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经典句子?
养生法,篇连篇,
古今有,广流传。
不信神,不求仙,
靠自己,福寿延。
讲保健,日三餐,
有规律,食勿偏。
粗细粮,果蔬鲜,
巧搭配,营养全。
少油腻,淡糖盐,
少饮酒,不吸烟。
莫熬夜,保睡眠,
有疫病,做体验。
心态好,病不找,
精神好,活到老。
茶养生之道经典句子?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茶与杯的擦肩而过,一缕清香,一目倾城。
夏季空调病养生之道经典句子?
一,少吃冷饮
二,作息规律
三,多运动
四,饮食注意营养
中医传承的经典的句子?
传承中医经典句子是:1.承神农文化,传本草精华,续中药文化。2.传承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3.按摩祛病一点通,培本.固元显神功。4.家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
中医经典著作?
多了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千金方,本草纲目等
中医名著经典选读?
中医经典著作共有十部。这十部经典,是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基础,自古至今,对中医临床、教学、研究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十部经典著作是:《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脉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
《素问》与《灵枢》合称《黄帝内经》,它列“四大经典”之首,为学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也是世界各国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史、医学史的重要著作。
中医名片经典词句?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中医经典考试的含金量?
中医人才证书含金量非常高,卫生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由人事局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卫生部用印的,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由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负责报名、资格审核等全部考务工作。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负责西医、中医、计生部分专业的命题、组卷工作。
中医招聘经典台词?
1、自由医生,自由一生
2、百里挑医。
3、只为医生好工作……
4、跳槽吧,医生!
5、健康通,为医生自由梦想而生。
6、医生无忧。
7、健康通,高端医师猎聘服务引导者。
8、悬壶济世医治万家疾苦,妙手回春造福黎民苍生。
9、俭以养德,静以修身,饭以养身,话以养心,会补者补脑,擅养者养心,善养者寿延生,善动者强身。
中医都有哪些经典古书?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