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抗肿瘤药、解热止痛药、磺胺药、苯化合物、肝炎病毒等是引起再障的高、中危险因素。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是再障最重要的发病机制。
由于造血功能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发病有缓有急,患者的临床表现亦各自有异。其中贫血则贯穿本病的全过程,出血、发热则受贫血的影响,可显示出轻重之别。中医学虽无再障的病名,但就其病变特点,临床上将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归属于“虚劳”的范围;出血明显时则应以“血证”论治。而发热则可分别以“内伤发热、感冒、咳嗽、泄泻,痢疾、淋证、疮疡、疔疮走黄”等方面立法用药。这些不同措施是再障病变过程不同证侯辨证施治的具体体现。如果从标本的角度来说,“贫血”应是其再障之本,而“出血与发热”则是其标。立足从本论治,则是治疗再障的关键。当然在一定情况下也不能忽视标症在本病中的地位。
从治疗来看,对于慢性再障,一般多采用中药及雄性激素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可提高至80%以上,若病情相对较重或治疗半年以上未见疗效时,可加用CsA进一步提高疗效。尽管ATG对慢性再障同样有效,对难治性慢性再障可以考虑ATG治疗。除上述药物以外的其它治疗慢性再障的药物,单一用药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作为辅佐疗法。应以雄性激素为中心,适当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的药物相配合,如与改善微环境、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等的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有效率。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再障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在治法上主要以补肾为中心,兼顾益气养血。根据中医的“阴阳互根”、“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理论,以肾阴虚为主要表现者,治以滋肾添精为主,佐以助阳;以肾阳虚为主者,治以补肾壮阳为主,辅以滋阴。滋补肾阴则增加物质基础,补肾壮阳则鼓动其血化生,正如《》中所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现代药理证明,补肾阴药及壮阳药均具有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的功效,但补肾阳药物作用更强。
从治疗来看,对于急性再障,因为急性再障自然病程6个月左右,1年内死亡率高达90%以上。异常免疫在其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治疗选择应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ATG、CsA等方法,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共同使用,是目前药物治疗重型再障的最佳组合。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导致病人出现一些头痛,头晕,浑身乏力,发烧,出血的症状,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药物来进行治疗,治疗的时候要随时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要注意身体的保暖,避免着凉,多吃一些含蛋白质的食物,饮食一定要有规律,一日三餐的定时定量,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更多科普文章或视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谢别录工作室]。
三、什么是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小儿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体内白细胞异常增多,红细胞减少,小儿会出现贫血外貌,面色苍白,口唇苍白,皮肤瘀斑等,会有出血症状,如尿血,颅内出血,鼻出血等,还容易感染出现发烧等症状,引起小儿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药物是导致再障的最常见因素,所以注意合理用药,防止滥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同时在使用过程要定期观察血象,加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苯等有害化学物质。更多科普文章或视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谢别录工作室]。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输血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输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支持治疗和疾病针对性目标治疗两部分。支持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其中就包括输血治疗;目标治疗则是补充和替代极度减少和受损的造血干细胞,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
五、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可以治愈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骨髓衰竭性疾病的一种,可以分为慢性再障和急性再障。慢性再障起病慢,临床症状主要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再障的主要治疗就是环孢素以及雄激素的长期使用,及中医中药介入治疗,慢性再障经过积极的治疗,大约有60-70%的病人是可以治愈的。急性再障起病比较急,病情比较凶险,在以前的治愈率是非常低的,只有10%左右,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急性再障经过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骨髓移植等治疗手段,40%-50左右的病人可以长期生存,甚至治愈。更多科普文章或视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谢别录工作室]。
六、再生障碍性贫血好治疗吗?
遵循医生进行积极的治疗是好治疗的,但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症,主要的治疗原则包括支持治疗和针对性治疗,具体进行哪种治疗方式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说的,患者需要先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
七、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药物治也可以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慢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慢慢缓解症状。但如果对于急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就得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要多吃高蛋白质食物和维生素食物,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八、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短,反复发热并伴有畏寒寒战以及其它部位感染的症状,出血主要是指皮肤的瘀点瘀斑,口腔的血疱,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呕血,黑便,血尿,月经增多,以及其它重要器官的出血,比如颅内出血、肺出血等。
九、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对于慢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先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慢慢缓解症状。但如果对于急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就得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需要多吃高蛋白质食物和维生素食物,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更多科普文章或视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谢别录工作室]。
十、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几级工伤?
4级的
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序鉴定》附录B的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评残定为4级的共分59种:
(1) 中度智能减退;
(2) 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社交能力者;
(3) 癫痫重度;
(4) 面部中度毁容;
(5) 全身瘢痕面积>70%;
(6) 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32%(或半径≤200);
(7) 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1;
(8) 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32%(或半径≤200);
(9) 双耳听力损失≥91dBHL;
(10) 牙关紧闭或因食管狭窄只能进流食;
(11) 一侧上颌骨缺损1/2,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20cm2;
(12) 下颌骨缺损长6cm以上的区段,伴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20cm2;
(13) 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完全不能张口;
(14) 舌缺损>全舌的2/3;
(15) 双侧完全性面瘫;
(16) 甲状腺功能重度损害;
(17) 甲状旁腺功能重度损害;
(18) 单肢瘫肌力2级;
(19) 双手部门肌瘫肌力2级;
(20) 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
(21) 中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
(22) 双拇指完全缺失或无功能;
(23) 利手前臂缺失;
(24) 利手功能完全丧失;
(25) 一侧肘上缺失(非利侧);不能安装假肢;
(26) 一侧膝以下缺失,不能装假肢,另一侧前足缺失;
(27) 一侧膝以上缺失,不能装假肢;
(28) 一侧踝以下缺失,另一足畸形行走困难;
(29) 双膝以下缺失或无功能;
(30) 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仅能进流食者;
(31) 瓣膜置换术后;
(32) 心功能不全2级;
(33)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需要装起搏器者);
(34) 一侧全肺切除述后;
(35) 肺功能中度损害;
(36) 肺叶切除后并部分胸改术;
(37) 尘肺Ⅱ期;
(38) 尘肺Ⅰ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
(39) 呼吸困难3级;
(40) 肝切除2/3;
(41) 肝切除1/2,肝功能轻度损害;
(42) 胆道损伤致中度肝功能损害;
(43) 胰次全切除,胰岛素依赖;
(44) 再生障碍性贫血;
(45) 慢性白血病;
(46) 小肠切除3/4,施行逆蠕动吻合术;
(47) 小肠切除2/3,包括回盲部分切除;
(48) 全结肠、直肠、肛门切除,回肠造瘘;
(49) 外伤后肛门排便重度障碍:
(50) 肾修补术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51) 输悄管修补术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52) 永久性膀胱造瘘;
(53) 重度排尿障碍;
(54) 神经原性膀胱,残余尿≥50ml;
(55) 尿道狭窄,需定期行扩张术;
(56) 双侧肾上腺缺损;
(57) 未育妇女双侧卵巢切除;
(58) 肾上腺皮质功能明显减退;
(59) 免疫功能明显减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