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当一剑中为什么没有太极拳?
因为太极拳是拳法,武当一剑突出剑法!
二、武当逍遥剑是武当丹剑吗?
不是。这两种剑法实际上差别是非常大的,虽然他们是同一个门派的功夫,实际上套路是完全不同的,有兴趣的话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三、石林武当剑
石林武当剑:一段流传千年的传奇
石林武当剑被誉为中国武术史上的宝贵遗产,是一段流传千年的传奇故事。它融合了石林和武当两个重要元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武术智慧。
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被誉为“石林奇观”,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矗立着各种奇特的石柱、石峰和石峡谷,形成了壮观的地貌景观。而武当,则是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它孕育了丰富的武术文化和哲学思想。石林武当剑将这两个地方的特色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武术形式。
石林武当剑的起源
石林武当剑起源于古代的云南地区。据传,当时云南是一个战火纷飞的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和军事对抗十分激烈。为了保护自己和家园,当地的武术大师深入石林,练就了一种独特的剑术。
石林武当剑的技艺需要借助石林的地形特点,灵活应用于实战之中。它将石柱、石洞、石坡等自然元素融入剑法之中,使剑术更加灵动变幻、威力更强。同时,石林武当剑还注重内心修炼,培养武者的意志和气质,使其既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又具备优雅的身姿和冷静的思维。
石林武当剑的特点
石林武当剑有着独特的特点,彰显出中国武术的精髓。首先,它注重攻防的结合,既有精妙的进攻技巧,又有灵活的防御姿势。其次,石林武当剑擅长运用地形,将周围的环境融入进攻和防御之中,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另外,石林武当剑讲究剑法的灵动变幻。剑者如石林中的飞瀑,瞬间转化出千变万化的姿态。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石林武当剑还注重剑与人的合一,强调意境和境界。武者必须用心感知剑的每一寸,将剑术内化于心,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石林武当剑的传承和发展
石林武当剑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至今仍然活跃在武术界。石林武当剑的传人们积极推广和传承这一独特的剑术,保护和传承着中国武术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石林武当剑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现代武术界加入了科技元素,石林武当剑的训练和表演更加精彩纷呈。同时,石林武当剑也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受到世界各地武术爱好者的热爱。
结语
石林武当剑作为中国武术的珍贵遗产,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武术的智慧和技艺,也诠释了中国古老文化和地域特色。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石林武当剑这一宝贵的文化瑰宝,让它继续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四、武当剑口诀?
用剑之要诀全在观变〔眼神〕。彼微动我先动(手法)。动则变(身法)。变则著矣(步法)。此皿句皆在一箇字行之。所为一寸匕。所谓险中险(胆力)。即剑不离手(迅速)。手不著剑是也(沉著)。 (注)剑为短兵器中之王。三面皆刃。故其用泠与单刀迥异。时下流行之剑法大率励入刀法。虽剑光耀目。实类花刀。不足称也。
该书乃由诸季亭记录李晨芳将军口述剑法心德辑录而成。以前已经刊出了《武当内家对手剑法谱》。书本已外借佚失,近日整理资料时找到昔日一因为-香港剑道促进会做下之练剑资料副本,赫见「武当剑法大全」中之练剑要诀部份和口诀,现将其供有心人参考,希望各习剑者细究之。其实对练【剑道】者大有用处,参透与否则看阁下悟性了。
注:文述的武当内家对手剑法谱乃浮山圆虚道人传授李景林(李晨芳将军)之武当剑法,有异一般剑法套路。全文由濮冰如,乃李先生第二代传人於55年前手抄纪录而成,现经其师弟余仁霖先生整理公开发表於北京「武魂」杂志。文章内容与另一古藉「武当剑法大全」内容大致相同,该书乃由诸季亭记录李晨芳将军口述剑法心德辑录而成。如经考据,则此种武当剑法可能是失传了的实战剑法,武术爱好者应珍惜之及加以整理研究,其中剑理尤为重要。
五、武当剑多长?
武当剑
全长101CM 柄长19CM 刃长76CM 刃厚1CM 刃宽3.6CM 刃材:百炼花纹钢,鞘材: 二级黑檀木,装具:纯铜, 24道精细研磨,韧性强,硬度高
六、剑武当和气武当哪个好?
剑武当和气武当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取决于你的需求。
剑武当以力量和身法见长,命中率高,可以加满剑法技能和光环,攻击高了之后,单挑的时候很强。此外,剑武当的闪避率较高,晕眩效果很好,在PK时比较有优势。
气武当以内功为主,可以加满拳法,具有远程攻击能力,攻击时带有眩晕效果,同时身法较高,群攻能力强,在打怪升级和团战中表现较好。
总的来说,剑武当适合单挑PK,气武当适合打怪升级和团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七、武当太极拳谱哪个最好?
