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属于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全世界已有8000多个品种。郁金香色彩艳丽,尤以红、黄、紫色最为出众,但只有黑郁金香才被视为珍宝。郁金香常用分球繁殖,一般在11月中旬栽种,来年春天开花。贮藏郁金香以通风、干燥、温度在20-22T为宜,这对其鳞茎花芽分化极其有利。
腰鼓有哪些基本常识?
腰鼓作为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形 式,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远古时代黄河流域部落的男性,为驱赶野兽, 以羊皮包裹一段中空树干两端,携于 腰间击之。后来展延又用于报警和作 战,继而,以鼓为打击乐器伴奏于舞蹈, 以鼓命名的舞蹈也逐渐出现。由于腰鼓风格独特,融舞蹈、武术、打击乐、 吹奏乐、民歌等多维性艺术于一体, 朴素奔放、雄浑大气,潇洒飘逸,成 为遍及大江南北民众喜爱的文娱活动。
貌似动作、韵律基本相同的腰鼓 舞,其实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其中以陕西北部的 安塞腰鼓最为著名。扎根于陕北古老 土地的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 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英武、 激越、令人震撼的表现力,享有“天下第一鼓”之称。
发展至今天的安塞 腰鼓,如黄土地上的狂飙,以明快的 节奏,铿锵的音响,恢宏的气势,壮 美的形象,享誉海内外,被誉为“黄 河的精魂、民族的风骨、时代的节奏”。腰鼓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 轻松活泼,柔中带刚,兼有秧歌风格,重在抒情;“武腰鼓”刚劲激昂,剽 悍豪放,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威猛 有力。
逐渐,文、武腰鼓两者糅合了武术、秧歌的动作,结合形成新的风格, 使腰鼓表演在气势恢宏、豪迈浑厚之余,刚柔相济,舞姿飘逸,更充分体 现了腰鼓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美悦。腰鼓的表演形式,一般有“路鼓” 和“场地鼓”两种。“路鼓”是在行进中表演,边走边舞,动作简单,幅 度较小。
“场地鼓”是在表演地点演出, 节奏快,动作幅度大,队形变化多,蹦、 跳、翻、跃、踢、蹬、踏、跷,尽显技艺, 以唤起激情,形成声势。打腰鼓,容易学会,清晨、傍晚 时跟着打腰鼓的人练习,没几天就会打了。打腰鼓不受时间、地点和场合 限制,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老 年朋友闲暇打打腰鼓,既是一种娱乐 形式,或许又于活动中寻觅到新的情 操追求。“安塞腰鼓”历千年而不衰,成为具 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1996年,陕西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 乡”。2006年,安塞腰鼓列入第一批国 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