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来看什么是神经衰弱?医学是如何认识神经衰弱的?西医认为神经衰弱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精神负担过重或受到精神创伤,致使大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的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繁多,主要有精神易兴奋、精神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但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惊悸、不寐、健忘、眩晕、虚损等病症范畴。多由情志所伤,精神过度紧张,或大病、久病之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明白了医学对神经衰弱的定义及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看如何调养:第一,.起居调养,
由于神经衰弱多由长期过度紧张,生活没有规律所引起,所以平时应注意起居有时,工作、生活有规律,如果因学习工作过于紧张忙碌,应适当自我调节,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
第二、心理调养,平时除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还要注意心理素质的锻炼,才能做到遇事不乱,井井有条。在发病后不要焦躁、悲观、失望,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调整,有些患者不必针药即可获愈。可重新制定生活作息表,尽量放松,可通过与人交谈、读书、旅游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使自己完全摆脱焦急恐慌的心理状态。同时,可通过听一些优美的音乐来帮助放松,兴奋症状突出的患者可听一些舒缓典雅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蓝色多瑙河、渔舟唱晚等;抑郁较突出的患者可听一些欢快明朗的乐曲。第三,饮食调养,神经衰弱患者饮食宜滋润平补,忌食过温或过寒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失眠患者忌睡前饮用浓茶、咖啡,以免刺激大脑神经引起兴奋更难入睡。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饱或过饥而影响精神。
第四,食疗养生:1.茯苓细粉、米粉、白糖各等分,加水适量,调成糊,烙成薄煎饼,经常随量小吃。2.猪瘦肉250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共放砂锅中加水煮熟,调味后服用。
第五,针灸养生:令患者取坐位,局部消毒后,先在安眠1(耳后翳风穴和翳明穴之间)快速进针1~2寸,捻转加提插,待患者半边头有酸麻胀感即起针。再用中等手法针刺内关透外关穴,捻转提插后起针。然后在大椎穴上点刺5~7针,深约0.5寸,针后立即拔罐20~30分钟,用酒精棉球擦去针眼上凝血。5~7天可重复1次,一般需治疗1~3次,每次治疗在睡前为宜。
第六,推拿养生:1.头部按摩,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然后将双手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瞳子窌等穴,然后两手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门”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如按摩后需工作,可用轻手法,想睡眠时则用重手法。
第七.足疗养生,临睡前用温水泡足,水浸至小腿肚,两足轻轻揉擦,15分钟后抹干。盘膝坐,把脚放在对侧膝上。用左手摩右足心,右手摩左足心,各1000~2000转,摩时以手心劳宫部位,围绕足心涌泉穴,先由中心至周围,后由周围至中心,有顺序的内外旋转按摩,用力柔和适中,先摩左足,再摩右足,摩至手足心滚烫,放松入睡。见效后还须坚持巩固。
第八、气功养生:1.养神,动静结合调养,该功法通过自然有规律性的轻度震动,促使全身放松,减少外界环境对大脑的不良刺激,对神经衰弱有显效。方法是首先集中思想,排除杂念,人静,用普通呼吸调息2分钟。两脚平行同肩宽,两膝微屈收腹,头平含胸,直腰沉肩,垂肘弯掌,十指微张,两眼睑轻垂,舌抵上腭,全身重心移至足跟。然后两膝微弯抖动,使全身上下震动,足跟时时受压。左右两手轮流前后甩动,幅度从小至大,顺势轻击腹部、骶部,随着甩动幅度增大,依次轻扣腹、骶、腰背、肩背,而后缓慢停止震动,恢复原式。再以意顺次松头、颈、肩、臂、胸背、腰腹、腿、膝、胫、足底。先用鼻吸气,同时默念“静”字,呼气时意守涌泉穴。然后两手缓慢抬起,食、中、无名指微微弯曲,以中指为主,余二指为辅,叩击头部的角孙、听宫、太阳、攒竹、睛明等穴,再移至头顶部,叩玉枕、风池穴。最后两手搓热,浴面,缓慢睁眼,舌离上腭,散步收功。2.站桩调养,接预备式后,两膝微屈,弯曲度逐渐增加,两臂缓慢下沉,放于身体两侧。两手心向下,两肘微微弯曲,约与脐平。两肩放松,上半身向左右两侧微微伸展,腰要挺直,臀部似向下坐,头部放正,颈部不弯,两眼平视前方,口微闭似张,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
神经衰弱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调养时务必做到祛除杂念,安定情绪,避免七情过度刺激,特别要注意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而影响疗效。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