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在常温下保存不得超过多少度?
20℃-25℃
大多数产品的保质期比较短。其中保质期为7天、14天左右的牛奶、酸奶产品,都在包装上标明:2℃-6℃冷藏保存。而一些保质期较长,比如45天或6个月的奶产品,则都标明“常温保存”。
就常温保存具体是指多少询问了卖场的销售人员。奶产品销售区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常温就是室温,是指该产品不用冷藏,也没有具体的温度限制。夏天室外温度很高,常温保存的奶制品直接放在室内就可以。”
二、从超市购买的即食热食需要放多久才能加热?
2到3分钟超市购买的熟食,食用前需要二次加热才能食用。烹调好的即食食品,应在短时间内售出、食用,常温下存放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超市里的熟食在常温下已经摆放了半天,具有大量的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一定要经过再加热后方能食用。在这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更加要注意。如果病毒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到食物表面,直接服用有可能会被传染上。所以一定要进行二次加热。新型冠状病毒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全部灭活,越高温,病毒存活越不容易,但也要注意加热时间不能太短。
三、哪些食物常温下可以存放比较久?
干货
常见的干货有:干木耳、干香菇、菜干、紫菜、银耳、腐竹、竹笋干、萝卜干、百合等等,干货一般在干燥通风阴凉处可以存放约2-3年,但使用完后一定要做好密封,否则在湿气较重的南方非常容易发霉。
蛋类
常见的蛋类如鸡蛋、鸭蛋、鹌鹑蛋等等
腊肉、各种豆制品
面粉类
小麦、玉米面,攸面,高粱面,黑麦面粉等,可以制作糕点 ,面条,馒头,包子,饼类等等。
薯类
如红薯、紫薯、土豆、芋头、山药。在秋冬季节室温条件下即可。可以存放几个月。
其他食材配料
坚果、香肠、酸奶、牛奶、燕麦、小麦胚芽、芝麻糊、饼干等等,既可以用来应急在没有时间煮饭的情况下,也可以当作配料来佐餐,还可以做些快手的食物。饮品类可以放于冰箱存放。
菜类
大白菜、圆白菜、黄瓜、茄子等
四、全家的饭常温可以放多久?
上班族每天上班真的是很匆忙,又时候吃完的食物还没来得及放入冰箱里就走人了,冬天还好吧,夏天就很麻烦了,那饭菜常温下可以放多久呢?
如果是自己家里做的饭菜常温下可以保存3个小时左右,夏天如果在室温下保存保质期会短一些,一般2小时左右,如果是在冰箱冷藏可以保存1整天。
如果是在超市买的真空包装的自热饭一般是在三个月左右,具体保质期可以详见产品说明书。好了,关于饭菜常温下储存就介绍到这里,小伙伴们都明白了吧。
五、最新煮好的食物常温下能放多久的介绍?
答案是:两小时!
烹调好的食物,除非冷藏(4℃或以下)或保温(60℃或以上),常温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
如果是放在温度高于32℃的地方,安全保存时间则缩短至1小时。
为什么不能超过2小时?
微生物无处不在,食物中微生物来源广泛,除食物原材料外,容器、刀具、环境中的细菌都有可能污染我们的食物。
我们的手、生鸡肉、切菜用的刀和砧板、擦拭的毛巾都会含有微生物。如果我们在处理食物的过程中不够小心,这些微生物就可能会污染我们的食物。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达到一定数量后被我们连同食物一起吃到肚子里,就可能引起疾病。
“危险温度范围”
那么什么样的条件是微生物适宜的生长条件呢?4℃-60℃。
4℃-60℃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范围”。在此温度区内,食物中的多数细菌都能快速生长。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有害细菌若被吃下肚,就可能引起人体的疾病。
为什么室温这么“危险”呢?
而完全煮熟的食物中也可能有细菌的耐热孢子残存:如米饭中常见的蜡样芽孢杆菌和肉禽中常见的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会产生有厚壁保护的孢子,可抵受烹煮过程所产生的热力,等温度降到适宜温度则又会大量繁殖。因此,对于未煮熟的、烹煮好的、或受到交叉污染的食物,长时间放置在室温下,都可能引起细菌的大量生长。
六、2-8度保存的食品能常温维持多久?
一般来说,食品所含水分越少、包装阻氧能力越强,存放越久。大米、小麦面(干燥过的)、风干豆子,糖、醋、盐、白酒等基本都可以看做无限期保存。
纸面上,90压缩饼干能放4年,自热口粮3年,美军MRE能放5年,大部分军用罐头3到5年。但只要保存得法,存上个10年、20年再吃没有问题。
罐头保存最长记录是南极探险家创造的,一百多年了还能吃。
老美有人做过实验,MRE放了130个月后(11年),除了奶酪、果酱等部分附件挺不过6年,花生酱、薄脆饼干、磅蛋糕、坚果蛋糕等都毫无问题。
二战初期,很多美军士兵吃的是一战时期的军用口粮,存了20多年。但和用橡木桶腌制保存的咸牛肉相比,这些都是战五渣。
二战有幸吃到英国咸牛肉的士兵,他们吃的有八国联军时代的,运气好的甚至能吃到鸦片战争时代,硬的像木头一样,不用水煮基本甭想吃。但上述所有食品,都要注意储藏条件。比如MRE,在干燥、10度条件下能放十来年;如果在50度条件下,2个月就变质了。所以一些常见食品只要保存得当,不计较口味和营养,帮题主挺过个八年抗战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