我觉得38式比较好。
一起势,二退步崩式,三揽雀尾,四正单鞭,五提手上式,六白鹤亮翅,七左搂膝拗步,11右搂膝拗步,九倒转肱,十斜飞式,十一虚步亮掌,十二提手上式,十三白鹤亮翅,十四左搂膝拗步,十五海底针,十六闪通臂,十七上步搬拦捶,十八揽雀尾,十九正单鞭,二十云手,二十一正单鞭,二十二高探马,二十三狮子右蹬脚,二十四狮子左蹬脚,二十五转身左搂膝拗步,二十六右搂膝拗步,二十七上步搬拦捶,二十八闪通臂,二十九上步搬拦捶,三十小擒拿手,三十一右踢脚,三十二左打虎式,三十三右打虎式,三十四上步搬拦捶,三十五如封四闭,三十六十字手,三十七抱虎归山,三十八收势。
武当38式太极拳是武当108式太极拳的简化版,更加突岀武当太极拳的特有特性和风格,更加突岀道家道教的特色,功拳并举,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快慢适宜,自然守中。38式太极拳短小精悍,更易于新手习练掌握。
八、武当浑圆太极拳来历?
这还是要从民国国术大会的时候,由一位形意高人傅剑秋开始:
傅剑秋后人口述: 傅剑秋在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辞了侍卫长后回家乡宁河芦台继续授拳,当时有哈恩顺、王乃发、王宝昌、杨义清等,同年又到河北的沧州教拳。
形意门傅剑秋
1929年杭州武术比赛傅剑秋接到李景林发来到邀请函。前去杭州做此次比赛的监察员,当年比赛规模很大,全国各个门派全派出了代表前来参加,在比赛中定兴三氏李子阳之子.李春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当时傅剑秋收李子阳之子李春芳为徒,后李子阳又收傅剑秋之子傅少侠为徒,这里还有一段佳话以后在谈)在比赛结束后,武当山始终没有派人前来比赛和观摩,此时大会提议去一人前去拜访一下,此人要文武全才才可,当下李景林书信一封,指名傅剑秋单人带信前往武当山拜访,那年代交通很是困难,路中惊险很多.这次不提,到了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后,受到徐本善道总热情礼待。
民国剑仙李景林
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修炼圣地,据说周朝的尹喜、晋代的谢允、唐代的吕纯阳、明代的张三丰、明成祖即位后.推崇道教.在武当山大兴土木达十年之久,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亭台和三十九座桥梁,共建房二千余间,建筑面积达160余万平方米,绵延70余万公里,规模之大,气势磅礴,雕铸细腻,技术之精,蔚为壮观。
徐本善号伟樵,武当山道总。清光绪皇帝封其为“乾乙真人”。清代武林高手。徐道总嫉恶如仇,对他人的疾苦更是尽力排解.而对无理取闹蛮横者,无论其地位如何,势力多大,他决不会有丝毫通融.所以他不但有"徐大侠","徐武侠","徐教师","徐道总"等美称,还有"徐犟子"的绰号,徐本善道总后来惨遭匪徒暗害,时年七十有二.武当山道众将道总遗体隆重安葬于紫霄宫东门外。
紫霄道长徐本善
在武当山徐道总问起杭州比赛之事,傅剑秋说非常壮观和激烈,各个门派全有代表前去比赛和观摩,唯有武当没有去人,李景林先生派我前来拜访,徐道长言说武当山自古封闭,不与外界交往,也就没有去人前去观摩了。徐道总提出,不知傅先生对形意拳有何造诣,是否可以展示一下,当时傅剑秋演练了几趟套路,徐道长说不错,当即说不知用法如何,本道想一试,二人在紫霄宫战了10几个回合没分胜负,就此罢手,徐道总向傅剑秋提出,是否可以把形意拳传授于武当山,傅剑秋没有反驳,只要徐道总喜欢,本人无保留奉送,傅剑秋就这样将形意拳这一拳种播洒在了武当山。(这就是现在的武当形意拳)后傅剑秋也拜在徐道总门下,排列为十六代传人,并受道名为傅台山,属“合”字辈。
形意门傅剑秋
