氏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之一,结合了功夫、气功和养生的元素,广受人们喜爱。在学习和练习这项武术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既能够帮助练习者进入状态,又能够提升练习的效果。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适合传统式杨氏太极拳的音乐,帮助您更好地练习这项优美的武术。
传统式杨氏太极拳音乐推荐
在练习传统式杨氏太极拳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音乐能够让练习更加流畅、顺畅。以下是一些适合练习杨氏太极拳的音乐推荐:
- 1. 冥想音乐: 适合进行杨氏太极拳前的冥想放松,帮助调节心态,进入练习状态。
- 2. 传统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旋律优美,能够提升练习时的氛围,使练习更加专注。
- 3. 自然风景音乐: 融入自然声音的音乐,让练习者仿佛置身大自然之中,更轻松地进行练习。
- 4. 轻音乐: 节奏轻快、舒缓的音乐适合进行杨氏太极拳的练习,有助于平衡身心。
如何选择适合的音乐
选择适合的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 1. 了解自己的喜好: 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能够更好地帮助您进入状态。
- 2. 考虑练习环境: 根据练习的环境选择合适的音乐,避免音乐和环境不协调。
- 3. 试验不同类型音乐: 尝试不同类型的音乐,找到最适合自己练习的武术的音乐。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找到最适合练习传统式杨氏太极拳的音乐,提升练习效果。
总结
传统式杨氏太极拳是一项优美的武术,选择合适的音乐能够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投入练习状态,提升练习效果。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练习这项武术的音乐,享受练习的乐趣,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
九、杨氏太极拳推手名称?
1. 杨氏太极拳推手的名称是"推手"。2. 这个名称来源于太极拳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项重要训练方法,通过与他人进行接触、推拉、转化等动作,来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和应变能力。这个名称的含义是指在推手训练中,通过双方的相互作用和推动,来感受对方的力量和力度,从而进行应对和调整。3. 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项基础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砺,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同时,推手也是太极拳实战的基础,通过推手的训练,可以培养出太极拳特有的柔和、圆滑的力量,使身体更加协调和稳定。因此,推手在太极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十、杨氏16太极拳口诀?
杨氏十六式太极拳口诀:第一起势,第二左右野马分鬓,第三白鹤亮翅,第四左右搂膝拗步,第五进步搬拦捶,第六如封似闭,第七单鞭,第八手挥琵琶,第九倒卷肱,第十左右穿梭,第十一海底针,第十二闪通臂,第十三云手,第十四左右揽雀尾,第十五十字手,第十六收势。(请问不是这些,那是什么?)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