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冥想是怎么回事?冥想能改变我们什么?
冥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它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前几天跟大家聊了瑜伽的好处,今天就跟大家来聊一聊瑜伽中的冥想对身体有哪些好处?看到这儿就不得不谈瑜伽的特性,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到瑜伽馆,那么你一定会被它独有的安静和舒缓柔美的音乐所吸引。
那么这样布置是为什么呢?这样布置其实是让人通过瑜伽中的冥想,调理自己的呼吸,想象美好的事物,帮助你更好地进入冥想状态。
在冥想的过程中,你需要集中精力在自己的呼吸上,调节呼吸,也可以采取某些固定的身体姿势,这样的身体姿势是为了减少外部对您的刺激,有一些类似打坐的姿势,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
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冥想了,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冥想就是胡思乱想,其实这句话说的非常准确。冥想就是胡思乱想,但冥想胡思乱想的内容都是令人愉快的,且不具备左脑的逻辑性。
也就是说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在原始森林中或者是正在模仿一些动植物的动作,亦或者是一些美好的生活片段,美丽的风景,这就是冥想。
那么冥想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一:短暂摆脱生活中的阴影
如果你能够清点一下自己一天的生活片段时,你就会发现有很多没有用的东西,就比如说一些计算的失误,前途的渺茫或者是比较乏味的生活内容。
这些内容都好像是一些思维的尘埃,在心灵中挥之不去。而冥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全身放松,让它们消失于无形,这样才能帮助缓解心理压力,治疗失眠等症状。
二:停止逻辑性的思维
生活中大家总是在不断的进行逻辑推理,都在想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或者是一些令人繁琐的计算,这些来自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的压力,总是会给人带来身心疲惫的感觉。
而瑜伽中的冥想就是让自己停止左脑的活动,只用右脑发挥,自己不断幻化的愉快景色和美好画面,能够让人得到意想不到的舒畅。
其实瑜伽中的冥想并不算很难,只要稍加训练,就能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放松。
没有必要非要维持一些打坐的姿势,如果你希望仰卧在床上,那也是可以的,手脚舒展放平,闭上眼睛深呼吸,幻想出一个世外桃源或是辽阔的海洋,这也能让人有说不出的舒畅。
若是能放一些较为缓和的音乐,幻想眼前正是日落西山的景象,此时也能听到一阵悦耳的笛声,再看看身旁,仿佛置身蓝天碧海之中,这也能帮助洗涤你自己的身心。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
二、冥想和打坐有什么区别和相同之处?
打坐是我国古代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冥想(meditation)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在冥想期间,人们也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节呼吸,采取某些身体姿势(瑜伽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
三、如何冥想静坐?
静坐冥想方法如下: 常用的方法是:闭目,调整呼吸节奏,并相应地默念简单词汇或无意义单音,或作轻松、愉快想象,体会、暗示身体出现放松感。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从思想者转变为思想的观察者,用以超越自我摆脱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扰。目前也可以被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冥想一般是连续 10分钟至 2、3个小时的打坐。其首要注意的是坐姿正确,初试者可坐在一个约8厘米高的座垫边沿,将注意力放在3尺外的地方,或者什么也不想,只关注呼吸的运动。冥想时要学会用肚腹呼吸,吸气时腹部胀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静坐冥想的共同点是:需要安静的环境,头脑中有一定的意念、想象作为注意对象,态度被动、自然,采取舒服的体位。以英文来说,不论静坐或是想,都是Meditation。但中文就有不同意义,也代表不同境界。基本上,静坐与冥想的目标相同,都是透过练习,让我们的身体与心灵都静下来,达到什么都不想,无我的状态。到达那个状态,可以说是「三摩地」,也就是瑜伽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水波不兴,完全静止的情况。