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也被叫做“风疹块”,是一种过敏性的皮肤病,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和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发作时,会出现成片的红疹,皮肤表现为规则或不规则的红色风团,凹凸不平,而且风团也可能此起彼伏,不断发生,常伴随着痛痒。但愈合后,不会留下色素沉着。
引起荨麻疹的病因有很多,包括外源性的刺激,比方说,食物、药物、运动、温度等,吃了吃鱼、虾、蟹、蛋、牛肉等食物,或接触了昆虫的皮毛、花粉及感染等,但大多是一过性的,容易自愈。
而内源性原因会比较复杂,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是隐藏感染、精神因素等。
但无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其发病的机制都是身体里的肥大细胞不断释放出炎性因子所致。要想有效处理,就必须抑制和阻断这些炎性因子。
临床治疗荨麻疹,以口服药物为主,疗效确切。若荨麻疹消退不久又卷土重来,病情愈发严重的,就需要前往当地医院接受正规诊疗。
延伸阅读: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皮肤病与荨麻疹的初期症状十分相似,会出现红疹、瘙痒,如何鉴别自己是不是患了荨麻疹呢?
这里教大家一招——
用笔在皮疹的外围画一个圈,如果这个圈内的皮疹在24小时以内自动消失,那就基本可以判定为荨麻疹。
一旦确定是荨麻疹,谨记一点,千万别随便涂抹止痒药膏。止痒药膏多为糖皮质激素类,只能短期和小剂量使用。过度使用,用药部位可出现副作用,如:程度不同的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或产生瘀点、瘀斑,皮肤干燥、发黑或呈鱼鳞病样变化等。
如果回答对您有帮助,顺手点赞留言转发呗~21
想要了解更多健康方面的资讯,欢迎关注[家庭医生杂志]头条号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在身边的患病案例很常见。我自己也曾得过荨麻疹,皮肤起一块块的皮疹,瘙痒明显,抓挠后症状加重。
荨麻疹是什么?荨麻疹是指由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大约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转为慢性荨麻疹后,风团可每天发作或间歇性发作,持续时间超过6周。
病情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还会出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喉梗阻等全身性症状。
数据显示约1/4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
荨麻疹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体内肥大细胞活化,是荨麻疹发生的中心环节。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药物、饮食和接触异物是主要原因:
含有特殊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虾、蟹、贝壳类、蛋类、奶制品等。某些水果。如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胡桃、大蒜、西红柿等。药物。如青霉素、呋喃唑酮、磺胺药类、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等可通过变态反应引起。而吗啡、可待因、奎宁、阿司匹林等药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按等引起。感染。隐性感染是慢性荨麻疹的重要病因之一,病毒(如呼吸道、肝炎病毒)、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寄生虫等感染因素。接触或吸入异物。如吸入花粉,接触动物皮屑及排泄物,受到昆虫(如螨虫、跳蚤等)叮咬等。物理、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磨擦、压力等物理因素。某些化学物质(如化妆品)从口鼻等进入人体也可诱发本病。天气因素。寒冷天气会刺激皮肤,引起皮疹风团。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改变。如精神紧张、感情冲动、代谢障碍、内分泌失常、月经不调等。遗传因素。如罕见的家族性冷性荨麻疹。发生荨麻疹如何护理?1、不要抓挠患处。荨麻疹有明显的患处瘙痒症状,患者往往因瘙痒难忍而不停抓挠。但是这个病的特点就是越抓越痒、越抓病情越重。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用冷敷处理或者炉甘石外涂,可以有效减轻瘙痒症状。
2、饮食清淡。辛辣、煎炸、刺激性、易致敏等食物,都不利于荨麻疹病情的控制,甚至加重病情,所以饮食宜清淡。
3、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疲劳会延长病情,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过度劳累。
4、穿着宽松。患处皮肤的摩擦、压力也会加重病情,所以不适宜穿紧身衣物,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宽松透气的衣物可有效减少患处皮肤的刺激。
5、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以免引起寒冷性荨麻疹。
以上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作为任何医学建议,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感谢阅读!
更多医学健康科普讯息,请关注@杏林锺声
每天分享一点健康小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