徐道总并传授了武当剑法以及盘手法.乾坤球.玄武棍.龙门枪等拳械。傅剑秋并向徐道总询问了武当拳时,徐道总言及,武当拳就是当年张三丰老先生据宋代周敦颐发明的“太极阴阳图”创编了“八门五手十三势太极拳”。简称“武当拳”。.徐道总告以八门为八卦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五手为金、水、木、火、土。十三势为绷、捋、挤、按、采、例、肘、左顾、右盼、中定及前进、后退。所谓“八门”即练拳时走八卦的八门方向;“五手”是练功时手法上表现五行金、水、木、火、土。徐道总也将多年不外传的武当拳传于傅剑秋,这样才使武当拳传以外世。
傅剑秋在武当山小住半月有余,和徐道总一起每天谈经论武,临别时傅剑秋提笔节录了张三丰云水集残篇,七绝四首赠徐道总略表感激之情.并作为纪念。“稳步玄门笑颜开,.黄金为殿玉为台。凡人末忘仙木引,自架云梯许上来。七十二峰任往来,结庵为道道为先。道袍自古尊八卦,宦途如芥又如烟。秦鄂往来如逝波,身背琴剑唱道歌。太极阴阳易甲子,九宫八卦传汉河。参上秦川过往还,光阳莅苒几变迁。归隐岩上修道业,太阳阴阳奥无边”。徐道长也回赠墨宝重续写第二句回赠傅剑秋“七十二峰任往来,结庵为道道为先,道袍自古尊八卦,宦途如芥又如烟”。傅剑秋把徐道总赠送的墨宝带回家乡后遗失,(在80年代有人带此墨宝曾在武当山做过展览)傅剑秋把徐本善道总传授的“八门五手十三势太极拳”也就是武当拳,传于李景林后李景林召集了杨澄甫、孙禄堂、杜心武、刘百川、高振东、黄文叔、褚挂亭、王芗斋、张兆东等武术名家作了研究,把该“武当拳”命名为“武当太极拳”。
傅剑秋一次武当山之行,给中国武术的发展史留下了不愧的功绩
九、武当剑分几种?
武当丹剑
武当剑法在中华武术中影响巨大,素有“内家功夫武当剑,师传秘授自单传”之传统。
中文名:武当丹剑
剑法数目:41
类别:中华武术
核心:十三法
丹剑特色
在武当剑谱中要求:“练剑之要,切忌停滞,身与剑合,剑与神合,于无剑处处处皆剑,能知此义可修大道。”武当剑分为三盘剑法。三盘指天、地、人;九派剑法有丹鼎、清虚、天罡、太乙、青龙、八卦、青锋、太极、青冥剑法。此剑法属丹派行剑讲究一剑多用,变在动中,奇正相生。以十三法为核心;点、崩、撩、挂、云、抹、扫、穿、拦、圈、领、劈、带、贯穿其中,行剑如龙之行,首尾相应,刚柔相济,神韵悠然自得。
武当丹剑剑法
1.紫气东来 2.仙人指路 3.仙鹤展翅
4.蛟龙入海 5.白猿坐洞 6.清扫尘缘
7.踏罡布斗 8.运转乾坤 9.引气归元
10.黄蜂出洞 11.游龙戏水 12.白蛇吐信
13.锁心猿 14.拴意马 15.回光返照
16.举圭朝圣 17.青龙回首 18.凤凰点头
19.金蛇缠柳 20.叶底藏花 21.力劈华山
22.抽梁换柱 23.顺水推舟 24.点窍冲关
25.月敲山门 26.拨草寻蛇 27.聚气凝神
28.灵猫扑鼠 29.黄龙入洞 30.金鸡抖翎
31.七星朝斗 32.流星赶月 33.鱼跃龙门
34.二龙戏珠 35.迎风掸尘 36.虎坐鹰翻
37.回头望月 38.黑虎巡山 39.乌龙摆尾
40.九转还丹 41.万法归宗
十、武当逍遥剑口诀?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是以武当之无上太极剑者,所携乃无极之真;天地之玄,所附乃人之秀灵,婉转飘盈。
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神鬼合鸣。
剑气四逸,巍巍乎尤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江海凝清光。
气者,曰神曰空,下者守形,上者守神,神乎神,机兆乎动。
机之动,不离其空,此空非常空,乃不空之空。无上太极剑得神得空,藏天地日月之神,运四象八卦之空;以交错合凝为质,以循环幻化为气;质曰水火木金,阴阳相间之对峙;气曰木火金水,阴阳相因之流行。
剑舞气动四方,剑影漫若流光,所到之处若炎风之狂扫,波及之地若焰雷之轰鸣,若天宇之暴烈,威迫山色沮丧,天地低昂。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